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匈奴被打败之后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上匈奴被打败之后去了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87 更新时间:2024/1/15 12:11:03

匈奴,在古代一直以来都属于一种游牧状态,最活跃的时期应该是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出兵攻灭匈奴,给汉武帝的功绩添上了重重的一笔。不过,匈奴被汉武帝打败之后,他们又去了什么地方呢?匈奴属于游牧民族,即便是到了他们经常活跃的地方,也不见得就能够找到他们,那么在被打败之后,他们能去哪里呢?

公元前3世纪兴起于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匈奴,繁衍在河套地带,游牧于大漠南北。匈奴首领单于,单于之下是左、右贤王。

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不断骚扰秦、赵、燕等国边境。公元前265年,匈奴骑兵被赵将李牧击败,但不久又卷土重来。

公元215年,秦始皇嬴政蒙恬出兵攻击匈奴,匈奴战败后消停了一段时间。秦朝末年却又向南发展,逐渐靠近秦朝边塞。

汉武帝时期,汉王朝主动攻击匈奴,军事天才卫青霍去病持续打击匈奴,匈奴元气大伤,逐渐衰弱,并最终分裂为南、北匈奴。

那么,此后的匈奴流落到了哪里呢?

北匈奴在西汉军持续打压下,开始了民族大迁移。北匈奴在向西迁移的途中,经过康居、大宛、鄯善等西域诸国。

公元4世纪中叶,北匈奴灭掉了强大的突厥国阿兰国,西方为之震动。当时,在北匈奴的西面,居住着两个日耳曼人部落联盟:东哥特人联盟和西哥特人联盟。西哥特人联盟的西南方,就是统治欧洲大部的罗马帝国的领土。

北匈奴灭掉阿兰国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东哥特,,并全歼东哥特军队,杀掉东哥特国王。西哥特听说后,立刻布阵,意图阻止匈奴人渡河。结果匈奴人还是偷渡成功,夜袭西哥特。

打败哥特人、占据南俄罗斯草原后,匈奴人得以休整,人口开始急剧增加。同时,一股匈奴骑兵渡过多瑙河,与哥特人一起骚扰罗马帝国;一股匈奴人在公元384年进攻美索不达米亚,攻占爱德沙城;还有一股匈奴人在公元396年进入萨珊波斯帝国。

在疆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以匈牙利平原为统治中心的匈奴帝国再次兴盛起来。

而北匈奴迁居欧洲之际,南匈奴的驻地也向南前移,他们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三国时曹操把南匈奴分为5个部,公元3世纪,匈奴族五部大都督刘渊担任了匈奴族的大单于,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史称汉赵。

匈奴有一支成为羯人。汉赵的大将羯人石勒篡汉,建立赵国,史称石赵或后赵。后被苻坚氏前秦所灭。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后来被北魏所灭。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半岛,宇文氏在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后来被汉族外戚杨坚篡夺,创立了隋朝。

此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便逐渐消失于历史舞台。

标签: 匈奴

更多文章

  • 南宋为何定都杭州?南宋为什么不选择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

    在现代的城市当中,有一些是古代很多朝代定都的地方,我们称其为古都。而研究朝代定都地点,我们会发现,一些地方偏向南方的朝代,定都地点很多都会选择在南京,然而南宋时期,选择的并非是大部分朝代选择的南京,而是杭州,这是怎么一回事?杭州与南京相比有什么优势,以至于南宋朝廷会选择在杭州呢?历史上南宋是唯一一个

  • 中山国简介_中山国的历史_中山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山国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一起伐晋,获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地图。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争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刻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收到新占据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

  • 清朝八旗制度是什么意思_八旗制度是怎么来的_清朝八旗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最重要的制度。在八旗制度建立的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后金能够崛起,清朝能够推翻明朝,八旗制度功不可没。这种组织,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原来牛录制的基础产生的。牛录制也是一种生活和军事合一的组织。满族人原来出去打仗或者打猎,按照一定组织进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为一

  • 明朝中期短暂盛世:明孝宗“弘治中兴”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孝宗,弘治中兴

    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生传奇色彩浓厚,而他的儿子朱祐樘的经历,也可以写成一部生动曲折的小说。因为宪宗宠幸万贵妃,而万贵妃心胸狭窄,容不下其他妃子为宪宗生下一儿半女,宪宗一直无后。宪宗对万贵妃感情特殊,既爱她又怕她,但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宪宗作为堂堂一国之君,为子嗣之事忧心忡忡。成化五年(1469年

  • 商朝九世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朝,九世之乱

    商朝的国都最早设在亳,但之后的三百年里,商朝却在不停地迁都。迁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王朝早期还是一个游牧国家,放牧“逐水草而居”是很正常的;他们的农业也还处于游耕农业阶段,在一个地方耕种数次,地力耗尽之后就要寻找新的肥沃的土地;而且自商代第十一位君王中丁开始,北方的鬼方、土方

  • 清朝文字狱的影响 文字狱杀害了多少读书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字狱

    在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都有因文字而获罪的人,这是历代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统治者从文人的作品中断章取义地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所造成的冤狱被称为“文字狱”。由文字狱而引发的冤狱,轻的下狱、流放,严重的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 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义和团运动的结局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义和团运动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大多数传教士也就留在了大城市,但仍有少数具有献身精神的勇敢传教士历尽千难万险深入中国内地,传播基督教义。只可惜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是不成正比的,他们的努力几乎没有结果。百姓与传教士关系越来越紧张,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思想冲突。基督教义中的“无父无君”和&ldquo

  • 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主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师夷制夷”、

  • 夏商的官职制度是怎么样的 夏朝商朝官职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夏朝,商朝

    夏、商的君主称“后”和“王”,而在王的周围,权力最大的要算是“史”,即甲骨文中所出现的“卿史”和“大史”,古书中有时也称作“巫”。他们是神权的体现者,负责把

  • 周朝的官职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朝

    周代,巫史的地位大大下降,担任中央政府最高职务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他们辅佐周王,统领百官,执掌朝政,是周王朝的中枢职官。而担任这些职务的一般都是有威望的贵族。如姜尚在武王时便曾为太师,协助武王灭商。周公也曾担任太师,并在成王年幼的时候摄政7年。周公的儿子伯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