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延宜(山东)
“宰相当用读书人”“不得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这是宋太祖定的国策。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是宋真宗赵恒的大作《励学篇》。他还亲笔为当时号称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题赠匾额。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北宋文人汪洙编纂的《神童诗》,是当时读书风气臻于极盛的缩影。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北宋是享有美誉的。这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统治集团形成了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格局。
殊不知,公元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赵匡胤偶然从一两个读书人大臣那里知道,自己用的“乾德”这个年号,竟然是人家前蜀后主王衍用剩下的。而此前征询赵普,这个睁眼瞎宰相答复的是历史上没谁用过这个年号。因为年号惹出来的这样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赵匡胤便对赵普大骂一通。要知道,赵普可是后周时期就与赵匡胤并肩战斗的老战友、陈桥兵变的总导演之一、如今的宰相、一直以兄弟相称、三天两头晚上凑一块儿喝上几杯的铁哥们儿。赵匡胤骂还不解恨,一边骂一边抄起御笔蘸满墨汁,给赵普画了个大花脸。
宋太祖痛骂宰相,嫌他无知还不读书,吓得赵普赶紧回家找书读。赵匡胤自己更是率先垂范,平常无事,手不释卷;晚上失眠,也总是手执一卷。东京汴梁开始兴起读书热,崇文之风吹遍神州。
在之后宋太宗、宋真宗的继续倡导下,大宋王朝读书氛围愈加浓厚起来。
反面教员赵普真是“功不可没”啊!
作者:孙延宜,1961年11月出生,山东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空军一机校,1982年秋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兰空航空兵部队工作,历任师直修理厂军械师,航空兵团定检中队军械分队长、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现为《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家。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台主编:伍美顺,笔名村庄,山叶子。广西桂林全州人,中共党员,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家乡》杂志社签约作家;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中国寓言文研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萧乡文学社作家。已先后在《大鹏湾》、《西江文艺》、《南叶》、《江门文艺》、《打工族》、《打工文学·采贝》、《侨乡文艺》、《嘉应文学》、《三月三》、《文学百花苑》、《家乡》杂志、《花桥》杂志、《天湖》杂志、《幽默讽刺.精短小说》、《广西党建》、《广西人大》、《桂林公安》、《乡镇论坛》、《珠江潮》、《长城》、《萧乡文学》、《乌苏里江》等杂志和《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广西日报》、《广西文艺报》、《广西政法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卫生报》、《广西电力报》、《玉环日报》、《当代信息报》、《全州报》、《河南科技报》、《桂江风》报、《吴地文化、闪小说》、新西兰《澳洲讯报》等杂志和报刊以及网络平台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数百余篇。有短篇小说入选作家文库《落花满径》(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和短篇小说精选当代作家联盟《飞鸟的天空》(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书;小小说收录《精品小小说》(漓江出版社)一书。现系“乡村精短文学”网络平台主编。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投稿邮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