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什么不杀季布而杀掉丁公?

刘邦为什么不杀季布而杀掉丁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40 更新时间:2024/2/10 5:31:34

项羽被围垓下时,钟离昧季布韩信的“四面楚歌”的感召下,不得已只好跟着无心恋战的楚军们逃走了,当时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情非得已。

楚军们大部分都逃走了,他们两个作为主帅不走也不行了,否则就当个“光杆司令”,死无葬身之地了。项羽在乌江自刎后,钟离昧和季布成了刘邦重点追捕的对象。

毕竟刘邦知道他们两个是项羽的左膀右臂,一天不除去他们,心里就一天不安稳啊!

我们来看看季布的逃亡历程。

季布与濮阳县一个姓周的人家是世交,两家素来很友好。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逃亡中的季布敲响了周家的大门。周家几乎连想都没想就收留了他。

然而朝廷的“通缉令”很快就传遍了五湖四海,小小的濮阳县自然也不例外,布告上大致内容是,举报和抓住通缉犯钟离昧和季布悬赏RMB多少多少,窝藏通缉犯诛灭九族,杀无赦。

这下周家人可就犯难了,以他和季家的交情,他自然宁可自己死也要收留季布,然而此时的风声太紧了,弄不好季布没保护好,自己还会被连累到株连九族。是啊,一个人的性命不要紧,但整个家族人的命全都搭上可就是大事了。

于是周老爷子思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季布改头换面,让他重新做人。待季布改头换面后,周老爷子把他“卖”到一个鲁地姓朱的大户人家为奴。

这朱老爷子是个江湖名门之辈,广结天下豪杰。他和周老爷子也是很要好的朋友,对于周老爷子带来的家奴,他二话不说就慷慨解囊拍板买下了。

然而令周老爷子始料未及的是,这朱老爷子自第一天起就对季布起了疑心。这倒不是说周老爷子的易容术太差,而是因为不管季布怎么改变,他与生俱来的英雄之气却是无法改变的。

朱老爷子通过明察暗访,很快就发现这个所谓的家奴竟是朝廷重金追赏的季布将军。

对于自己的发现,朱老爷子又惊又喜,他马上就赶到京城去了。当然,朱老爷子并没有直接把季布交给朝廷,而是找到了老相识夏侯婴将军,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由于两人是故交,面对朱老爷子的造访,夏侯婴很是热情地招待,又是杀鸡又是宰鸭,忙得不亦乐乎。

酒过三巡,朱老爷子就趁着酒兴开始提季布的事了。令朱老爷子颇感意外的是,他精心准备的演讲词并没有派上用场,因为他刚一提到季布,夏侯婴就说他也很敬佩季布,他愿意亲自去面见刘邦看看能不能赦免季布的死罪。

这夏侯婴是啥人物,他是刘邦身边的红人啊!几次救刘邦的性命于危难之中。他的话自然引起了刘邦的高度重视,刘邦思考了良久,终于说了句:赦免!

于是乎,接下来街道上换了一道赦免季布的新布告。随后的事很简单了,季布自然到洛阳见到了夏侯婴,然后在夏侯婴的带领下见到了刘邦。

曾经是战场上的对手,此时化敌为友,相逢一笑泯恩仇,季布低下了他高昂坚挺的头颅,然后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最后他表示他愿为国尽自己一分微薄之力。刘邦大手一挥,说,我现在就给你一个职位:郎中令。

这是刘邦对待一级战犯唯一一次大开恩。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个叫丁公的项羽旧部下也来刘邦这里,他希望也能得到重赏,结果不但乌纱帽没捞着,反而赔进了自己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丁公这般“有备”而来,原因很简单,他曾经放过刘邦一条生路。

细心的读者会回想起当初刘邦在彭城兵败、狼狈逃难的过程中,曾经遇到两大最凶险的劫难。先是被楚军围住了,这时老天帮了他一回,在乌云密布和飞沙走石掩护下,他乘机带领百来名残兵败将成功突围了。

他没有走出几里路,又有一队楚兵追上来了,危急关头,他就用三寸不烂之舌对追来的楚军将领说了一番客套的恭维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将领居然被他说服了,悻悻地带领部下走了。

当年放走刘邦的那个将领的名字就叫丁公。

据说这丁公还跟季布沾亲带故,他听说季布被赦免后还得到了重用,于是他也来了,他以为凭当年放走刘邦之恩,得到高官厚禄一定不在话下。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他错了,因为他在刘邦面前跪下说出缘由后,得到的只有这样一句轻飘飘的话:给我拉出去斩了。

丁公不服,表示了最强烈的抗议:“陛下难道忘了当年的事吗?”

刘邦冷笑道:“就算你当年于我有恩,那又如何?做人为臣,就在一个忠字,你在战场上都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那么以后在官场上肯定有过之而不及。像你这样不忠不诚之人留着何用?”

就这样,丁公被斩了。丁公是可悲的,因为刘邦要找一个“杀一儆百”的人来树立威信,恭喜丁公,他不失时机地、光荣地赶上了这项任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什么没杀了刘邦:亲叔叔项伯是祸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饕餮这个词在书本上是中性词,说的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带有点粗鲁豪放的意思。项羽和刘邦这场鸿门宴想必不少人有所耳闻,在范增的搅和下,后人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权力与阴谋的盛宴。参加宴会的两位主角之一项羽,因为是主人公的关系,无束无缚吃得倒是很开心。而另一位主角刘邦却是索然无味,如坐针毡,根本就无心体会那美

  • 钟离眛简介:钟离眛最后为什么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季布很幸运地免除一死,还当了个小小的芝麻官,虽然这个郎中令和当年在项羽手下的“右臂”相比相差太远,但好歹算是保全了性命。要知道他是一个败军之将,一个亡国之臣,一个不折不扣的甲级战犯,能被赦免死罪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还能继续当个一官半职就更是祖上积德了。同为甲级战犯的钟离昧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此时说起

  • 臧荼生平简介:臧荼谋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刘邦通缉要犯、消除一切不安的因素时,此时已是燕王的臧荼居安思危,不等刘邦找上门来,就自己先造反了。他造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刘邦对项羽残余势力的追杀过于凶狠。他当年毕竟是项羽一手提拔为燕王的,后来他虽然无奈之下投靠了刘邦,但还是心怀疚意的。而韩信被抓后虽然没有处死,但一贬再贬,这让他这个项羽的“老

  • 张良为什么能够活到最后:功成身退的留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摘自《孟子》相对于韩信的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了。据说张良闭门不出原因是因为练武功去了,他练的是养气辟谷之术。按理说他都一大

  • 刘邦从轻儒到尊儒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从当了皇帝,刘邦可谓是日理万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就在他不断地考核部下对他忠不忠诚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宫中礼仪问题。他手下这些功臣们,倚仗打江山时的劳苦功高,每次入朝宴会,个个都是放纵不羁,场面闹哄哄的像赶集,有时候谈功论战,有时候说朋道友,更有甚者当众脱鞋挠脚……后经人提

  • 楚汉争霸: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盛宴结束三天后,项羽带领四十万革命军浩浩荡荡地闯进了咸阳。也许是对暴秦的痛恨,也许是为项梁复仇,也许是习惯性屠杀的使然,总之,他一进城放纵手下杀人放火,强取掠夺。他还冲进宫中杀了公子婴和秦诸公子宗族。收取货宝美女,然后点燃了皇宫,这座无数百姓用血泪铸成的阿房宫就这样毁于一旦。阿房宫的大火烧了三个

  • 匈奴简介:马背上的民族 匈奴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调寄李白

  • 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义帝威胁了项羽称霸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分封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欣喜和鼓舞的,但也有人不满。第一个不满的就是刘邦。早在分封之前,就刘邦的问题,项羽和范增进行了数次的研究和讨论。范增认为,巴、蜀二郡道路艰峻,原本是流浪者居住的地方,让刘邦去那里,既不会背上违背约定的罪名,又困住了刘邦这条蛟龙。项羽这次听取了范增的意见,把刘邦封为汉王,往那鬼

  • 谋士张良为保刘邦,火烧栈道,领兵流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虽然被赶到巴、蜀一带,但项羽心里还是不踏实。他把目光停留在刘邦的第一谋臣张良身上。刘邦之所以能先他一个月到达关中,就是因为张良为他提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高级战略。从而以不战屈人之兵迅速攻城拔寨,势如破竹般拿下秦朝老巢咸阳。再加上项羽已听闻张良是当年用兵用计如神的姜太公的《太公兵法》传人,

  • 刘邦后宫简介:刘邦最看重的三位夫人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里主要讲三个女人,刘邦后宫的三个女人。后宫第一夫人:吕雉。吕后是刘邦的元配夫人,当年身为富婆的她委身下嫁刘邦,后又在楚汉之争中被项羽擒至楚营中达三年之久,但好在最终在“求和阴谋”中成功逃出了魔爪。都说人是会变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吕雉也完成了蜕变,由一个村妇变成了一个皇后,言谈举止竟很有风度,不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