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为何没有宦官专政的情况?

宋朝为何没有宦官专政的情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76 更新时间:2024/2/14 1:01:45

可不要小看这群太监们,一旦他们得势,不仅仅是乱政而已,更是可以操纵皇帝的生杀废立。

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不少,但人们比较称道的是“强汉盛唐”,这两个王朝可谓是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大汉天子”、“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无一不是昭示了汉、唐国力之强盛。

然而,这两个强大的王朝,在他们的中后期,却都发生了宦官乱政的现象。

比如东汉后期爆发的“党锢之祸”,在汉桓帝、汉灵帝时,士大夫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前后共发生过两次党锢之祸,结果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士大夫失败而结束,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士人被残酷镇压。

两次“党锢之祸”,士大夫集团被株连残杀多达1600多人,我们熟悉的名句“望门投止思张俭”(谭嗣同《狱中题壁》)中的张俭便是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因得罪宦官而一路逃亡的。

朝中的大臣们被宦官集团打压后,皇权自然也就旁落到了宦官集团的手里,汉灵帝因宠信“十常侍”,最终引发了东汉末年的大乱,先是“黄巾之乱”,继而三国争雄,汉王朝随之灭亡。

强汉的宦官乱政引发了汉朝的灭亡,而盛唐的宦官乱政更甚。据统计,唐朝中后期,宦官集团操纵着朝政大权,从唐宪宗(805-820年在位)起,唐朝后来的十位皇帝或由宦官所立,或由宦官所废,甚至被宦官所杀。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是这群太监们没有后代,估计汉朝的皇帝早已不姓刘了,同样,唐朝的皇帝也早就不姓李了。

鉴于此,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王朝后,对于宦官的管制比其他朝代要严厉许多。

我国历史上的官员升迁一般都是按资历逐渐提拔的,但是,宋朝建立后,对于宦官的升迁,赵匡胤制定了比其他官员更严格的制度,他规定,宦官升入从八品后,每五年才能再升迁一次,这就比其他官员升迁时间间隔要长许多。

这样一来,按照严格的制度,宋朝的宦官大致升到从五品就到头了。因为,这个过程就需要30年,即使熬到了从五品的宦官,那些宦官们也基本掌握不到什么真正的权力。

此外,虽然在皇帝身边的宦官更容易得到天子的宠信,但是,宋朝制度还规定,宫廷里的宦官升到正七品后,就要到外地任职去,以防止宦官弄权。

对于外放的宦官,宋朝制度一般还不允许直接带兵,而是只能担任监军等职务。宋朝宦官掌握兵权的唯一特例是宋徽宗时期的童贯,其一度掌握兵权二十余年,权倾内外。

赵匡胤建立宋王朝之后,宫里的宦官很多都是五代时期各个割据的小朝廷里的太监,有的小朝廷虽然国力不强大,但宫里的宦官人数却多达上千人。

赵匡胤也用不了这么多的宦官,因此,他制定了限制宦官人数的“家法”,他规定,皇宫内的宦官人数不得超过50人。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又放宽了一些,规定宦官的编制不得超过180人。

赵匡胤制定的这些规定,对宦官的制约还是相当有成效的,两宋300年的历史,始终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的现象,不像后来的明王朝,前有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刘瑾,后期更是出现“九千岁”魏忠贤。

宋朝的宦官势力没有参政乱政,也可以看出宋朝是一个政治比较清明的时代,难怪人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宋朝。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宋太宗颁布《戒石铭》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曾颁布《戒石铭》,全文仅四句,短短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戒石铭》原出自五代蜀主孟昶的《官箴》,共有24句96个字,宋太宗删繁就简,摘取其中的四句,以《戒石铭》的名称颁于州县,并敕令勘石立于各衙署大堂前。当各州主县令坐堂理事时,即可

  • 宋朝为何会实行先南后北的统一国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

    现在有很多人把赵匡胤制定的“先南后北”战略视为宋朝不能完成统一的重要原因,认为如果先北后南、先难后易的话,早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并且南方的割据政权大多数都比较弱小,迟早是宋朝囊中物。其实我们不要想得太简单,先来看下赵匡胤到底是怎么做出“先南后北”这个决

  • 东晋桓温三次北伐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桓温

    桓温为何要三次北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男人,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这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一定是不拘世俗眼光的人历史上对于桓温这个人的评价说法也是各有差异,有说他是民族英雄的,文化人中备受推崇,著名史学家王夫之和黄宗羲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说他

  • 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昭君出塞

    王昭君,著名的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落雁,她为了维护汉匈的和平关系,毅然出塞,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自从汉王朝建立之后,就一直与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打打杀杀不止。汉高祖刘邦北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率大军围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马铺山),依陈平奇计解围后,汉王朝只得依靠与匈奴和亲来维持边境关系

  • 历史上的匈奴民族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

    说到历史上的匈奴,在汉朝时期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劲啊,但是不妙的是,汉朝是中华历史上最强势的朝代,所以匈奴和汉朝也是纠缠了400余年,最后竟然慢慢的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匈奴在现在到底还存不存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的匈奴为何消失了匈奴这个昔日北方彪悍的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盛

  • 南北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朝(公元420年公

  • 袁绍的袁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注重宗法亲缘的社会,宗族关系就像一根纽带,将家族中各个成员的利益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尤其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宗族更是关系到个人的脸面,若一个人的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气,那别人也会高看他一眼。相反若是一个人的家族默默无闻,那这个人的仕途也会遇到阻碍。在三国时期,宗族背景最厉害的莫过于被称为

  • 明朝的东林党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林党

    没有一个帝国和贵族会主动放弃皇权的,这才是明朝灭亡的真正的原因,不是吗?君主立宪和资本主义都是在江山风雨飘摇中经过反复斗争和生死抉择后被逼出来的,唐宋元明清都不例外。只要是帝制时代,都是打不醒的,能够治愈他们贪权的唯一方法就是死亡。以前在读书时受传统历史影响超崇拜东林党,总认为他们是一群君子之交淡如

  •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巢起义

    公元884年的一个秋天,唐僖宗李儇高高地坐在大玄楼上,他的神色有些惆怅,又有些得意。过了一会,武甯节度使时溥端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二三十个美貌妇人。他手中盒子里装的便是黄巢的人头,身后的妇人尽是黄巢的妻妾。唐僖宗看着那几十名瑟瑟发抖的妇人们,质问道:“你们看上去也都曾经是

  •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胡十六国

    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国家大分裂时期,其中尤以五胡十六国持续的时间最长,造成的破坏最为巨大,造成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这种动荡我们几乎可以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算起,期间只经历了西晋这一短暂的统一时期,一直到隋朝建立,各地的割据政权才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