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鸿门宴刘邦大难不死,多亏项伯胳膊肘往外拐

鸿门宴刘邦大难不死,多亏项伯胳膊肘往外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10 更新时间:2024/2/10 4:53:05

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深夜派人来访项羽,定下了里应外合的绝妙之计。再加上当时项羽和刘邦的军事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刘邦兵力十多万,项羽有四十多万),结果似乎毫无悬念了。然而,正在这个关键时刻,站出来一个人,他的出现不经意间改变了这一切。他的名字叫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现任左尹一职。曹无伤来项羽这里,项伯便到刘邦那里去,更何况两人一个左司马之职,一个左尹之职,地位和身份应该也差不多,你来我往算是扯平了。

其实曹无伤来投靠项羽很容易理解,项羽的兵力是刘邦的数倍,论实力明显项羽高出好几个等级。曹无伤不傻,自然不会跟着刘邦走向“穷途末路”的,转投明主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说曹无伤的举动太正常不过了,那么项羽的亲叔叔项伯的举动就太不正常了。那么项伯为什么要胳膊肘往外拐呢?

项伯剧照

其实他去刘邦那里不是背叛项羽,而是去叙旧,因为他和张良是故交。至于这段“旧”从何而来,这里有必要简单说一下。

项伯原本是江南一个小县吏。后来有人瞧不起已落寞的项氏家族,总是耻笑和唾骂他,那时候的项伯年轻气盛,怒而拔剑杀了那人。从此,他踏上了漫漫逃亡之路,后来逃到下坯时,与同样隐身于此的张良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一见如故,项伯便在张良的小屋里落了脚,直到项梁项羽起兵的事传来,他才告别张良去参加项梁的革命军,后来张良也追随刘邦革命去了。

项伯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和张良的情义是很深的。两人虽然没有像刘邦那样动不动就结拜为兄弟,但早已胜似兄弟了。此时项伯自然不肯让张良白白等死,于是连夜来劝张良快逃。

哪知这一去,却得到了刘邦的最高规格的接待(张良及时报告了刘邦)。这时刘邦充分发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的特长,先是自降身份,嘴上抹蜜把项伯叫得心花怒放,然后发挥其流氓作风,用酒精把项伯的脑部神经给灌麻醉了。

刘邦剧照

当然在边灌酒的同时还要边麻痹他的思想,刘邦说自己无心为王,无意跟项羽为敌,一切的一切都是误会,最后说同样是革命军,这样自相残杀会受世人唾骂和谴责的,说到伤心处,他声泪俱下,其泪晶莹剔透,其情感人至深。当然,光这些“洗脑措施”还不够,最后,刘邦使出“杀手锏”,提议结为儿女亲家。

在糖衣炮弹下,项伯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项伯了,当他走出刘邦的大营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极力劝说和阻止项羽不来打刘邦。

这样来回一折腾,等项伯回到项营时,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士兵们还在养精蓄锐,以待白天的恶战。只有项羽的帐中闪着烛光,他正在饮酒,身边有美女姬相陪。

此时的项羽也许是太兴奋了,所以一夜未眠。今天只要把刘邦给除了,就再也没有人能和自己夺天下了。什么楚怀王,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什么关中王,我要做的是这泱泱中华的皇帝。想到这里,他不由豪气云天一口喝尽杯中酒,一把握住前来倒酒的虞姬,一用力虞姬柔若无骨的身子就倒在他怀中了。

正当两人缠绵悱恻时,突听一阵脚步声响,一人硬生生闯了进来。项羽停止了一切动作,站起身来正要发作,却见来人是项伯。

“原来是叔叔,请坐。”项梁死后,项羽的亲叔叔只有这么一个了。所以项羽很是尊重他。

“我刚刚去了沛公军中一趟。”项伯坐下后,直言不讳地告诉项羽,他去刘邦那里找过好朋友张良,说是不想眼睁睁看着当年患难之交的朋友白白死掉。当然,他省去了刘邦“安抚”他那一段。

项羽早就听说过张良是个人才,忙问他把张良带来了没有。在他的潜意识里,刘邦那一点兵对他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张良如果肯归顺他那才是他想要的。项伯这时充分发挥了刚从刘邦那里学来的编故事的能力,说张良不忍两大革命军队因为误会而自相残杀,说刘邦并无称王之心,曹无伤是想自己能升官发财才极力造谣说刘邦坏话的。

然后解释他吃的闭门羹是刘邦的无心之过,刘邦为了防贼才在函谷关设防的。总之一切都说得合情合理,入木三分。项羽听得直点头。于是,第二天早上,众士兵整装待发时,项羽却突然说:这一战,咱不打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什么不杀季布而杀掉丁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被围垓下时,钟离昧和季布在韩信的“四面楚歌”的感召下,不得已只好跟着无心恋战的楚军们逃走了,当时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情非得已。楚军们大部分都逃走了,他们两个作为主帅不走也不行了,否则就当个“光杆司令”,死无葬身之地了。项羽在乌江自刎后,钟离昧和季布成了刘邦重点追捕的对象。毕竟刘邦知道他们两个是项

  • 项羽为什么没杀了刘邦:亲叔叔项伯是祸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饕餮这个词在书本上是中性词,说的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带有点粗鲁豪放的意思。项羽和刘邦这场鸿门宴想必不少人有所耳闻,在范增的搅和下,后人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权力与阴谋的盛宴。参加宴会的两位主角之一项羽,因为是主人公的关系,无束无缚吃得倒是很开心。而另一位主角刘邦却是索然无味,如坐针毡,根本就无心体会那美

  • 钟离眛简介:钟离眛最后为什么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季布很幸运地免除一死,还当了个小小的芝麻官,虽然这个郎中令和当年在项羽手下的“右臂”相比相差太远,但好歹算是保全了性命。要知道他是一个败军之将,一个亡国之臣,一个不折不扣的甲级战犯,能被赦免死罪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还能继续当个一官半职就更是祖上积德了。同为甲级战犯的钟离昧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此时说起

  • 臧荼生平简介:臧荼谋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刘邦通缉要犯、消除一切不安的因素时,此时已是燕王的臧荼居安思危,不等刘邦找上门来,就自己先造反了。他造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刘邦对项羽残余势力的追杀过于凶狠。他当年毕竟是项羽一手提拔为燕王的,后来他虽然无奈之下投靠了刘邦,但还是心怀疚意的。而韩信被抓后虽然没有处死,但一贬再贬,这让他这个项羽的“老

  • 张良为什么能够活到最后:功成身退的留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摘自《孟子》相对于韩信的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了。据说张良闭门不出原因是因为练武功去了,他练的是养气辟谷之术。按理说他都一大

  • 刘邦从轻儒到尊儒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从当了皇帝,刘邦可谓是日理万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就在他不断地考核部下对他忠不忠诚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宫中礼仪问题。他手下这些功臣们,倚仗打江山时的劳苦功高,每次入朝宴会,个个都是放纵不羁,场面闹哄哄的像赶集,有时候谈功论战,有时候说朋道友,更有甚者当众脱鞋挠脚……后经人提

  • 楚汉争霸: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盛宴结束三天后,项羽带领四十万革命军浩浩荡荡地闯进了咸阳。也许是对暴秦的痛恨,也许是为项梁复仇,也许是习惯性屠杀的使然,总之,他一进城放纵手下杀人放火,强取掠夺。他还冲进宫中杀了公子婴和秦诸公子宗族。收取货宝美女,然后点燃了皇宫,这座无数百姓用血泪铸成的阿房宫就这样毁于一旦。阿房宫的大火烧了三个

  • 匈奴简介:马背上的民族 匈奴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调寄李白

  • 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义帝威胁了项羽称霸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分封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欣喜和鼓舞的,但也有人不满。第一个不满的就是刘邦。早在分封之前,就刘邦的问题,项羽和范增进行了数次的研究和讨论。范增认为,巴、蜀二郡道路艰峻,原本是流浪者居住的地方,让刘邦去那里,既不会背上违背约定的罪名,又困住了刘邦这条蛟龙。项羽这次听取了范增的意见,把刘邦封为汉王,往那鬼

  • 谋士张良为保刘邦,火烧栈道,领兵流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虽然被赶到巴、蜀一带,但项羽心里还是不踏实。他把目光停留在刘邦的第一谋臣张良身上。刘邦之所以能先他一个月到达关中,就是因为张良为他提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高级战略。从而以不战屈人之兵迅速攻城拔寨,势如破竹般拿下秦朝老巢咸阳。再加上项羽已听闻张良是当年用兵用计如神的姜太公的《太公兵法》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