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宋朝重文轻武风尚入手,浅谈岳飞的文化水平

从宋朝重文轻武风尚入手,浅谈岳飞的文化水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64 更新时间:2024/3/6 18:51:20

历史让人回味无穷的是,它既可以让你在读史时,领悟历史的真谛,同时也可以借古鉴今。观景今天从宋朝重文轻武的风尚下入手,浅谈一下岳飞的文化水平。

宋朝重文轻武风尚盛行

宋朝至铲除五代藩镇割据、武夫称雄的弊政,但宋太祖赵匡胤又矫枉过正,着重倡导重文轻武,以文制武,这是贯穿整个宋朝政治的一大特点。士大夫们自文场科举步入仕途,被视为最荣耀的时刻。

《宋史》卷169《职官志》记载“选人选京官之制”,分“有出身”和“无出身”两大类,科举入仕者为“有出身”,通过其他途径入仕者为“无出身”。

宋高宗绍兴初年(1131年),宋朝廷规定依宋哲宗“元祐法”,在文阶官衔之上,凡是科举出身者都加“左”字,非科举出身者加“右”字,“以示出身的重要性”。文官“无出身”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武夫。

南宋初年军事形势严峻,重文轻武风尚依然严重存在

在南宋初年,迫于严峻的军事形势,南宋朝廷不得不稍事更张,提高武将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尽管如此,猜忌武将、重文轻武之风依然严重存在,下面给大家举岳飞本人的一些例子论证南宋朝廷重文轻武的风尚。

  •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的部将提举一行事务、武功大夫刘康年,私自以岳飞的名义上奏(就是没有得到岳飞许可),其“第二项次男雷乞授文资”。按南宋朝廷规定,武臣节度使之子可以荫补正九品武阶官忠训郎。宋高宗当年举行合祭天地于明堂的大礼,依照规定,年仅九岁的岳雷,逢大礼可荫补武阶,但岳飞部将刘康年为了献媚于主将,私自奏请破格“授文资”,宋朝廷以“朝论以奏文资为不可”驳回。后来,岳雷仍按规定荫补忠训郎,宋高宗还特旨给岳雷加閤门祗候之武官阁职。到岳飞遇害时,十六岁的岳雷依然官居忠训郎、閤门祗候而得不到升迁。刘康年“伪”奏,申请授岳雷文资,无疑是当时重文轻武的风尚所致。“朝论”反对授岳雷文资,也同样反映了在这种风尚下,对名器的重惜。
  • 建炎初,岳飞受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的知遇之恩,一直铭记于心。张所后被投降派所迫害,贬谪南方被盗匪刘忠杀害。张所幼子张宗本被岳飞收留。《金佗稡编》记载“访求鞠养,教以儒业,饮食起居,使处诸子右”。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又遇明堂大礼,岳飞上奏让南宋朝廷给张所之子张宗本安排文资官职。
  • 《金佗稡编》卷11《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臣窃见张俊例,初除太尉,陈乞奏荐男于文资内安排”。“欲望矜怜,将臣今岁奏荐恩例,奏补张所男宗本。依张俊例,于文资内安排”。

    岳飞特别请求将张宗本荫补文资,而非武资,也同样说明当时重文资而轻武资。

  •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宋高宗又举行明堂大礼,岳飞此时已官居“三孤”之一的少保,按规定十一岁的岳霖荫补文资。按南宋朝廷时荫补规定:“太师至开府仪同三司,子,承事郎。”因此十二岁的岳霖荫补正九品右承事郎。如前所述,加“右”字表明其非科举出身,但在当时人的眼里,非科举出身的文资官自然比武资官要荣耀。
  •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举荐部将于鹏换授文资。《要录》和《宋会要》:“武功大夫、辰州刺史、兼閤门宣赞舍人于鹏令后省策试,降等换文资,于明年换右朝散大夫”。建炎时的刘正彦,曾由武德大夫、威州刺史换朝请大夫。于鹏与刘正彦同为遥郡刺史,但武功大夫比武德大夫要高一官,而朝散大夫要比朝请大夫低一官。岳飞和于鹏宁愿接受这种降低标准的换官,可见文资对武人非常有吸引力。
  • 在重文轻武风尚下,浅谈岳飞的文化水平

    在宋朝崇文的风尚之下,武将被“文资”出身的士大夫们视为“粗人”。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因并统淮西行营左护军等北伐的计划被南宋朝廷取消,愤而辞职。文臣陈公辅上奏,这份奏折婉转的为岳飞辩护,请求宋高宗能予以谅解,他说:“然飞本粗人,凡事终少委曲。”

    在宋朝甚至对于大将的文化水平,没有任何要求。

    《鹤林玉露》乙编卷6《乌石题石》记载:“严州乌石寺在高山上,有岳武穆飞、张循王俊、刘太尉光世题名。刘不能书,令侍儿意真代书。”

    刘光世出身将门,按其家境,完全有条件学习文化,竟然不通文墨。“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也不能文墨,他自罢兵柄后,才开始学习填词。

    岳飞的祖上世代农家,他本人还当过佃农,很显然在青年时代不可能受到较好的文化教育。他入仕后,却不愿当“粗人”,而以文武全才律已。他本人不仅努力学习文化,留意翰墨,还极喜延揽和亲近儒士,这与同时期的诸大将形成了鲜明对比。

    《金佗续编》卷14《忠愍溢议》记载:宋孝宗时,为岳飞讨论溢名的官员说他“礼贤至恭,一时名人皆萃于幕府;持循礼法,动合轨物,恂恂若一书生,兹又古名将所不可望者”。

    岳飞孙子岳珂进一步说其祖父“起自诸生,经通谊明,笔妙墨精”。但通过《金佗稡编》记载岳飞在奏疏和公文中自称“区区武弁”,“行伍贱隶”,“一介右列”,虽有自谦之词,但“起自诸生”之说,则无疑是脱离事实有夸大之嫌。归根结底,仍然是当时重文轻武风尚,使岳珂以其祖父武人出身为耻,以至于有意夸大祖父的文化水平,甚至不惜杜撰一些事实,而立“起自诸生”之说。

    《三朝北盟会编》卷208《林泉野记》记载:“飞略知书传,礼士恤民。”

    岳飞世代皆以务农为生,岳飞年少时也是耕田务农,年长后戎马倥偬,不可能具备文人学士辈很高的文化水平。依观景之见,《林泉野记》所记载是最符合历史事实的。

    中国古代有“儒将”的观念,论文化水平,岳飞固然是算不上儒将,但他确实是按儒将的风范来律已。同时岳飞的偶像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从这里就可以反映了他文化水平不高的一个侧面。如若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诸生”,就不大可能以关羽和张飞作为崇拜的偶像。

    资料来源于:《金佗稡编》、《金佗续编》、《宋史》、《宋会要》、《要录》、《挥塵前录》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考古队发现秦始皇女儿陵墓,场面令人揪心,专家:她哥哥真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陕西秦始皇女儿陵墓,秦始皇女儿嬴阴嫚是怎样死的,老梁秦始皇女儿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下5000年历史的大国,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替。古代的中国朝代更替在一些时间段更是十分频繁。古代大一统王朝终结的原因很多。但多与统治者相关联。一般的开国皇帝都是后代子孙的楷模,都在缔造基础。司马开国,在统一方面值得称道,但是后期的荒淫却无疑是自己政治生涯乃至整个晋朝的悲剧。西晋50年

    • 朱元璋收养八岁的小乞丐,后来小乞丐为他守护大明二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儿时的玩伴前来求官的故事,大明开局认朱元璋做爹,大明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

      朱英出身贫寒,父亲早逝,母亲又死在逃难的路上,无依无靠的沐英遇上了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已经是一名起义军的首领,而且朱元璋夫妇当时膝下无子,见八岁的沐英可怜于是收为义子。由于当时的沐英不愿说自己的真实姓名,朱元璋只好让他随自己姓,并取名朱英,之后又改为沐英。朱元璋夫妇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教他识字

    • 芈月传与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芈月传》这部电视剧可谓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会被芈月这个奇女子的的性格所吸引,那么芈月到底是何许人也,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个人物吗?她也是秦国的王后,历史上她又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有什么关系呢?芈月又名芈八子,他就是历史上的秦宣太后,她可是一个很牛的人物,为什么说她很牛呢?因为从她往下数四代,她的孙子的孙

    • 朱元璋有最底层社会的生活经验,突破了人性底线,才成就了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强大的内心,朱元璋免费高清完整版,朱元璋三子朱棡简介

      或许朱元璋会告诉你,前半程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后半程是“得天下者得民心”,更何况没有人比朱元璋更懂“民心”究竟为何物。很多时候,他就是“民心”的代言人。如果朱元璋没有最底层社会的生活经验,没有突破人性底线的黑心和辣手,他就不是朱元璋。世界在朱元璋眼中,就是从南岗到北坡之间熟悉的一草一木。他所接触过

    • 在?邀你去看一场明代“时装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代时装秀,2012年法国时装真丝秀,明朝时装周图片大全

      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86050111、139123310013月16日泰州市博物馆藏明代服饰展在常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开展观众可以欣赏“画罗织绣总如云”的服饰之美泰州地处江淮之间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现了多处明代墓葬以家族墓 合葬墓为主墓主人身份以官员和士人为主经考古人员科学发掘与处理后一大批明代服

    • 火烧赤壁后曹操损失惨重?其实并没有罗贯中写的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火烧赤壁后曹操势力,小乔周瑜赤壁吻戏视频,赤壁免费观看完整版

      在三国故事中,赤壁之战永远是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这一战中先是曹操帅军号称百万,逼降荆州刘琮;而后虎豹骑一日300里奇袭刘备,逼得刘备抛弃妻子只身逃亡,要不是赵云长坂坡大显神威,后来就没有阿斗什么事儿了。之后就是诸葛亮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之后孙刘联军先后用了群英会、反间计、草

    • 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除刘邦称帝建国外,其余诸侯国如何被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齐地三王: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 秦末时期,齐国宗族田儋与堂弟田荣于齐地起兵,田儋被杀后,齐人又拥立田假为齐王,田荣大怒回军赶走田假,又改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田假出逃楚国。后来,田荣要求楚国交出田假,被楚怀王所拒,田荣遂与楚国决裂,既不出兵救援项梁,也不出兵救援巨鹿。田荣虽然拒绝出兵,

    • “明代三重臣”中于谦、张居正都大名鼎鼎,相比之下他则名声不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于谦王阳明张居正谁厉害,如何评价张居正,张居正驭人四句名言

      至于张居正,则是作为内阁首辅执掌大权多年,他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变法改革,史称“张居正改革”或“万历新政”。在张居正的努力下,原本已经日渐腐朽的明王朝重新焕发出生机。相比于时至今日仍然大名鼎鼎的于谦、张居正,被后人与这二人同列为“明代三重臣”的王琼在知名度上无疑要低许多,但其能力与功绩绝对值得认可

    • 身为三国一流猛将,守护主公妻室多年,死后却被赐予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中隐藏最深的高人,穿越三国当主公,黄忠原来的主公是谁

      刘婵古人生前有名、字、号,死后有谥,其中谥号为死后所得,相当于对其一生的综合评价。古代的谥号用法很有讲究,一般会用两个字来对死者生前的言行和功过予以高度概括,而且有固定的组合方式。按照古代谥法,“壮”是一个中性偏褒的词,所指的是“武而不遂”,是指生前武力非凡,却壮志未酬,未得善终;“缪”则是一个含有

    • 朱元璋有个癖好,让妃子苦不堪言,太监只能偷偷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朱元璋当乞丐的时候,有一次几天没有吃到东西他,由于太饿直接晕倒在地。这时有一位好心的老婆送朱元璋一碗汤,没想到朱元璋却喝完这个汤以后感慨到这个汤是人间美味。后来,朱元璋又因为没有吃东西而晕倒了,那位老婆婆还是好心地给朱元璋喝了这碗汤。朱元璋喝完这碗汤过后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精力充沛起来,不过这个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