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你如何评价孙太后和朱祁镇这一对母子?厚颜无耻没有底线?

你如何评价孙太后和朱祁镇这一对母子?厚颜无耻没有底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3/12/31 23:23:39

争夺皇位何来道德底线?且不论其他朝代如何,就朱祁镇的那几个老祖宗为了皇位不也是斗得死去活来吗?先说其曾祖父朱棣,他赢得光彩吗?朱棣屡次深陷建文帝大军的包围之中,而能成功脱身,是因为建文帝下旨军中将士不得伤害朱棣。朱棣并没有因此收手,反而趁着京师空虚,攻入南京,杀死效命于建文帝的大臣,建文帝从此人间蒸发。建文帝顾及叔侄亲情,朱棣反而恩将仇报,从这个角度说,朱棣不也是厚颜无耻吗?

再说朱瞻基,吸取其祖父朱棣的教训,为了在史册上留下好名声,对二叔朱高煦百般忍让,后以仁义之师使得朱高煦俯首称臣。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如此爱惜自己名声的贤君,到最后还不是因为一点小事将朱高煦烤成了瓦焖鸡。事后,朱瞻基也为自己的冲动行为内疚了一生。

朱棣、朱瞻基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杀害至亲之人,尤其是朱棣,更是诛杀了万千大明臣子,以致于南京城血流成河、哭声动天。

那么,朱祁镇是咋回事呢?依仗着朱棣、朱瞻基辛辛苦苦赚下的那点家业,年少轻狂,目中无人,重用宦官王振,任由其贪污腐败,致使朝纲败坏,佞臣当道。当瓦剌也许率师来伐时,听信不谙军事的王振之言,贸然御驾亲征,途中也不顾群臣阻拦,任由王振改道,最后被困于土木堡,数十万明军精锐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为第一位被俘的明朝皇帝。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

这时,为了粉碎也先挟持天子以令大明的阴谋,群臣拥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临危受命,从谏如流,重用名将于谦,君臣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终于解了北京城之围,并击退瓦剌联军。

一年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朱祁镇被送回北京,却令朱祁钰坐立不安。他不甘心再回到从前,毕竟是他率领众臣守护住了祖宗留下来的江山,而不是被俘的朱祁镇。后来,朱祁钰不顾群臣反对,撕毁了登基时的协议,废掉了太子朱见深,以自己儿子朱见济代之。为了彻底隔离朱瞻基,将其禁锢在南宫,还将周边的树木砍光。

八月庚申,南京大理少卿廖庄又请复沂王为皇太子,杖于阙下,并杖章纶、钟同于狱,同卒。

朱祁钰本以为一切都已经搞定,然而上天偏偏和他开玩笑,先是太子夭折,接着是皇后驾崩,身边的嫔妃几年内也无人为其诞下儿子。偏偏朝臣却三番五次地奏请恢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朱祁钰为此不惜杖毙朝臣几人,然而又怎能堵住悠悠众口。此时的他,真的成为孤家寡人,心力憔悴,不久便一病不起。

天顺元年春正月壬午,昧爽,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輗、张軏,左都御史杨善,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以兵迎帝于南宫,御奉天门,朝百官。丁亥,杀于谦、王文,籍其家。二月乙未朔,废景泰帝为郕王。

这时,以石亨、徐有贞为首的一伙大臣将朱祁镇迎回大殿,朱祁钰被贬为郕王,不久去世,而于谦等有功之臣惨遭屠戮,夺门之变就此落下帷幕。孙太后提前知晓且默许了石亨等人的计划,但当得知于谦含冤而死时,为之扼腕叹息不已。

朱祁镇复辟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同样是争夺皇位,无人责怪朱棣、朱瞻基,为何如今声讨朱祁镇的人那么多呢?是因为他的昏庸无能。朱棣登基后,移都北京,向世人展示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决心,在其有生之年五伐漠北,抵达狼居胥山,一洗中原500多年的耻辱。正如《大明风华》他所说的那样,虽然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但是他没有一天懈怠,宵衣旰食,为大明江山奉献了一生,最后死在北征的途中。

而朱祁镇呢,张太后和三杨去世不到7年,就将盛极一时的大明置于生死存亡之间。而临危受命的朱祁钰,力挽狂澜,反而落得个这样的下场。更让人愤怒的是,朱祁镇复辟之后,再度信任佞臣,为王振昭雪,而将拯救大明于危难之际的于谦诛杀。

朱瞻基有一句台词常挂在嘴边:“争夺帝位都是我们老朱家的事,和他人无关。”从某种意义来说,确实不错。有能者居之是不错,错就错在无能者还要霸王硬上弓。如果,朱祁镇能和朱棣、朱瞻基如此英明,后世之人谁还会来非议他的夺门之变呢?

夺门之变惨剧如何酿成?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尝遣使往真定、河间采野菜,直沽造干鱼,谦一言即止。用一人,必密访谦。谦具实对,无所隐,不避嫌怨。由是诸不任职者皆怨,而用弗如谦者,亦往往嫉之。

当然,话说回来。朱祁钰是成也于谦、败也于谦。于谦被重用后,挡了佞臣们的升官发财之道。因此,于谦不死,那帮贪官便无翻身之日。而朱祁镇素来耳朵根子软,容易被佞臣利用和掌控。因此,佞臣们想要达成心中所愿,朱祁镇便是他们心中皇帝的最佳人选。

而于谦呢,只懂守卫江山,不屑与小人斗法,更无意于卷入皇位之争中。虽然手握重兵,却眼睁睁地看着那几个佞臣,带着几百人就助朱祁镇复辟成功。为何就不能像杨士奇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呢,既防止朝政落入贼人之手,又能保住自己以及其他忠臣呢?于谦是匹千里马,然而他不明白,朱祁钰才是他的伯乐,而不是朱祁镇。伯乐在,千里马才有用武之地。就如杨士奇选择朱瞻基,而非朱高煦。

所以啊,整个夺门之变说穿了,就是佞臣石亨、徐有贞等人借朱祁镇之手除掉挡道的于谦,于谦对宵小的不屑也间接地促成了此事。虽然朱祁钰被迫下野,朱祁镇复辟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俩也不过是朝臣们手中的棋子罢了。后来李贤略施小计,终于使得朱祁镇迷途知返,拨乱反正。于谦啊,偏偏就少了李贤、杨士奇等人的智慧,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当年在明朝初期,所发生的胡惟庸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胡惟庸和何芳草吻戏,胡惟庸女儿,明朝胡惟庸是个怎样的人

    明朝也是中国非常特殊的一个王朝,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故事,而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铲除异己,为了保全江山,也杀了很多功臣,而且当年还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案子,就是当年的胡惟庸一案,牵连的人数也是非常多。只是这个案子有很多的疑点,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一场冤案。当年胡惟庸的身份比较特殊,是丞相,而他是中国封

  • 高俅为何会发迹?其实施耐庵是故意出大宋的丑,细想一下真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施耐庵的资料,水浒传是施耐庵与罗贯中合作的吗,淮安施耐庵故居

    众所周知高俅是《水浒传》中最大的反派,同时也是作者施耐庵在书中精心塑造的一个人物。因为高俅这一人物对《水浒传》的创作有很大推动作用,原著中的高俅不仅与梁山上的许多人有着联系,甚至高俅牵扯着梁山整体的命运 。▲高俅卖艺被人欺负在原著中高俅是出场最早而且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一个反面人物,在高球刚出场时,他只

  • 都是清君侧,靖难之役能成功,朱高煦却惨败,是缺少了这一股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高煦立过什么功,大明靖难,明靖难功臣一览表

    这样子的做法固然是减少了众皇子之间的争权风险,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另一个争端,藩王在各地为王,手里面握着一定量的兵权,割据一方。于是在公元1399年8月,燕王朱棣,痛斥建文帝违有违朱元璋的祖训,并且说建文帝听信谗言,非明君,便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声响,开始了自己的起兵造反之路,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

  • 崇祯刚登基的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发展如何?他们当时还是好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献忠说李自成长得丑,张献忠李自成门神画,李自成和张献忠打过吗

    很可惜的是,崇祯元年,这两位都还是奉公守法的好青年。李自成当时是一名驿站的驿卒,大小也是个公务员,是吃官家饭的人。后来犯了人命官司,这才跑去参军的。而张献忠这一年也是正经工作的,最初参军,退伍以后在延安府做捕快,好歹是有编制的治安管理人员。被革职以后,又跑去参军了。所以说崇祯元年的时候,这两位乱世英

  • 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西征详细路线,小说成吉思汗西征下载,迦勒迦河之战真实视频

    《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李晓伟迦勒迦河之战,是成吉思汗的两员大将哲别与速不台对以南俄基辅公国为首的俄罗斯联军所发动的一次进攻,以诱敌入、各个歼灭的典型战例载入史册,因而成为世界军事战争史上的经典。 两宋时期的俄罗斯,地盘很小,东到伏尔加河流域,西到卡马河流域,境内分为70个公国。其公爵都是俄

  • 北宋名将杨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公元986年这一天,北宋悍将杨业殉国。有很多人从小都是听着《杨家将》评书长大的,没人不知道杨继业或杨老令公。世世代代人民对忠臣勇将的纪念,把这段历史变成剧场史,越说越玄乎。为什么杨家将里面,杨六郎被描写的最多?因为杨业只有杨延昭这一个儿子,就是评书里说的那个杨六郎。杨业的一生非常悲壮,他原来不是北宋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看看实际作为,其实并不是宋孝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最励志的皇帝,南宋皇帝墓,南宋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南宋九帝,最末三位皇帝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皆是幼年登基,幼年退位或早夭,赵4岁登基,6岁降元;赵昰7岁登基,9岁而亡;赵昺8岁登基,8岁而亡。想想看,三个小孩子有何杰出可言呢?剩下六帝,宋度宗赵禥、宋理宗赵昀二帝皆是毫无争议的昏君,且还是南宋排名前两位的昏君。赵禥就是一个傻子皇帝,没脑

  • 前朝多以土葬为主,为何两宋时期火葬却十分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是土葬还是火葬,河北火葬土葬新政策,咸宁通山县是土葬还是火葬

    中国的丧葬习惯大部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并且土葬不管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中都占有很大的丧葬比例,但是现代社会是因为近代社会随着西方丧葬思想的传入。人们丧葬意识的进步,逐渐开始减少土葬的比例,开始使用更加方便的丧葬方式,而在古代,没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丧葬风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孺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方孝孺被灭十族为什么还有后代,唯一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儒诛我十族什么歌

    显然诛灭九族就是为了斩草除根,因为秦朝是被六国旧贵族起兵灭亡的。所以以后的统治者们往往热衷于诛灭九族,这样直接斩草除根,彻底除去了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明朝有这样一个人,他由于忠于建文帝朱允炆,不肯向朱棣就范,于是被朱棣诛灭十族(加上学生和朋友),这个人就是大名

  • 南京出土锦衣卫墓,发现“天之蓝”酒瓶,专家看完:10多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京锦衣卫墓发现蓝瓶,江苏出土的锦衣卫墓,南宋长颈瓶真相

    对于绝大多数盗墓贼而言,盗墓的初衷是为了财。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十分发达,有钱没钱的人在死后都会将自己的一些财物一同放入墓中,表达对已故之人投胎重生的美好祝愿。出于对丧葬文化的重视,墓地就如同发财宝地,所以很多盗墓贼为了发家致富,铤而走险去盗坟掘墓,可见其里面宝物的诱惑力有多大。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