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年在明朝初期,所发生的胡惟庸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年在明朝初期,所发生的胡惟庸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84 更新时间:2024/2/15 5:56:14

明朝也是中国非常特殊的一个王朝,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故事,而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铲除异己,为了保全江山,也杀了很多功臣,而且当年还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案子,就是当年的胡惟庸一案,牵连的人数也是非常多。只是这个案子有很多的疑点,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一场冤案。

当年胡惟庸的身份比较特殊,是丞相,而他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从那时之后,丞相再也没有掌握皇帝权力的资格,所有的权力都在皇帝手中。最主要的是他这个人去世之后,整个格局就变了,当年朱元璋为了集中更多的皇权,所以他才会向这位丞相动手,在他身上所安的罪名就是告他谋反。

那么当年这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要看看当年案子,没有发生之前的背景,胡惟庸这个人是当年朱元璋打下了河州之后才过来的,所以算是功臣的。而在他效力的这段时间里,他凭借着自己的出色才能和自己会揣测人心的能力,慢慢的坐上了极高的位置,再加上当年他还是李善长的老乡,所以地位也相当高,朱元璋非常信任这位大臣。

正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所以他才从一个最为平常的太常寺卿成为了左丞相,要知道正常人可能奋斗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地位,可是他只奋斗了十几年而已。而且在成为丞相之前,手中的权力不是很大,也从来都没有骄傲过他所想的事情,只是希望能够让上次变好,让国家变得更稳定而已。

按道理,他如果能够一直坚持或者是谨慎做事的话,或许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可是用了全力一路晋升的很顺利,又开始得意忘形,权力变大之后,野心和欲望就变得比以前重多了。

再加上他不谨慎,所以就办了很多错事,慢慢的错事也是越多,这也就是为他后来被杀埋下了祸患。

因为胡焕庸成了宰相,所以有很多人想要找他帮忙,这样才能够借机会接触到皇帝,就开始拉拢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不少人送礼,当时的胡惟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接受了这些礼物。

最主要的是他拥有了权力之后,想要铲除那些对抗自己的人。可是当时朱元璋并没有怎么做,反倒是放任他。就这样胡惟庸当时地位相当高,没有任何一个人敢阻止了,当年他的仆人们也是仗着自己的主子,开始肆意妄为,甚至有的时候还殴打,慢慢的这些事情全都传到了皇帝的耳朵当中,朱元璋听了之后也是非常生气。

他开始觉得自己一直放任着这位丞相,对自己有威胁了,所以当时他就决定想办法要除掉这位丞相,可是胡惟庸因为太嚣张,所以根本就没注意到皇帝,已经将目光锁定了他,而他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嚣张的丞相,甚至有的时候未经皇帝同意,就处决了一些人。

可是当时的皇帝一直都在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当年胡惟庸曾经邀请皇帝去看祥瑞之兆,当时皇帝也同意了,可是在去府邸的过程当中,却有一个宦官冲撞了皇上,本来这样的行为是要被杀头的,所以周围的人当场就要把这个侍卫打死。他在被打死了的时候,这时候突然指向胡惟庸的家,皇帝这才发现这个人家中全都是士兵,就这样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当时的胡惟庸。

可是当年这位宦官告发却有很多的疑点,而且后世有很多人认为,当年告发的这位宦官根本就不存在,只是皇帝找的一个借口,想以谋反的罪名除掉胡惟庸而已。而且在这段过程当中,皇帝还曾经让他给刘伯温送药,名义上是给他送补药,让他的身子变好,可是没想到刘伯温喝完之后,病情变糟了,甚至没多长时间就去世了,就这样谋反加上谋杀,两个罪名放到一起,胡惟庸就被杀了。

可是很多人都知道当年刘伯温的地位也很高,胡惟庸就算是能力再大再张狂,他也不敢去杀这位大臣,所以多半是朱元璋在背后捣的鬼,最重要的是皇帝当年处死胡惟庸一案之后,并没有就此停止,隔了10多年又把这个案子提了起来,而且当年残杀了3万多人。可以说当年朱元璋只是借助胡惟庸一案,来铲除在朝廷当中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借此来收回更多的权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高俅为何会发迹?其实施耐庵是故意出大宋的丑,细想一下真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施耐庵的资料,水浒传是施耐庵与罗贯中合作的吗,淮安施耐庵故居

    众所周知高俅是《水浒传》中最大的反派,同时也是作者施耐庵在书中精心塑造的一个人物。因为高俅这一人物对《水浒传》的创作有很大推动作用,原著中的高俅不仅与梁山上的许多人有着联系,甚至高俅牵扯着梁山整体的命运 。▲高俅卖艺被人欺负在原著中高俅是出场最早而且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一个反面人物,在高球刚出场时,他只

  • 都是清君侧,靖难之役能成功,朱高煦却惨败,是缺少了这一股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高煦立过什么功,大明靖难,明靖难功臣一览表

    这样子的做法固然是减少了众皇子之间的争权风险,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另一个争端,藩王在各地为王,手里面握着一定量的兵权,割据一方。于是在公元1399年8月,燕王朱棣,痛斥建文帝违有违朱元璋的祖训,并且说建文帝听信谗言,非明君,便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声响,开始了自己的起兵造反之路,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

  • 崇祯刚登基的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发展如何?他们当时还是好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献忠说李自成长得丑,张献忠李自成门神画,李自成和张献忠打过吗

    很可惜的是,崇祯元年,这两位都还是奉公守法的好青年。李自成当时是一名驿站的驿卒,大小也是个公务员,是吃官家饭的人。后来犯了人命官司,这才跑去参军的。而张献忠这一年也是正经工作的,最初参军,退伍以后在延安府做捕快,好歹是有编制的治安管理人员。被革职以后,又跑去参军了。所以说崇祯元年的时候,这两位乱世英

  • 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西征详细路线,小说成吉思汗西征下载,迦勒迦河之战真实视频

    《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李晓伟迦勒迦河之战,是成吉思汗的两员大将哲别与速不台对以南俄基辅公国为首的俄罗斯联军所发动的一次进攻,以诱敌入、各个歼灭的典型战例载入史册,因而成为世界军事战争史上的经典。 两宋时期的俄罗斯,地盘很小,东到伏尔加河流域,西到卡马河流域,境内分为70个公国。其公爵都是俄

  • 北宋名将杨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公元986年这一天,北宋悍将杨业殉国。有很多人从小都是听着《杨家将》评书长大的,没人不知道杨继业或杨老令公。世世代代人民对忠臣勇将的纪念,把这段历史变成剧场史,越说越玄乎。为什么杨家将里面,杨六郎被描写的最多?因为杨业只有杨延昭这一个儿子,就是评书里说的那个杨六郎。杨业的一生非常悲壮,他原来不是北宋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看看实际作为,其实并不是宋孝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最励志的皇帝,南宋皇帝墓,南宋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南宋九帝,最末三位皇帝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皆是幼年登基,幼年退位或早夭,赵4岁登基,6岁降元;赵昰7岁登基,9岁而亡;赵昺8岁登基,8岁而亡。想想看,三个小孩子有何杰出可言呢?剩下六帝,宋度宗赵禥、宋理宗赵昀二帝皆是毫无争议的昏君,且还是南宋排名前两位的昏君。赵禥就是一个傻子皇帝,没脑

  • 前朝多以土葬为主,为何两宋时期火葬却十分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是土葬还是火葬,河北火葬土葬新政策,咸宁通山县是土葬还是火葬

    中国的丧葬习惯大部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并且土葬不管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中都占有很大的丧葬比例,但是现代社会是因为近代社会随着西方丧葬思想的传入。人们丧葬意识的进步,逐渐开始减少土葬的比例,开始使用更加方便的丧葬方式,而在古代,没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丧葬风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孺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方孝孺被灭十族为什么还有后代,唯一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儒诛我十族什么歌

    显然诛灭九族就是为了斩草除根,因为秦朝是被六国旧贵族起兵灭亡的。所以以后的统治者们往往热衷于诛灭九族,这样直接斩草除根,彻底除去了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明朝有这样一个人,他由于忠于建文帝朱允炆,不肯向朱棣就范,于是被朱棣诛灭十族(加上学生和朋友),这个人就是大名

  • 南京出土锦衣卫墓,发现“天之蓝”酒瓶,专家看完:10多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京锦衣卫墓发现蓝瓶,江苏出土的锦衣卫墓,南宋长颈瓶真相

    对于绝大多数盗墓贼而言,盗墓的初衷是为了财。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十分发达,有钱没钱的人在死后都会将自己的一些财物一同放入墓中,表达对已故之人投胎重生的美好祝愿。出于对丧葬文化的重视,墓地就如同发财宝地,所以很多盗墓贼为了发家致富,铤而走险去盗坟掘墓,可见其里面宝物的诱惑力有多大。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

  • 两宋战胜不了游牧政权,是因为没有骑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肃南游牧骑兵,两宋发展史,秦兵对付北方游牧骑兵

    纵观漫长的中国历史,其中曾涌现出诸多辉煌灿烂的王朝,周秦汉唐,无不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也正是因为这些朝代的出现,才使得整个中华文化变得更加丰富,中华文明也因此更显古朴。而在众多的朝代当中,宋朝则是其中相当特殊的一个。虽然同为大一统王朝,但宋朝却以其“出色”的军事实力成为其中的另类,直至灭亡也未曾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