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青的功劳不在岳飞之下,为何他担任枢密使时,遭到无数文官围攻

狄青的功劳不在岳飞之下,为何他担任枢密使时,遭到无数文官围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摆渡 访问量:3705 更新时间:2024/2/28 20:26:41

狄青在宋仁宗时期,一路高升为枢密使,这本身就犯了大忌。这就好比五代后周时期,让赵匡胤担任了殿前都点检一样危险。

你说宋朝的文人们能不亢奋吗?当然要把所有口水都喷在狄青身上了。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哪怕狄青什么都没做错,单凭他坐上了枢密使的宝座,那他就活该被人骂死。

一、枢密使是干嘛的?为何这么重要?

唐朝中后期,枢密使就出现了,他是枢密院的主官,主要负责君主和朝臣之间上传下达的任务。当时这个职位还不算太重要,但已经体现出皇帝对宦官的信任了。

唐朝的时候,枢密使一般都是由宦官担任。因为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君主再也不信任武将了,他们对宰相也十分忌惮,因此特别器重宦官。这才有了宦官各种加官进爵的情况,枢密使让他们干,唐朝的皇帝放心得很!

到了五代,枢密使逐渐落在了武将手里。因此枢密使开始掌管天下兵权。现在你知道这玩意儿有多重要了吧?枢密使的权力俨然和宰相没什么区别了,而且偏向军事,这在战乱时期就更加重要了。

宋朝建立以后,开始改革五代的军制。五代时期,禁军作为主力军,分成了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大部门,他们的一把手分别是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指挥使,他们是带兵的军事主官。至于调兵的权力,则是由二把手殿前副都点检、侍卫亲军副指挥使来管。

赵匡胤就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靠着这个职位,他才能从打工仔成了大宋朝的老板。因此他不希望自己的手下人也这么干。

因此禁军被赵匡胤分成了殿前司、侍卫步军、侍卫马军等3个部门,但是3个部门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一般都不设,主要由三把手都侯来带兵。

带兵的有了,那么调兵的呢?这事儿就归了枢密院。而枢密院的一把手则是枢密使,所以说,枢密使掌握了宋朝的调兵权,你说这职位重要不?

为了防止武将掌握天下兵马的调动权,宋朝初期,一直将枢密使的职务交给文官。文官不懂军事,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枢密使学习赵匡胤了。

二、宋仁宗等于是把狄青放在了火堆上烤。

狄青早年,还是深受文官集团的赏识的。当年他在与西夏交战的4年时间里,参加了25场大战,身上至少有8处箭伤。因为战功卓著,得到了当时的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等人的重视,尤其是范仲淹,曾经亲自教导狄青读书,使得狄青成了一名文武双全的帅才。

由于狄青战功卓著,就连宋仁宗都听说了他的大名,曾经多次要求接见狄青。不过狄青实在是太忙,一直没时间见宋仁宗。就算是这样,狄青依旧一路加官进爵,成为了枢密副使。

这个时候的狄青,已经引起了不少文臣的反感,为啥?因为枢密副使的职务,在宋朝也算是正二品大员了,地位仅次于枢密使,是枢密院的二把手。

文臣集团不希望一个武将在朝中出头,尤其是执掌天下兵权的那种武将。因此狄青即使成了枢密副使,依旧得不到文臣集团的尊敬,大家私底下还是称呼狄青为“贼配军”。为啥呢?因为狄青十来岁的时候,曾经犯罪,在脸上刺了字。

可一旦打起仗来,这帮文人就不顶事儿了。公元1052年,广西的侬智高带着部族们起兵反叛,多次击败宋朝大军。侬智高以南宁为首都,建立了大南国,而且出兵广东,包围了广州城,这可把这帮文臣们吓傻了。

关键时刻,还是狄青出马了。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宋朝的藩属国越南曾经上书,要求平定侬智高的叛乱,文臣们立马请求让越南出手,罢免狄青。

很多人觉得文臣集团太卑鄙了,自己不行,又不让狄青上。其实我们要知道,狄青当时已经是枢密副使了,如果他再立战功,你觉得会得到怎样的嘉奖呢?那是不敢想象的!

最终宋仁宗还是力排众议,选择让狄青出马。他觉得自家的事情,就应该让自家人来解决。狄青到了前线,先斩了30多个畏敌不前的将领,随后用各种办法鼓舞士气,一晚上功夫就越过了昆仑关,斩杀数千叛军,俘虏数百人,最终迫使侬智高自尽。

这下有意思了,狄青成功平定了西南地区的叛乱,文臣集团们开始抓耳挠腮了,该如何封赏狄青呢?

宋朝的中枢机构,主要分成两大块。一块叫枢密院,主抓军事。另一块叫中书门下,主抓政务。所以说,封赏的事情归主抓政务的那帮文官们来操持。

平定叛乱十多天过去了,军中大小将校的封赏,也都呈报给了宋仁宗,唯独对狄青的封赏,中书门下始终没有给出答案。

宋仁宗着急了,连忙把中书的几位大臣喊来问话,他的意图很明显,打算加封狄青为枢密使。结果人家给出了3个否定的理由:

  1. 第一,狄青还年轻,当时45岁,现在就封了枢密使,将来再立功又该怎么封赏呢?
  2. 第二,当年慕容延钊曹彬等人的功劳可比狄青大多了,他们也只是得到了赏钱,并没有加官进爵。
  3. 第三,时任枢密使高若讷(文官出身)无功无过,没有理由罢免人家。

这一堆理由,直接把宋仁宗给怼得哑口无言了。我们都知道,宋仁宗的嘴比较笨,因此他找来了宰相庞籍,希望从他这儿得到答案。

庞籍是狄青昔日的老上级,过去对狄青别提多关照了。可以说,狄青能出人头地,庞籍的功劳非常大。这次平叛,也是庞籍极力推荐,狄青才得到了这个机会。

可庞籍给出的答案是:他不适合担任枢密使,让他上反倒是害了他!

宋仁宗有点无语,本来打算让庞籍来助阵的,结果他也倒向了中书门下那帮文臣。这下好了,狄青的升迁之路算是搁浅了。

没想到,过了几天,宋仁宗直接把狄青任命为枢密使,而且态度非常强硬。这可把文官集团整懵了。不管怎么说,皇帝任命了,不照办也不行啊!

就这样,狄青便成了大宋朝第二个武将出身的枢密使,第一个是开国元勋曹彬。结果狄青的麻烦可就大了!

狄青是武将出身,担任宰辅之臣以后,一直想要和文官集团处理好关系,可人家压根不买账,而且对狄青十分不屑。自此狄青便过上了战战兢兢的日子,一点错误都不敢犯,因为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

结局:庞籍其实是为狄青好。

第一个对准狄青开炮的,就是欧阳修!欧阳修直接上书要求宋仁宗罢免狄青的枢密使职位,因为他有谋反的迹象!

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接踵而至的投诉屡禁不止,文官集团似乎都被打了兴奋剂,非要搞垮狄青不可!

当年庞籍还能勉强为狄青挡一阵子,可庞籍在狄青出任枢密使的第二年,就被罢相离开了京城。自此,只能让狄青独自面对腥风血雨了。

说实话,狄青在担任枢密使的4年里,什么像样的政绩都没有,完全就是在小心翼翼地过日子。还是庞籍有远见啊!如果当初他还是个枢密副使,或许就没这么多麻烦了!

1056年,狄青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被罢免了枢密使的职位。第二年他便嘴上生疮去世了,年仅50岁。

那么问题来了,宋仁宗当时为啥非要提拔狄青呢?其实这和宋仁宗心目中的一个理想有关。宋朝重文轻武的现象太严重,导致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极差。宋仁宗希望通过提拔狄青,为大宋军民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连狄青这个犯过罪的“贼配军”都能成为枢密使,只要大家好好表现,难道就不能出将入相吗?只可惜,宋仁宗最后还是没能顶住文官集团的压力,选择罢免了狄青,就和当年他顶不住贵族集团的压力,放弃庆历新政一样。

标签: 狄青岳飞枢密使宋仁宗宰相宦官

更多文章

  • 从罪囚到军方第一人——北宋铜面将军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狄青,韩琦,宋军,宋仁宗,西夏,范仲淹

    狄青,字汉臣,北宋时汾州西河人。汾州地处河东,西临西夏,北接辽国,民风彪悍尚武,所以狄青从小就弓马娴熟。十几岁时与人打架被官府逮捕入狱,不仅“黥面”(在罪犯脸上刺字)、注销户籍,还被发配到汴京充军。狄青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骑兵,后被选为散直。公元1038年,西夏立国。朝廷选拔禁军充实边军,狄青被任命

  • 一代儒臣欧阳修,为何两次陷入家庭丑闻,又“陷害”名将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狄青,皇帝,秦桧,唐朝,欧阳修,宋神宗,宋仁宗,散文家,科学家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代领袖,“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人均是出自欧阳修门下,因为他喜欢提拔青年才俊,所以被誉为千古伯乐。可是这么一位在朝堂上、文学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儒臣,却曾因与外甥女有染的绯闻而遭到贬黜,晚年又传出与儿媳间关系暧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01.欧阳修与外甥女有染的传闻欧阳修有个妹妹

  • 欧阳修是北宋名臣,为何却陷害名将,将狄青迫害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欧阳修,狄青,宋仁宗,宋太祖

    熟悉宋朝历史的人,大概都听过这句话,“北宋缺将,南宋缺相”。与南宋相比,北宋的名将确实并不多,狄青算是比较出名的将领。然而,战功卓著的狄青却被人陷害,最后郁郁而终。陷害狄青的人并不是秦桧那样的奸臣,而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代名臣欧阳修!欧阳修堪称是忠臣,狄青也对朝廷忠心耿耿,那么忠臣为何要陷害忠臣呢?一、

  • 一代名臣欧阳修素来爱惜人才,为何要弹劾名将狄青?实情令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欧阳修,狄青,宋仁宗,李元昊,司马光

    嫉贤妒能,是人类的天性使然,当我们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总会心里不舒服,甚至还会对这些人心生厌恶,以至于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当我们出现这种心理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遏制,因为嫉妒心理会让我们比任何不幸的人都要痛苦,如果这种消极的心理得不到适当的发泄,会让我们长期处在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中,久而久之,

  • 名将狄青被文人侮辱,他忍了,又被歌女嘲笑,狄青这样报复她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狄青,韩琦,宋仁宗,范仲淹,宋太祖,宰相

    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相对容易,也担心有朝一日某个大将来一出“黄袍加身”,所以他登基后马上搞了“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兵权是功臣赵普出的主意,赵普也因此成为宋初首位实权宰相。宋朝的重文轻武有利有弊。别的不说,将领的权力被剥夺到最小,地位也一落千丈,造成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低下。所以北宋后来长期受北方邻居欺负

  • 全史人物评鉴-狄青 字汉臣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狄青,西夏,韩琦,汉臣,宋朝,宋仁宗,范仲淹,全史人物评鉴

    狄青字汉臣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狄青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

  • 欧阳修为何3次上书,诬告寒门出身的狄青?欧阳修:为了让他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刘雨爱打篮球标签:狄青,包拯,诗人,欧阳修,宋仁宗,弦乐器,民族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欧阳修为何3次上书,诬告寒门出身的狄青?欧阳修:为了让他善终公元1038年,30岁狄青率领部队,悄悄绕过西夏前锋,在他们的粮草库里放了一把火。烈火熊熊燃烧,烧掉了西夏军的储备粮,也烧掉了他们的胆量。狄青大获全胜。他俘获敌军士兵500余人,还收缴2000多顶帐篷。宋仁宗欣喜若狂。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

  • 秦桧陷害岳飞而致千古骂名,欧阳修陷害狄青没有,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秦桧,岳飞,狄青,乐器,欧阳修

    春节期间因为满江红电影,秦桧陷害岳飞的历史事件成为了一时的热点,我看到有一些言论为秦桧鸣不平,更有人提出北宋的欧阳修陷害狄青,但是历史上很少听到有人骂欧阳修为奸臣。那么,秦桧陷害岳飞而致千古骂名,欧阳修陷害狄青却没有,真的的因为历史上的厚此薄彼吗?本文将带着大家来回顾这两个历史事件,然后再来谈谈我个

  • 带着面具上战场,传奇将军狄青竟然比岳飞还冤,都是文人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狄青,岳飞,韩琦,宋仁宗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敌人的痛恨以及

  • 狄青为宋朝立下大功但因宋朝崇文抑武遭到猜忌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狄青,岳飞,宋仁宗,宋朝,宋太祖,宋军

    令西夏军闻风丧胆的战神狄青,蹲过监狱、脸被刺字,8次中箭都没事,却在49岁被吓死。他死得太冤,冤到让人想起来就心痛。狄青是宋仁宗时期赫赫有名的战神。和他同时代的名人,还有一个,叫包拯。狄青的一生,实在太过曲折,也非常励志,只是,他的结局太戏剧化,让人想起来就忍不住心痛。狄青并非名门出身,他和许多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