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最大的弱点,导致东吴灭亡——世袭领兵制

东吴最大的弱点,导致东吴灭亡——世袭领兵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66 更新时间:2024/3/13 20:07:22

古代的时候,用吴作为国号,是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也是在这一领域。东吴在孙坚孙策时代,东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两人都为东吴奠定了基础。到了孙权时期,东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东吴建立之后,在原来江东地区的地方上,门阀士族肯定是无法消弱的。毕竟东吴能够建立,与这些门阀大族是有很大关系的。为了缓和集权与门阀士族的关系,孙权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与大族共治。孙家到达江东之前,门阀士族在这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虽然孙家建立了东吴,但是与江东地区的门阀士族相比,孙家的实力还是差的太多。孙家势力却相对单薄,无奈之下,孙权只好与江东地区的门阀士族共治,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办法让东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最早的时候,孙策时期,对江东大族不断打压。

结果被许贡所杀,虽然这时候东吴已经建立。与江东的门阀大族相比,孙家毕竟是一个外来户,这样一来,孙家根本不是江东门阀士族的对手。孙策死后,东吴的内政开始出现了混乱,为了稳定局面,孙权只好选择了与门阀士族共治。

刚刚上任的孙权,为了稳定局面,只好选择共治,可是共治出现后,孙权在稳定后想要消弱门阀士族的压制,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江东的门阀士族对东吴肯定是后患无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江东门阀士族肯定是大大的牵连了东吴的动员力。

东吴门阀士族的强大,体现在一种制度,就是世袭领兵制。为了笼络门阀大族,孙权只好给予那些对孙吴政权有功的功臣极为广阔的俸邑,按照常理来说,赐予广阔的俸邑肯定是没什么不对的,但是可以让这些东吴的功臣私自招兵,这就为东吴灭亡埋下了一个隐患。

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些人死后,他们的兵权竟然是可以世袭的。为了奖励有功之臣,孙权会直接增加将领的私兵数。举个例子来说,吕蒙立功之后,孙权直接赐予其屯田民300户。吕蒙死后,孙权又赐予守冢300家。世袭领兵制的出现,直接的限制了东吴。

东吴土地面积广阔,但是人口少得可怜。东吴的人口仅仅有52万户、230万人。实际存在的人口都通过世袭领兵制成为世家大族的附属,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吴很多人口对东吴无法做出什么贡献,这些人只是东吴门阀士族的附属品,与东吴本身没什么关系。

东吴初期,江南形成了四大士族——朱、张、顾、陆。这四大家族都有极大的权力,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可以干预东吴朝政的。到了东吴末期,这些门阀士族已经成为了“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

更为重要的是,东吴四大士族在东吴初期,通过联姻的方式,占据了东吴政权中的重要官位。这给后来的东吴带来了很多麻烦,很多有能力的人是上不去的。这也成为了东吴后期灭亡的一个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世袭领兵制就是间接导致东吴灭亡的原因。

更多文章

  • 浅析初婚与再嫁:明代女子的婚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在明代,女子的婚姻一般有初婚和再嫁两种形式。初婚通常是在幼时就被定下,而成婚年龄则多集中在16到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岁,高于明代法定的婚龄线。再嫁问题则是明代女性婚姻中另一个重要的议题。明代女子的定婚年龄在明代,女子的定婚年龄往往是在幼时就被确定下来。这种早定婚的现象在明代社会中比较普遍,反映

  • 陆游的蜀道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剑门关 张海摄陆游像□许永强 陆游85年的人生历程中,有8年最富激情的时光是在蜀地度过的。8年时间,陆游第一次领略到了蜀道的雄奇壮美,汉唐蜀道线上建功立业、荡气回肠的壮美历史,改变了陆游的人生轨迹,扭转了他的诗风,也让其澎湃的爱国激情达到了高潮。壹 铁马秋风大散关 大散关自汉魏以后至宋代,一直是军事

  • 明朝内阁揭帖,私下传纸条为何成为朝堂的重要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明仁宗登基后,为了便于自己处理政务以及扩大信息来源,他希望内阁也能主动奏事。但又不能让阁臣像六部堂官一样上呈题奏文书,因为这样会造成管理、执行权力的重叠,妨碍并降低六部处理朝政的能力和效率。仁宗就取了个“巧”,让阁臣通过“传递纸条”这种非正式的方式来和自己交互信息 – 这就是内阁揭帖的雏形。 赐

  • 华佗割开一人的肚子,鼓捣半天,筋疲力尽,就叫老婆打来一坛酒,自斟自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这可把他老婆吓坏了,华佗一向谨慎,从没有喝醉过,今天这是怎么了?莫非是得了什么急症?情急之下,她就学着华佗平时给人治病的样子,扎银针进行抢救。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挨个扎了个遍,可是华佗都没有反应,好像失去了知觉似的。摸了摸脉搏,跳动正常,这才稍微放心了些,估计他是真喝醉了。过了好久,华佗才醒过来。

  • 常茂:常遇春之子,朱标妻弟,朱元璋捧他20年,他却选择金蝉脱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乱世之中,想要称王,离不开强大的武力支持,朱元璋的成功,也离不开他手下猛将常遇春的付出。为此,他捧了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二十年,谁知常茂最后却选择金蝉脱壳,离他远去,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子承父荫 得皇帝盛宠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赏从龙功臣,其中仅有六人位列国公。既为国公,那必是身经百战,资历深

  • 司马懿明明早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要退兵!冢虎终究略胜于卧龙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人们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诸葛亮在一次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时,并未选择跑路,反而以一场空城计逼退了司马懿十万大军,堪称史家绝唱。号称冢虎的司马懿真的没有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吗?他既然看出了诸葛亮的计谋,为何还是选择退兵了呢?诸葛亮曾对这一事情做出了解释,倘若司马懿没有退兵,那他将必死无疑。空城计

  • 霸王项羽举的鼎有多重,连司马迁都羞于记载,网友:我也能举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那在当时,为什么司马迁没有说鼎的重量呢?到了秦末时期,项羽作为当时最厉害的诸侯之一,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役。秦朝的灭亡与和项羽有分不开的关系。关于项羽这个人,我们想到的一般也就是英勇无双这样的形容词。作为当时的西楚霸王,他也的确是成就了自己的威名。关于霸王举鼎这件事情,在民间也流传得非常之广。有传言称

  • 大明朝的二十位惊世书画墨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有人说,中国明代文坛有些低迷,只能说,你不了解大明朝。虽不如李唐雄壮亦无赵宋般意韵,但是大明朝依旧星光璀璨,文人墨客或儒雅谦逊或风流狂放,不是一般朝代可比拼的。绵延近三百年,无数风流人物事迹震撼当时,故事传至今世。这里,我们选取20位惊世墨客人物,并呈献其书画墨宝与朋友们共赏之。- 朱元璋-明王朝的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不论选朱允炆还是朱棣,蓝玉都必死,除非选晋王朱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蓝玉为什么忠于朱标,朱标之死和朱棣的关系,朱标妻子蓝玉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明朝开国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他的死因可能是因为在洪武二十三年生的一场不轻的病,大致是因为身体虚弱而起的慢性病。而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因为巡视关中舟车劳顿,当地气候又较南京不同,所以导致旧疾复发,最终不治病逝。朱标死后仅仅1年,在洪武二十六年,明朝又发生一场“超级大地震

  • 韩非被杀应为秦始皇之意,李斯只是执行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史记》只用了两句话就把韩非的死归咎于李斯,历来都认为李斯是嫉妒韩非的才华,害怕自己失去秦王的“独爱”,而想尽办法杀害韩非。真的是这样吗?韩非与李斯师从于荀子,韩非拜师晚于李斯,算是师弟。在七国纵横的时代里,以口舌称道,然而韩非有口吃,嘴不行,但是十分善于著述。在韩非没来之前,李斯是荀子最得意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