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排斥魏延

诸葛亮为何排斥魏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68 更新时间:2024/2/8 10:20:12

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来的“德行”。汉朝“举孝廉”,当然也产生了陈蕃等人杰,然而,过于考究德的体制,缺乏公平竞争的程序,也衍生了大量的伪君子,这些伪君子,大都是庸才。东汉的衰亡,说明“举孝廉”选才体制已经走入死胡同,而诸葛亮时期的蜀汉不以为戒,秉承“举孝廉”遗风,苦果尝尽。

诸葛亮要求众将群臣“又红又专”,如果“专”而“不红”,他宁可不要;而若“红”而“不专”,他却可以将就使用。在使用王平魏延的问题上,诸葛亮与刘备截然不同。刘备时期的蜀汉造就黄金一代。刘备用人也重德,但是他容忍个性并善于用人之长。刘备爱才,重魏轻王,诸葛重德,重王轻魏。刘备死后,诸葛亮碍于青黄不接的人才形势,不得不用魏延,但却时常把魏延纳入“普通战将”一员,甚至与陈式之流的三流战将并列。对其始终不放手使用,助长战绩平平的王平爬到魏延头上。

在蜀汉的君子大营里,特立独行,骜不驯的魏延是公认的军事奇才,但“以德治国”的诸葛亮,却一直对他限制使用。而才智平平的王平,从先锋到参军,从亭侯到汉中太守,一路高升。王平取代魏延,虽是诸葛亮死后形成的事实,但实际上以王代魏,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自古君子真伪不可分,但真才与庸才总该分得清。王平与魏延,到底谁对蜀汉的贡献大,是不言而喻的。在接替马谡前,王平一直以偏将副手形式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魏延自领汉中二十载,威震汉中。他的那句“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何等豪迈,四平八稳的王平,说得出此等豪迈之言吗?

庸才取代英才,必然导致的是国势的衰败。王平取代魏延之后的岁月,正是蜀汉由衰走向亡的末代时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布为何落下“三姓家奴”的恶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布这个人,大家是很熟悉,吕布自姓吕,后来拜丁原作义父,改为姓丁,后来又从董卓,又改姓董。于是便有了“三姓家奴”这个称号来讽刺他的反复无常。《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作家罗贯中极力歌颂的仁义的化身。而吕布,却是袅情绝义、毫无主见的武夫,是刘、关、张的对立面,作家极力鞭挞的人物。书中,

  • 张飞老婆跟曹操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飞的老婆夏侯氏是出自夏侯家族,是夏侯渊的侄女,夏侯霸的堂妹。“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从这段史料反映,当年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作为地主家的夏侯家族也没有余粮了。于是夏侯渊就没有顾忌自己年幼的儿子,而是首先选择照顾自己已经去世的弟弟留下的孤女。这位孤女就有可能是张飞的老婆夏侯

  • 白马将军赵云追随刘备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心目中,赵云是一位常胜将军,长坂坡在百万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一战赢天下。但鲜有人分析,赵云是为何而战的。熟读《三国》,赵云虽是武将,但更有文人风彩。他的白马长枪,实际上是为“仁政”天下而战的。赵云可以说是三国里最雅的“儒将”。三国时期,因为宦官当政,皇帝昏庸,黄巾战乱,广大人民流离失所。不

  • 历史上的刘备到底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上的刘备是个敏感脆弱的文弱书生模样,是个仁义之君,但是遇事总是会哭哭啼啼,看着并不像是一代雄主。既然刘备如此懦弱,无能,他又怎么能收服关羽张飞,又让诸葛亮甘心认主的呢?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并不那么懦弱,相反,他的能力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刘备他的身份很多人都知道,大家都叫他刘皇叔嘛,这个是后话

  • 三国太史慈简介太史慈的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太史慈身高高,长得帅,而且臂力大,被誉为是一大射箭高手。不过,太史慈虽然有这么好的武艺,但他最想做的不是去欺负别人,而是匡扶正义。年少,太史慈闯了祸,逃跑到了辽东。后来,太史慈选择了投奔同郡之人,扬州刺史刘繇,可惜不被刘繇重用,只令太史慈侦视军情。当时孙策共有十三从骑,皆是黄盖、韩当、宋谦等勇猛

  • 勇武刚烈的马超不受刘备重用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魏蜀吴三家都不乏猛将,要说在战场上,作为主将,敢拼敢冲,敢于亲冒镝矢,屡次亲身犯险这样的人并不多,马超可以算一位,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马超投降刘备以后,处境一直很尴尬,不受重视(小说《三国演义》里,马超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历史上或无“五虎将”之说),最终在刘备即位后第二年,满怀遗憾

  • 揭秘:历史上刘备推辞称帝的真正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备称帝前,属下大臣搞了一大堆天象符瑞和图、谶明征,以说明刘备续汉是天意,但尽管如此,刘备还是推辞不许,是诸葛亮给他说了东汉初年故事,刘备这才接受了帝号。那么,刘备的这番推让是真心还是假意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完全占有了汉中之后,在群臣的推举下,自称汉中王。第二年,魏国的曹丕称帝,蜀汉

  • 三国夷陵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是蜀汉政权正式建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也可以说是蜀汉历史上损失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战后蜀汉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国力大幅度下降。但这一战也改变了当时三国的格局,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场战役的起因还是因为荆州,赤壁大战后东吴收复荆州,后被刘备“借”去。东吴方面曾经与刘备协商要求刘备归还荆

  • 刘备东征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被杀,荆州丢失,令刚刚步入巅峰的蜀汉帝国两线作战、统一全国的战略梦想化为泡影。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权衡及部署,刘备率部东征,揭开了夷陵之战的序幕。其结果大家都知道,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仓皇逃回白帝城,不久病逝。经此一役,蜀汉帝国元气大伤,纵然诸葛亮鞠躬尽瘁,也只能死而后已。回眸这段历史,有不少人

  • 夷陵之战中刘备失败的五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备是三国时期很牛的人物,当年走投无路时连曹操和袁绍对他都非常佩服。刘备徐州被吕布夺走,带着关羽张飞来到许都,曹操奉为上宾;后来徐州再度被曹操夺走,刘备一个人仓惶逃走,袁绍父子格外重视,袁绍甚至出迎二十里。这个时候刘备虽然走的是下坡路,可在诸侯心目中,仍然是个英雄。刘备是个英雄,连曹操也这样说: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