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传中,看不懂戴宗的“神行术”,就无法明白,晁盖为何会死掉

水浒传中,看不懂戴宗的“神行术”,就无法明白,晁盖为何会死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嫋嫋故事会 访问量:1887 更新时间:2024/1/19 9:53:36

一、乱套的水浒江湖

水浒江湖很乱,不仅在于其内容有许多谜团,更在于《水浒传》的版本更乱。以至于出现了三种版本。其一是120回《水浒传》,其二是100回《水浒传》,其三是金圣叹腰斩过后的70回《水浒传》。

这一下子,就造成了水浒江湖的波涛诡异。比如晁盖征讨曾头市中箭时,你会惊奇地发现,救助晁盖的梁山好汉,竟然有两拨人马。

其一是: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

这一版中,晁盖中箭后,先是“马上将”呼延灼和燕顺,舍了性命扑过来“挡枪”,做掩护,然后是“步下将”刘唐、白胜,救走落马的晁盖。

再看另一个版本: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三阮,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

看出变化来了吗?晁盖中箭后,这一版是晁盖的“七星团队”人马,玩命救走晁盖,根本就没呼延灼和燕顺啥事。

只这一处改动,立刻就引发了各种争论和分析。

先看第一版,救晁盖的人马中,少了阮氏三雄,那么这哥三干啥去了?后面有交代,原来“三阮、宋万杜迁,水里逃得性命”。

于是,有许多人就开始大骂三阮:劫持生辰纲前,你们哥三追随晁盖时,都说了些啥?这个好听哦,啥把性命都卖给晁哥哥。可如今呢?难怪晁盖会惨败给宋江并死掉。看看人家呼延灼和燕顺,这可都是宋江的势力,人家这是啥境界,这就是差距!

再看第二版,救晁盖的人马,变成了晁盖的“七星团队”人员。于是许多人就表示,难怪晁盖会死,宋江的人根本不顾晁盖死活。这一定是晁盖下山前,他们约定的。因而晁盖中箭,就是宋江阴谋!

所以才说,水浒江湖太乱套,只这不同的版本,就造成了不同的结论。再加上晁盖之死,无论哪个版本,都是《水浒传》中的最大谜团,故而争论就更是激烈。

那么如何看待晁盖之死呢?其实,当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这些地方,或猜测谁射的毒箭时,一位关键性人物,便隐身了。既不是宋江,也非花荣,更不是出现在现场的呼延灼、阮氏三雄等人,而是神行太保戴宗。

二、戴宗和晁盖矛盾

一提戴宗,就必跟着他日行八百的神行术。因为这是戴宗独有且响亮的标签。就如公孙胜的法术一样。所以戴宗、公孙胜,是梁山上拥有“特异功能”的两大好汉。

既然《水浒传》设定了他有这种特异功能,那我们就遵守《水浒传》的逻辑。先看看戴宗一次重要的任务,因此这次任务跟晁盖有直接关系。

宋江上山当了二把手后,公孙胜借故就一去不返。结果宋江率先意识到了问题,便对晁盖和吴用说:“我等弟兄众位今日都共聚大义,只有公孙一清不见回还。我想他回蓟州探母参师,期约百日便回,今经日久,不知信息,莫非昧信不来。可烦戴宗兄弟与我去走一遭,探听他虚实下落,如何不来。”

宋江这话大有深意。于他来言:我刚上山,你公孙老道就一去不回。要是别的好汉也就罢了,可你却是高层。你这不是特么打我脸吗?必须要搞清楚是你“昧信不来”,还是咋回事,因为已事关我宋黑子的名誉问题了。

戴宗接受任务后,去找公孙胜。虽他没有找到,却结识了不少好汉。比如有锦豹子杨林,还有替杨雄打抱不平的石秀等等。

对石秀,戴宗很看重,热烈邀请石秀上梁山。石秀正要表态,杨雄等人回来了,戴宗这才告辞。

就这样随后在石秀的“帮忙”下,杨雄杀了潘巧云,结识了时迁,三人投奔梁山途中,由于时迁偷鸡,得罪了祝家庄,时迁被活捉。杨雄、石秀最后来梁山求助。戴宗听闻大喜,跟杨林亲自跑到山下迎接,又兴高采烈地介绍给晁盖和宋江等人认识。

哪料,当听闻时迁偷鸡,被祝家庄活捉后,晁盖立刻就吹胡子瞪眼,要杀杨雄和石秀。

如今问一句,你此刻若是戴宗,会怎么看待晁盖怒杀杨雄和石秀这事?是不是会感觉脸上火辣辣?我特么尽心尽力为梁山招揽来了好汉,你个晁大愣子却要非要杀人家,这不是妥妥打我戴宗的脸吗?又不是他俩偷鸡,你犯得着这样?

于是宋江苦劝,吴用说情,戴宗更是放了狠话,对晁盖言道:“宁可斩了小弟,不可绝了贤路!”

想必此刻,都能体味出戴宗这句话有多狠吧?因为潜台词其实就是:你个晁大愣子想杀杨雄和石秀,就先特么杀我!戴宗已经急眼了。

事闹成这样,晁盖变成了孤家寡人,只得让步,放过了杨雄和石秀。但显然晁盖和戴宗的矛盾已经产生,也没法化解——当众被打脸,任凭谁也受不了。就更不要说,是这群视人命如草芥的所谓好汉了。

三、晁盖出征曾头市

于是,当后来晁盖发现,自己几乎被架空后,不顾一切非要出征曾头市时,众人眼见拦不住,只得同意。但晁盖前脚刚率众人离开梁山,宋江后脚就命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

结果离奇的事发生了。当戴宗再次出现时,竟然是在晁盖中箭被送回梁山,而林冲、呼延灼,又再败给曾头市一阵,不得不退向梁山的途中,“正迎着戴宗传下军令,教众头领引军且回山寨,别作良策”。

也就是说,晁盖跟曾头市双方,互殴了那么半天,戴宗这位日行八百里,奉命前来打探消息的人,竟然全程不见。当他再次出现,已经是晁盖中箭回到梁山之上了,而他又跑来传令退兵。

也许看到这,有人会说:这没啥啊,不能说明戴宗没打探消息吧。

虽是这个道理,可别忘了戴宗不但能“日行八百”,且还能“载人狂奔”。我们看看后来,宋江攻打大名府,背后生恶疮,差点病死时,戴宗的表现。

当时,张顺请安道全来给宋江治病,半路上恰好遇到戴宗,他是背起安道全,就狂奔回了梁山。

再看晁盖这时,戴宗若探听到晁盖中箭,按常理分析,他会怎么办?必然是会出现吧,问问啥情况?若看到“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应不应该施展神行术,背起晁盖就走——这若是宋江,他必然会如此。还用得着“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先送回山寨”吗?

也许有人说,怕晁盖颠簸,可明明《水浒传》中已经说了,戴宗的神行术若施展起来,是如履平地,比躺车上还稳当呢!

也许还有人会说,就算戴宗救晁盖回了梁山,不是照样死吗?那么宋江长恶疮时,为何没死呢?就算当时真来不及了救活晁盖,戴宗若如此做了,笔者还分析戴宗和他的神行术干啥?

结论显然是,戴宗探听晁盖出征这任务,根本没完成——不是他没能力,而是根本就不做,甚至不排除戴宗恨不得晁盖早点死!这一切的根由,就是晁盖怒杀杨雄和石秀时,造成了晁盖变成孤家寡人一般。

四、总论分析

所以,根本就不必去费心推测,到底是谁射死了晁盖,是花荣吗?是不是宋江指使、幕后操控的?因为晁盖之死,是众多梁山好汉期盼的结果,从戴宗身上就能推理出来了。所谓出工不出力,甚至任由事态扩大。

同时有资源的人,也不吭声——如张顺,他早就认识安道全了,宋江长恶疮,他不顾性命找安道全。晁盖中箭时,他也跟戴宗一样,就这么看着。

因此才说,看不懂戴宗的“神行术”,就无法明白,晁盖为何会死掉。皆因晁盖已成梁山发展的最大阻碍。他怎么死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晁盖死了就好!

这其实就是晁盖的悲哀所在,谁也不否认他是一时豪杰,但奈何跟不上形势发展,没有什么未来规划,更缺乏自知之明,故而惨遭淘汰。

标签: 戴宗石秀公孙胜刘唐

更多文章

  • 晁盖在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自己已经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曾头市,吴用,刘唐,晁盖,宋江

    说起梁山好汉的领导,晁盖自是要提一提的,晁盖这位好汉本来是统领着梁山兄弟的,但可惜的是宋江的到来,他渐渐失去了众将领的推崇之心。其实晁盖在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了: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这是怎么回事?英雄归依宋江,晁盖大势渐去晁盖上梁山也是逼不得已,他与刘唐、吴用等人秘密谋划夺取朝廷的生辰纲,但

  • 梁中书窃喜蔡京晁盖懊恼:生辰纲没有十万贯,杨志背黑锅我们上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杨志,晁盖,蔡京,吴用,唐朝,生辰纲,梁中书,散文家,梁山好汉

    在北方有一句谚语,叫做“人家偷驴他拔橛子。”这句谚语来自一个笑话,说的是有两个蟊贼,都想偷一家农户的驴子。一贼先行下手,从拴驴的木橛子(在大多数地方叫木桩或拴马桩)上解下缰绳,偷走了驴子。另一个贼来了以后看不见驴子,就本着“贼不走空”精神动手拔楔入地下橛子。橛子刚拔出来,就被主人抓住以偷驴之罪扭送官

  • 民间故事:宋朝时蔡京做了这件事,晁盖和吴用: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讲故事的沙滩哥标签:吴用,蔡京,晁盖,唐朝,主考官,书法家,王安石,民间故事

    郓城县车市村的吴用勤奋好学,是乡里出了名的才子。吴用的同窗好友晁盖很喜欢无用的才学、人品,两人结为生死兄弟,眼看着大考的日子就要到了,吴用想到汴京赶考。可是吴用家里很穷,盘缠不够,去不了。这件事情被晁盖知道后,亲自送给吴用一百二十两纹银,并对吴用说:“兄弟,我们盼着你能中个头名状元,为咱们家乡父老争

  • 宋江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从来不是自己,也不是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胖胖熊娱乐人标签:吴用,王伦,朱贵,宋江,晁盖,宋朝,卢俊义,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宋江受招安后,被派往楚州任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一日,宋江正在处理公务时,忽有下属来报:“禀安抚使,有朝廷钦差大使到。”“快快迎接!”一番三跪九叩、高呼万岁之后,钦差到明来意,原来是皇帝亲赐御酒。宋江两杯御酒下肚后,当夜便发作起来,肚痛难忍,心下了然,定是有奸佞之辈蒙蔽圣眼,在他的御酒里下了药。临死之

  • 晁盖要抢他,宋江要坑他,蔡京要杀他,这位梁山好汉咋这么命苦?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晁盖,宋江,蔡京,卢俊义,王安石,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一百单八将,也是五行八作车船店脚牙鱼龙混杂,这里面有行侠仗义的鲁智深史进,也有杀伐果断的武松石秀,有柴进穆弘那样的土豪,也有宋江戴宗蔡福蔡庆那样的污吏,当然更多的还是像关胜呼延灼董平那样打输了就屈身降贼的软骨头朝廷军官。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梁山好汉,可以说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

  • 晁盖率领5000人下山攻打曾头市,发现自己已经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曾头市,吴用,史文恭,李逵,晁盖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子孙不忘祖宗”可是在水浒108将里唯独将开山祖晁盖排除在外了是天意?人意?还是宋江故意这样做的?《水浒》是一部宣传忠义之书即使再蛮霸无理的人,只要是英雄见到了英雄瞬间就变成了肝胆相照的朋友花了大量的篇幅,写他们相互救助和仰慕但我们从字里行间能察觉出来两人之间的矛盾尤其

  • 曾家五虎姓名有玄机:史文恭知道晁盖被谁射杀,却为何不敢明说?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晁盖,宋江,秦明,史文恭,曾家五,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史文恭可能是被冤枉的,有人说这在他的姓名中似乎就有暗示:死到临头,才知道有弓箭射杀晁盖这回事——史文恭者,死闻弓也。这也很好理解:如果史文恭参与了那场暗夜伏击,火把照如白昼,梁山好汉怎么会看不见那匹惹祸的“照夜玉狮子”?如果史文恭在场,又怎么能让陆战水平一般的阮氏三雄把晁盖救出去?史文恭被卢俊义生擒

  • 军情局上校一语道破真相:晁盖说错一句话、做错三件的后果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吴用,晁盖,宋江,公孙胜,军情局,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亲征曾头市,居然没有一位好汉主动站出来要跟他一同前往,憋了一肚子气的晁盖只好“请启”了二十个头领,其中甚至不包括智多星吴用和入云龙公孙胜。吴用是晁盖的同村发小,公孙胜曾对晁盖寄予厚望,但是他俩明知晁盖此去等于飞蛾扑火,必将有去无回,却并没有建议他多带些人马: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戴宗已经侦查出曾头市

  • 晁盖违背兵法以弱势兵力攻打曾头市,一言不发的宋江有啥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吴用,戴宗,宋江,晁盖,宋朝,曾头市,史文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亲征曾头市,是他坐上梁山头把交椅之后的第一次指挥大规模作战,当然也是最后一次。在曾头市,晁盖脸上不明不白地中了一箭;抹了林冲提供的金疮药之后,不明不白地伤情加重了;被宋江亲子服侍灌(这个灌字是原著中写的)下汤药后,晁盖终于不明不白地死了。刻着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到底有没有毒,到底是不是史文恭射的,且

  • 射死晁盖的凶手就在梁山,晁盖临死前已经挑明,可惜无人敢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吴用,落草,王伦,晁盖,宋江

    《红楼梦》的爱恨情仇;《西游记》的寓教于乐;《三国演义》的明争暗斗;以及《水浒传》义字当头。每一本书展开了说都有说不尽的故事,讲不完的道理,经典之所以经典也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能读出不同的味道。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热血的《水浒传》,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有36天罡和72地煞,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