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宗颁布《戒石铭》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宋太宗颁布《戒石铭》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05 更新时间:2023/12/27 4:50:13

宋太宗赵光义曾颁布《戒石铭》,全文仅四句,短短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戒石铭》原出自五代蜀主孟昶的《官箴》,共有24句96个字,宋太宗删繁就简,摘取其中的四句,以《戒石铭》的名称颁于州县,并敕令勘石立于各衙署大堂前。

当各州主县令坐堂理事时,即可见此十六字,以警戒其秉公办事,从政为民,故又称为《御制戒石铭》。

两宋及以后,《戒石铭》遍布全国各州县,流传日广,成为名言警句,它直接、明白无误地告诉每一个官员你是由百姓的血汗养活的。

也许有些理论认为,官员从皇帝那里领俸禄、吃皇粮,便与皇帝一起成为统治阶级,进而剥削人民。

但是,根据宋太宗的《戒石铭》,我们至少可以说,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宋太宗用这十六个字清楚地告诉各级官员:你们不是我赵光义养活的,而是天下的老百姓养活的!

并且,这十六个字,不仅仅是官员们自己能天天看到,那些到各个衙门办事的老百姓也能看到。因此,它时刻敦促每个官员要体恤百姓,要认真为老百姓办实事。

这样的《戒石铭》是不是也可以立在今天每个政府的大门口,或者是立在每个官员的办公桌前,时时看到这样的字,官员的内心总会有所触动吧?

宋太宗的《戒石铭》比较实事求是,一方面确定官员是由民众的血汗养活,另一方面他也很清楚,拥有权力的官员,在力量上比“下民”要大许多。因而,官员要想虐待百姓,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于是,宋太宗说出了一句“上天难欺”,至于他所说的这个“上天”,不清楚是指皇帝本人,还是指老天爷。不管宋太宗所说的“上天”所指何物,但它都表示人间一定是有公道存在的。

我国历史上做同样事情的皇帝还不止宋太宗一个,南宋的宋理宗也写过《训廉铭》和《谨刑铭》。他们都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当官的家肥了,老百姓就穷了,当官的不守法,愧为知识分子啊。

即使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那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绝,他命人将不同品级官员的禄米折算成稻谷,再折算成田亩数和农民的劳动量,编成一本书,叫做《醒贪简要录》。

朱元璋将这本书发给每个官员,让官员们很具体地知道,自己是由多少个农民养活的。

朱元璋这一更加量化、更加细节化的灵感,应该是来自宋太宗的“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一千多年前的宋太宗说出的这十六个字,直到今天,我们读来依然能感觉到有着巨大的震撼力!

宋朝官员系列中的“亲民官”常被后人称为“父母官”,这是官员与百姓地位上的不同,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包拯包青天便是诞生于宋朝。

宋太宗的《戒石铭》则显示了另一层含义,老百姓是朝廷官员的“衣食父母”,他把“衣食父母”的地位放到了“父母官”的前面。

因而,父母官与衣食父母处在辩证的关系中,谁也离不开谁,“父母官”只有服务好自己的“衣食父母”,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否则,便是“上天难欺”!

标签: 宋太宗

更多文章

  • 宋朝为何会实行先南后北的统一国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

    现在有很多人把赵匡胤制定的“先南后北”战略视为宋朝不能完成统一的重要原因,认为如果先北后南、先难后易的话,早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并且南方的割据政权大多数都比较弱小,迟早是宋朝囊中物。其实我们不要想得太简单,先来看下赵匡胤到底是怎么做出“先南后北”这个决

  • 东晋桓温三次北伐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桓温

    桓温为何要三次北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男人,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这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一定是不拘世俗眼光的人历史上对于桓温这个人的评价说法也是各有差异,有说他是民族英雄的,文化人中备受推崇,著名史学家王夫之和黄宗羲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说他

  • 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昭君出塞

    王昭君,著名的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落雁,她为了维护汉匈的和平关系,毅然出塞,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自从汉王朝建立之后,就一直与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打打杀杀不止。汉高祖刘邦北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率大军围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马铺山),依陈平奇计解围后,汉王朝只得依靠与匈奴和亲来维持边境关系

  • 历史上的匈奴民族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

    说到历史上的匈奴,在汉朝时期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劲啊,但是不妙的是,汉朝是中华历史上最强势的朝代,所以匈奴和汉朝也是纠缠了400余年,最后竟然慢慢的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匈奴在现在到底还存不存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的匈奴为何消失了匈奴这个昔日北方彪悍的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盛

  • 南北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朝(公元420年公

  • 袁绍的袁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注重宗法亲缘的社会,宗族关系就像一根纽带,将家族中各个成员的利益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尤其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宗族更是关系到个人的脸面,若一个人的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气,那别人也会高看他一眼。相反若是一个人的家族默默无闻,那这个人的仕途也会遇到阻碍。在三国时期,宗族背景最厉害的莫过于被称为

  • 明朝的东林党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林党

    没有一个帝国和贵族会主动放弃皇权的,这才是明朝灭亡的真正的原因,不是吗?君主立宪和资本主义都是在江山风雨飘摇中经过反复斗争和生死抉择后被逼出来的,唐宋元明清都不例外。只要是帝制时代,都是打不醒的,能够治愈他们贪权的唯一方法就是死亡。以前在读书时受传统历史影响超崇拜东林党,总认为他们是一群君子之交淡如

  •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巢起义

    公元884年的一个秋天,唐僖宗李儇高高地坐在大玄楼上,他的神色有些惆怅,又有些得意。过了一会,武甯节度使时溥端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二三十个美貌妇人。他手中盒子里装的便是黄巢的人头,身后的妇人尽是黄巢的妻妾。唐僖宗看着那几十名瑟瑟发抖的妇人们,质问道:“你们看上去也都曾经是

  •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胡十六国

    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国家大分裂时期,其中尤以五胡十六国持续的时间最长,造成的破坏最为巨大,造成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这种动荡我们几乎可以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算起,期间只经历了西晋这一短暂的统一时期,一直到隋朝建立,各地的割据政权才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下

  • 魏晋时期为何盛行“清谈玄学”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学

    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玄学”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被称为“清言”。那么,产生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