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虞允文:以少胜多击退敌军,毛主席称赞虞允文为千古一人

虞允文:以少胜多击退敌军,毛主席称赞虞允文为千古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彦祖普法 访问量:1408 更新时间:2023/12/7 1:07:43

宋朝在华夏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朝代,因为宋朝无疑是华夏历史上的一个高光时代,他的经济实力属实是华夏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制度上也是开创了华夏的一个新时代,宋朝收归地方权力,一扫唐代以来“武人以强自立”的颓唐散乱之风,中央禁军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也是激励无数人学习。

但是宋朝的黑点也有不少,宋朝在它的对外战争上属实是拿不出什么优秀的战绩。早在宋朝诞生之前,它的北方就树立着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王朝——辽,宋朝和辽的战争不多,但是惨败得十分厉害,比如宋太宗的高粱河之战,宋真宗的澶渊之盟,实在是不忍细看。在和西北的西夏的战争也是一样,在西夏立国早期,西夏太祖李元昊连破北宋三次,使北宋颜面尽失。北宋灭亡的十分尴尬,被自己的盟友金从北面一路打到首都东京,被俘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金朝从此成为了每一个宋朝人心中的仇敌,比之辽国更甚。

金朝的主体实力较辽朝更强,这是因为金朝的汉化较辽朝更深,但是同时也保留着少数民族的特性。他们对南方的南宋朝廷简直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他们十分崇拜汉人的文化,这近乎到了一种病态。南宋朝廷发明了华夏历史上第一种纸质货币,金朝知道之后就模仿宋朝发行纸质货币,但是他们并不了解通货膨胀这一说,于是他们就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通货膨胀,高达几亿分之一。

金朝对于南宋的攻击也比辽朝活跃很多,自从南宋立国以来,金朝就一心为了统一天下而战。所以我们会发现南宋历史上,最主要的党争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宗泽岳飞辛弃疾等人的故事就发生与这样的情况之下。在猛烈的攻势之下,南宋也曾好几次面临灭亡的危机,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其中一次。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御驾亲征,跨过金宋的边界淮水,号称百万大军,想要一战拿下南宋,彻底统一天下。他还为此写了一首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就可以看出他对中原汉人文化的理解也是较为深刻的。

在战争初期,南宋军队简直就是像水上的泡沫一样一触就破,迅速溃败,金人就这样一下子打到采石。宋高宗赵构被吓坏了,金兵还未打到首都,他就想快快坐船出海,逃之夭夭,好在在宰相陈康伯达到一力挽留之下,他只好安下心来,留在临安。

但是光在首都坐着也没有用,为了前线的安全,宰相向宋高宗推荐了一个人才,他的名字叫允文。虞允文早在金人南下之前,就敏锐地感觉到了金人想要向南攻击的意图,他向皇帝上书提醒,皇帝和大臣们却置之不理,现在倒是品尝到恶果了。虞允文到达采石场之后,他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亲自坐镇前线,大大增强了宋军的士气。而且亲自指挥前线军队布局,摆开水军阵列,正面布置部分军队,将精锐放在两翼,在小汊港中也布置两队伏兵。正面佯攻诱敌深入,然后再由两翼精锐包围,形成口袋阵,伏兵在骤然杀出,瓮中捉鳖,在逆风情况下大破完颜亮的军队。

同时他还预测到完颜亮肯定会回扬州重整军队,于是虞允文又来到镇江布置防线。果然不出他所料,完颜亮从撤退之后在和州修整后,马上来到扬州集合军队,准备再战。但是等到他军队集结完毕时,却发现对面已经提前构筑起了固若金汤的防线,军中部将听说对面的主帅是虞允文,大惊,拒绝出战,最后还杀死了完颜亮,退回金朝疆域内,南宋转危为安。

结语:对这场以少胜多的“采石之战”,我国的伟大领袖,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主席也称赞虞允文为“伟哉虞公,千古一人”。这更加证明了虞允文的含金量,挽救南宋于危难之中,延长了南宋一百多年的寿命,属实是千古名臣。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虞允文毛主席金人赵构西夏

更多文章

  •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辈已经看守八百年,还有不一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皇帝,丞相,墓穴,名臣,宋朝,虞允文

    古往今来的达官贵人皆重视下葬风俗,而身份越尊贵的人,墓穴中陪葬的贵重物品越多。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墓穴都被“盗墓贼”光顾,留给后人的研究价值所剩无几。不过南宋名臣虞允文的墓穴已经流传800多年了,却一直没有被盗过。这是因为虞允文有一个流传了十几代的家族为他守墓,哪怕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他们都没

  • 虞允文:他是慰问团长,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取得南宋最大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虞允文,金人,岳飞,宋军,金军

    温峤征战地,虞公北拒时要说南宋名将,岳飞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不仅在南宋,怕在整个中国都是第一名将,但在南宋抗击金人的战争中,有所谓南宋抗金八大战役之说,都是以少胜多,重创或全歼数倍、数十倍于我之敌,在南宋抗金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这八大战役总计败敌160余万,而岳飞指挥的郾城之战位列最后。在此我并无贬低

  • 毛泽东为什么说虞允文是“千古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毛泽东,虞允文,金人,秦桧,宋军,李显忠

    虞允文,字彬父,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他是南宋初年的名臣,据说是唐代名臣虞世南之后。根据史书记载,虞世南的七世孙虞殷,曾任仁寿郡守,虞氏遂定居于此,虞允文就是这一支的后代。虞允文的父亲虞祺一直在蜀地为官,先是任潼川路转运判官,后出任梓州知州。南宋初年,金兵南侵,蜀地与南宋中央政权的联

  • 采石矶大捷——虞允文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虞允文,采石矶,宋军,李显忠,金国,金兵

    “伟哉虞公,千古一人”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对虞允文的盛赞。虞允文成名于采石矶大捷。不过或许很多人都想不到,采石矶大捷对虞允文来说,却是一个阴差阳错而导致的杰作。在两宋所有抗金名人里,虞允文简直就是一段意想不到的传奇。采石矶一战,不仅赢了战争,还让文采斐然目中无人的海陵王完颜亮因此而命丧黄泉,至今来读这

  • 2万打垮60万,宋金采石矶大战:虞允文巧妙指挥“书生退敌”

    历史解密编辑:周丽娱乐秀标签:

    #头条创作挑战赛#公元1149年,北方的金朝出现了内讧,金朝右丞相完颜亮杀了金国皇帝金熙宗,自立为帝,史称海陵王。战争阴云密布完颜亮野心很大,对南宋是坚定的主战派,坚决主张消灭南宋,尽享江南繁华。他对内整顿了内政,或杀或罢免了一大批主和派,并将当年金兀术的余党后人几乎杀光。公元1153年,完颜亮下令

  • 虞允文:南宋一介书生,为何能在采石之战中大败几十万金兵?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虞允文,金人,岳飞,韩世忠,秦桧,宋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危难之际时,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会站出来,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国家。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和金人进行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枉死狱中,岳飞死后,韩世忠被解除兵权。南宋无一名良将可用,金人来犯时,他站出来了,他本是一介书生,不受重视,却用自己的力量打败了六十万

  • 佘家人自称17代人守袁崇焕墓,何家人13代人守虞允文墓守了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虞允文,袁崇焕,佘家人,丞相,乾隆,宋军

    说起为历史名人守墓的守墓人,最著名的应该是住在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号院的佘老太太一家。传说,袁崇焕因为犯下了“斩帅以践约,市米以资盗粮”等十项大罪,被凌迟处死后,一位姓佘的贴身侍卫不顾朝廷下的死命令,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冒着被灭门的危险将袁崇焕的头颅偷了回来,埋在了自家的院子里。跪拜完后立下三个

  • 虞允文以18000人破敌15万导致金主被杀按此节奏南宋能否灭金?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军,大军,赵构,金兵,宋廷,南宋,宋朝,虞允文,李显忠

    南宋虽弱,但也是人才济济,在岳飞之后,仍有不少英勇善战之人,力保大宋江山不失,至少保住了华夏半壁河山。今天讲的这位虞允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本是文官出身,在金朝皇帝完颜亮率数十万大军侵宋时,他在国家生死存亡之时,力挽狂澜,以18000人,以绝对的弱势大破强敌金国15万大军,并且还间接导致了金主完颜亮

  • 宋孝宗重用张浚、虞允文等名将,还给岳飞平反,为何北伐仍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宋孝宗,张浚,虞允文,岳飞,赵构

    北伐,中国历史上一种具体又抽象的军事行动。说它具体,是因为诸葛亮五次北伐、桓温北伐、明英宗北伐等每一场北伐都是可考,甚至已被分析得淋漓尽致的战争。而说它抽象,则是因为北伐已然成为一种文化意象——一种正统性的化身,一个南宋朝廷和宋孝宗即便偏安一隅也想要去够到的果实。一、新帝即位与符离之败作为南宋的第二

  • 五分钟了解《采石之战》南宋虞允文率领军民阻遏金军渡江防御战

    历史解密编辑:骑着蜗牛追飞机标签:金军,宋军,渡江,赵构,宋朝,虞允文,李显忠,采石之战

    概述采石之战为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之一。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战争背景绍兴和议后,金统治者灭亡宋朝的梦幻并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