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人出仕,可能终极目标就是''出将入相''。在朝堂上做宰相,处理内政,改善民生;在边境上做将军,追亡逐北,捍卫国土。这个目标说起来容易,可并不好实现。古往今来,达成这一目标的人不是很多。
宋朝对读书人来说是个不错的时代。宋朝的文官领兵体制,让''出将入相''的目标实现起来多了一份机会。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宋仁宗时期的名臣,曾经''出将入相''的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其人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名臣之一,说起他,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突出成就,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贡献。
范仲淹出生贫寒,少时的生活十分艰苦。这种生活遭遇,养成了他坚韧、清廉的品质。在他富贵时,他们一家都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甚至到了家里不来客人,都不吃肉的地步。而节省出来的钱很多都被范仲淹拿来扶危济困。他在姑苏城外买下了数千亩良田,成立了义庄,救济穷苦的人。在义庄生活的人,每天都会发给粮食,每年还会提供衣物。
影视作品中的范仲淹
对穷苦百姓如此爱护的范仲淹,治理杭州时,遇到了饥荒。此时的范仲淹,并没有像他平时表现的那样,竭尽所有救济饥民,而是展现出了一个优秀政客所具备的能力。他所用方法,时至今日遇到经济萧条时,还会被使用。
治理杭州饥荒
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江苏吴中地区爆发了大饥荒。面对严重的食物短缺,人民面黄肌瘦,路上饿殍满地。此时的范仲淹,因为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离开了京城,远离了权力中心,来到了地方就任。
这不是范仲淹第一次面对饥荒。他曾经面对过另外一次饥荒。在1033年,江淮地区发生了虫灾和旱灾,朝廷迟迟不肯派员前去调查情况、救济灾民。范仲淹直接找到了宋仁宗,他问仁宗道:''陛下,如果您宫中有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
影视作品中的宋仁宗
宋仁宗是个比较仁慈的君王,听到范仲淹的话后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处理灾情。范仲淹在处理这次灾情时,采用了开仓放粮的做法。古代开仓放粮、设棚施粥是常用的救灾方法。据说古代朝廷施舍粥的熬制标准是''筷子浮起,人头落地''。这种施舍给灾民的粥,必须足够稠。以里面插个筷子不会浮起为标准。如果筷子浮起,证明施舍的官员存在贪污。在大灾年间这种事情一旦被查实,负责的官员会人头落地。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处理灾情后,对如何救灾产生了新的思考。范仲淹在杭州饥荒时,除了开仓放粮他还发布了一系列奇怪的命令。
这些命令有:首先,百姓都别闲着,鼓励他们去赛龙舟。其次,范仲淹亲自带头,带领各级官员游山玩水,在湖光山色之间大宴宾客。整日里笙歌燕舞,醉生梦死。
光有这些还不够,姑苏一带多寺庙,寺庙也别想闲着。范仲淹要求所有寺庙都尽可能的大兴土木,能修什么就修什么。庙修完了,接着修官府,什么府衙、库房之类的建筑,统统修一遍。
于是原本饿死人的杭州,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在官员的带头下,百姓不再窝在家等着朝廷发粮食。要么人山人海的游山玩水,要么参加到了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项目中。
这哪里还是救灾呀?分明就是不管灾民死活,大吃大喝。很多正义的官员的早就看不下去了,一纸文书告到了朝廷。要求查办这个在大灾年间大吃大喝的官员。不等朝廷追究,范仲淹就向朝廷''自首''。
范仲淹在''自首''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大灾之年,朝廷可以发放救济粮。但灾民没有收入,救济粮吃完后,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如果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就业和收入来源问题。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一直吃饱肚子。
范仲淹带头大宴宾客、游山玩水,带动了一批人跟风。这些人带动了当地经济,当地的人通过向他们提供食物、服务等换取收入。大兴土木使当地的物资流通加速,大量的工程需要数以万计的工人。这就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最终,朝廷的钱花出去了,地方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增长。而最主要的是,人们都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能买粮食,就解决了饥荒问题。
这一年,除了杭州,吴中地区其他灾区人民死伤惨重,流离失所。而杭州百姓在范仲淹这种看似''不入流''的做法下,度过了难关。
有了范仲淹这次赈灾的例子,宋朝的统治者们也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他们做出了规定,以后遇到饥荒,除了开仓放粮,还要招募民众大兴土木。
后记
各种天灾、人祸,一直以来都伴随着人类社会。在这些灾害面前,很多人的生活甚至生命都会受到影响。以离我们比较近的一次危机为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影响到了中国。为了应对危机,曾经投入了4万亿,制定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就包含基建工程。
这些工程项目和其他的行政措施并举,让中国成功度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暴。当然这个计划远比宋朝时期范仲淹的方案详细和全面。但能从中看出宋朝时期范仲淹方案的影子。
以农业为主的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范仲淹所处的年代,距今接近千年。在那个年代,范仲淹开创性的措施,彰显了他的智慧和大局观。从一介书生到国之重臣,范仲淹用他的才华和智慧为世人留下一段经典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