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统一六国:秦灭魏国为什么臭名昭著?

秦统一六国:秦灭魏国为什么臭名昭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94 更新时间:2024/2/1 8:10:59

嬴政计划灭掉魏国的时候,魏国的领土已经由原来河东地区和河内地区的土地千里,缩小到只有大梁及其附近一些城市的弹丸之地了。

现在,为了推进统一大业,消灭魏国已经是势在必行了。秦王嬴政看着王翦说:“王翦将军,此次仍由你带兵前往伐魏,你意下如何?”

王翦上前躬身施礼道:“大王,老臣长年征战,浑身伤病,如今已是风烛残年了。这次带兵伐魏不知能否派遣其他的人?”

“既然如此,那就派你的儿子王贲(bēn)去吧。王贲这些年也历练得差不多了,可以担此重任了。”

公元前225年,王贲领命带兵征讨魏国,一路厮杀,很快就打到了魏国都城大梁。在这里秦军遇到了魏国军队顽强的抵抗。

秦王嬴政听到前方传来的消息后,就把王翦找来商量。

“老将军,魏国前线的情况你知道了吧?”

“大王,老臣一直在关注前方军情,已经知道了。”

“王贲一路战绩卓著,可到了大梁城下,却受阻了。”

王翦点了点头说:“是啊,大梁城池坚固,又有10万精兵驻守,粮食充足,确实难以攻克。”

“如果硬攻肯定损失很大,最好还是想办法智取。我看还要请老将军您亲自出马,到前方走一趟,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呀!”秦王嬴政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王翦。

王翦沉思了片刻,点头说:“好,我现在就去大梁。”

老将王翦亲自来到了前线,他大踏步地走进中军帐,声音洪亮地说:“王贲,攻取大梁遇到了什么困难?”

王贲正皱着眉头和几位将领围着地图讨论军情,突然听到父亲的声音,他惊喜地转过身来说:“父亲,您来了!太好啦!”

王翦又问:“有什么困难吗?是不是兵力不够?”

“大梁城城池之坚固,是天下闻名的。再加上城内粮食储备充裕,实在是易守难攻啊。时间久了,就会消耗我军大量军力,使我们进退两难。所以孩儿正在这里发愁呢。”

“10万秦军攻打大梁确实是不够,如果不能速战速决,楚国军队就有可能会出兵袭击我军后方,到那时我们腹背受敌,情况会更糟。”王翦一边思索着一边说。

远处大梁城坚固的城墙外,黄河水正卷起千尺白浪,拍打着河岸。

一名护卫轻声感叹道:“今年的河水真大啊!”

王翦听了心里一动,他又看了看大梁城三面环水的地形,忽然舒展开眉头,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策了。

“王贲要强取大梁的确很困难,为父倒有一个办法。”

“父亲,孩儿也刚想到一个主意。”

“那好,看看我们父子俩是不是想到一块儿了。”王翦说完在纸上写了两个字,王贲也转身在纸上写下两个字,两张字条凑在一起,只见王翦写的是“水攻”,王贲写的是“决堤”。

父子俩相视大笑,但随即又有些难过。

王贲无奈地叹着气说:“这得淹死多少百姓,毁掉多少房屋田地呀!”

王贲很快就命令6万士兵,开始挖掘河沟堤防,几天时间就把河堤挖通了,决堤的黄河水像奔腾的万马,势不可当,从三面涌向大梁城,百里之内的农田房舍都被淹没了,无数生灵葬身在水底。

过了三个月,大梁城内水深已达数尺,百姓们只得爬到屋顶上避难,可水势仍在不断上涨,城里的居民全都断了粮,坚固的城墙也倒塌了。

魏王万般无奈,只好出城投降。

魏国就这样灭亡了。

这次伐魏,王贲功劳很大,秦王嬴政重赏了他。但是在大梁地区,却在传唱着一首咒骂王翦父子的歌谣:

淹我城池兮我无居,

没我田园兮我无食,

无食无居,

何去何从?

天道好还,

疏而不漏。

哀尔父子,

永绝其后!

大意是:淹了我们的房屋田地,使我们没有房子住,没有食物吃。老天有眼,一定会惩罚你们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朝法律严格吗?秦律有哪些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轻罪重罚,而且刑罚极其残酷。其种类大致如下。(1)死刑,秦朝死刑分为戮刑、磔刑、弃市、腰斩、枭首、具五刑、族刑等多种,执行方式极为残酷。(2)肉刑,包括黥、劓、斩左趾、宫、笞等。(3)徒刑,是限制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服劳役的刑罚。秦朝的徒刑有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4

  • 秦国有哪些风俗?行同伦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切都讲求“一”的秦帝国境内,始皇还推行了试图使人们的风俗习惯达到统一的“行同伦”政策。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杂居,保留了许多较落后的风俗习惯,因此六国长期将秦国视为不知礼仪的野蛮国家。商鞅变法时,就开始对秦人的落后习俗进行改革。“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但是,风俗是人们长久养成的风俗习

  • 李牧是谁 赵国为什么最后要杀掉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王听了唐玖汇报的情况以后,对郭开说:“廉颇老了,指望不上了。那我们只能把李牧将军从北方边境调回来,以抵御秦军。”“大王,看来也只有如此了。”郭开回答。李牧被调回来时,秦军在大将王翦、将军杨端和的率领下已经攻进赵国。李牧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他仔细分析了军情后对部下说:“我们面前的秦军很强大,士气也很

  • 秦始皇在经济贸易上实施了哪些政策?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货币出现较早,到了战国时代,各国已经普遍开始使用金属货币。但是,由于长期的分裂割据,各国的货币都是独具特色的,这些货币的大小、样式、重量都不相同,单位也不一样,极大地制约了当时商业的发展和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当时的货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韩、赵、魏三晋地区流通的布币,二是齐国和燕、赵部分地区用

  • 秦始皇大一统的思想渊源:大一统融合了哪些学派学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无论后人如何评价这个王朝,无论后人如何评价始皇帝,都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第一次实践了大统一思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始皇都建立起了一套旨在实现大一统的制度,为后来历代王朝的大一统事业提供了观念上和制度上的范本。大一统思想是由始

  •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内容是什么?度量衡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量制上,各国差异较大。当时粮食是按容积计算的,而不是按重量。因此,在度量衡三制中,量制是最为重要的制度。当时,秦、赵、东周和西周等国都有斛、斗、升三个基本的量制单位。文化和经济都较为发达的齐国,在量制上却与他国不同。在齐国,升以上是豆、区、釜、钟四个等级,而且前三个等级是采用的四进制,从釜到钟又变

  • 秦始皇大一统包含了哪些内容?有什么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一统理论是融合各家学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诞生的一套理论系统。其内容十分丰富,它以宇宙一统为哲学基础,以政治一统为核心内容,以天下一家为社会理想。具体来看,大一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天道一统。天道一统是大一统理论的哲学基础。这一哲学基础可以说是由道家奠定的。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 秦统一六国:秦楚之战秦国为何战败 李信为何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灭掉魏国之后,秦王嬴政又把战略重点从中原转移到了南方荆楚地区,并且把下一个攻击的目标锁定为楚国。楚国在战国早期的时候也有过变法活动,当时吴起从魏国来到楚国,受到楚悼王的重用。一年后,吴起担任楚国令尹,开始主持变法。他认为当时楚国兵力弱、国家贫困的原因是“大臣、封君太多”,于是他大力裁减无能的大臣

  • 秦统一六国:王翦击败楚国后为何辞官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接到李信兵败自杀的消息后,他实在不敢相信,一贯所向无敌的秦军竟然也会失败得这么惨重,沉思了很久,喃喃自语道:“骄兵必败呀!是本王助长了他的骄气,才会有今天的失败。”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的王后,这时起身安慰他说:“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兵败之后,李信将军已经自杀谢罪了,大王也不要过于悲伤了

  • 秦国与匈奴之间是什么关系?匈奴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新生的秦帝国面临着一南一北两大威胁,首要的就是北方的匈奴。匈奴是中国北方一支非常古老的民族,他们游牧于大漠南北。据《山海经》记载:“犬戎(匈奴)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也记载说,匈奴人的祖先是夏王朝的遗民,“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夏朝灭亡后,夏桀被流放,三年后死去,他的儿子淳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