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寇凖向此人举荐好友,此人:不可用,寇凖不以为然,后果真应验

寇凖向此人举荐好友,此人:不可用,寇凖不以为然,后果真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肥羊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3/12/8 21:40:46

寇凖咱们都知道,俗称“寇老西儿”,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他曾经屡次向此人进言,要求提拔好友丁谓,可是此人每次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丁谓升上来以后,果然将他陷害远贬,这时候寇凖才由衷的佩服此人的远见。

丁谓

那么比寇凖还有远见的这位是谁呢?他叫李沆(hàng),也是北宋的宰相,这个人虽然没有寇凖那么有名,但是小编认为是宣传力度不够,否则他的名声应该远在寇凖之上,那么咱们就一起来回顾下他的一生吧。

寇凖

他是河北邯郸人,年轻的时候就勤奋好学,而且度量很大,他父亲就说这孩子将来肯定了不得。果不其然,他高中进士甲科,任将作监丞、潭州通判,他的上级十分欣赏他,说他迟早要高升。宋太宗注意到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对他是赞不绝口。知道他家里穷,欠了一屁股的外债,宋太宗不但提他还了债,而且重赏他。

李沆的家乡

后来他母亲病逝,他服丧未满期限就被召回,可见皇帝心里一直有他。寿赵恒被立为太子(就是宋真宗),他升任礼部侍郎兼任太子宾客,宋太宗让太子以师父礼对李沆,这相当于太子师了。等到宋真宗上位,立马提拔李沆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他继续兢兢业业的为皇帝做事,后来宋真宗又任命他为宰相,位高权重。

宋真宗

在景德元年的一天,他上早朝的时候病情发作被迫回府,宋真宗连忙派太医过去诊治,第二天宋真宗又亲自探视,遗憾的是还是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他去世后,宋真宗非常伤心,再次前往拜灵痛哭,还为他辍朝5日,对他的亲戚也破格提拔。可见宋真宗有多么喜欢这位老师,一直到李沆去世20年后,有人推荐某人给宋真宗,宋真宗说:这人李沆说不可用,所以我是绝对不会用的。他都过世20年了,皇帝对他曾经的话还记得那么牢固,可见此人在宋真宗心中的地位。

宋真宗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又一位名相寇凖,曾经多次向李沆推荐自己的好友丁谓,他总是不同意,后来这货上去以后,果然本性暴露,十足的奸臣,把寇凖都打击的够呛,这时候寇凖才由衷的佩服,这个李沆还真是有远见啊。

标签: 赵恒丁谓宰相皇帝侍郎李沆寇凖宋太宗

更多文章

  • 北宋名相寇凖,两次被罢相,死后没钱归葬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丁谓,赵恒,王钦若,宰相,奸佞,宋朝

    寇凖,是今天陕西渭南人,和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寇凖考中进士,做过县令也做过宰相。宋辽澶渊之盟,寇凖更是功不可没。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寇凖,德行合一。然而能臣、忠臣总是受到排挤,寇凖也不例外。澶渊之盟使得辽朝认识到了宋朝的实力,不敢再轻易欺负宋朝。寇凖的功劳,朝野上下是有目

  • 大宋朝第一鬼难拿寇凖是如何拜服王旦的?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出版社标签:王旦,丁谓,宰相,范仲淹

    本文选自《庙堂与江湖:范仲淹传》第一部《风云际会》作者:滕非本套书以北宋端拱至皇祐年间发生的诸多历史事件为线索,以范仲淹、晏殊、欧阳修、吕夷简、韩琦、富弼等诸多著名历史人物间的交集为视角,以《宋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为依据,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北宋真宗、仁宗两朝6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

  • 三朝老臣心的寇凖浮沉于宦海终毁于刘娥之手,病逝雷州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刘娥,赵恒,宋太宗,宋仁宗,皇帝

    寇凖是一个很有才华之人,为人很刚正,刚正到什么地步?19岁中举,可谓是少年英才,他中举之后与宋太宗论事时,因为意见不相符,言语起了冲突,宋太宗气得想走,结果寇凖将他的衣服拉住,让宋太宗重新坐下,继续将事情讲完,讲清楚,再肯罢休。一般朝廷官员是没有这种胆量的,将盛怒之下的皇帝拉住还得逼他听完自己的意见

  • 古代名人智慧:王旦明升暗保息兵乱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王旦,赵恒,兵乱,京师,侍卫,宋朝,枢密院,古代名人智慧

    最低成本的自我投资就是阅读——北宋真宗时,张旻任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的任务是护卫京都,责任重大,故张旻严以治军,纪律严明,使那些惯于作威作福、抢掠敲诈的侍卫亲军们不堪忍受,及至于相互联络,准备发动兵乱,杀掉张旻。早有密探将此情况逐级报给宋真宗皇帝。宋真宗一听大惊,侍卫亲军若发动叛乱,直接

  • 王旦以为必死无疑,宋真宗赐“毒酒”,最后让他兴奋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王旦,赵恒,宰相,寇准,皇帝,宋朝,王钦若,宋真宗,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1004年,宋真宗赏赐一壶御酒,王旦美滋滋提回了家,打开酒壶发现是一壶珍珠后,他笑不出来了。直到晚年,他都因此事后悔不迭。当宋真宗的内侍去传旨召王旦进宫时,他不知道宋真宗找自己有什么要事商量,王旦只好跟着内侍一起进宫。之后,王旦只见宋真宗摆了一桌美味佳肴。宋真宗对王旦说:“坐吧,今日的宴席就是为你而

  • 赏画 | 李迪《三顾图》(传)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李迪,三顾图,诸葛亮,绢本

    李迪《三顾图》(传)绢本 立轴 设色 82.5x175.7诗塘41.1x175.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描绘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的故事。画面上绘深山中一处茅屋,从打开的窗户可见诸葛亮正拿着书本仔细研读,童子正打开栅栏门看着前方巨石边的三个人,那这三个人应该就是来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和关羽、张飞了

  • 朱熹问买东西为什么不叫买南北,一10岁小孩儿说出了其中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朱熹,夫子,孝经,南北,宋朝,朱元璋,儒家思想

    商家因失误忘记将过期产品下架,顾客发现后去质问,双方争吵之下店主推了一把,顾客气急才说了重话。事情怎样解决不得而知,但上面短短几十个字却出现了一个高频词汇——东西第一次是指售卖的产品,第二次则是在骂人。明明是一个表示方向的词怎会引出如此多的含义?为什么买东西不能叫买南北呢?南宋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

  • 朱熹问学生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不知,被十岁孩童解出

    历史解密编辑:纯良的大叔标签:朱熹,孔子,儒家,儒学,学堂,宋朝,艺术家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思想体系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时代,于是各种新文化诞生了,这些文化彼此间不断的交锋,也就是我们历史上所说的百家争鸣时代。在那段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思想,并且这些思想至今都还影响着我们,比如孔子的儒家思想,又比如老子的道家思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孔子的学说成为了主流,但这

  • 朱熹谈学习:闻大道,莫做俗儒,莫学权谋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文化育人标签:朱熹,儒家,功名,词章,俗儒,宋朝,艺术家

    “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朱熹在《大学章句序

  • 朱熹的一首《夏日》,朗朗上口,结尾颇有理趣,值得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卿美食标签:朱熹,夏日,周敦颐,诗人,柴门

    夏天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可是古代既没有空调,又缺乏有效的驱蚊装置,令人觉得苦夏难熬。人们晚上还要不时地与蚊虫作战,经常会感到睡眠不足,于是白天就有些昏昏沉沉,非要补上一觉才有精神。南宋一位诗人虽然闻名遐迩,但是他也是凡夫俗子,有时熬夜写作,日间也会感到疲倦乏力,甚至坐在那里就能睡着了。下面介绍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