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末路穷兵章邯
[var1]
公元前209,章邯请赦骊山徒,授兵以击楚军。秦二世大赦天下,章邯率骊山刑徒及人奴之子七十万人东征。章邯进击楚大军,尽败之,三胜楚将周文,斩之邯郸,破楚假王吴广、上将田臧,将军李归等,解荥阳之围。章邯七战七胜,楚将皆败,攻灭张楚政权,楚王陈涉被杀。宋留降秦,吕臣、韩军、楚军战败。
[var1]
韩王韩广、故楚召平、东阳甯君、沛公刘邦,楚将项梁撤退。章邯击败刘邦,于临济下大破魏齐楚三国军队。魏豹、田荣逃跑。章邯围攻田荣,二败于楚军,秦朝以所有兵力增援章邯,大破楚军于定陶。章邯重创魏齐楚赵四国,魏王魏咎,齐王田儋,赵王武臣,楚将项梁皆死。楚怀王迁都,刘邦、项籍撤退。
[var1]
赵王赵歇入巨鹿,秦将王离围之。章邯驻扎漳南,输之栗。诸侯救赵,楚将刘邦西征。巨鹿之战,王离被虏,王离的军队降诸侯。章邯驻扎棘原,与诸侯军相持未战。章邯数却遭让,赵将陈馀遗书劝降。章邯欲约,项籍许而击之,二败秦军。章邯于殷墟盟项籍,以二十万秦兵降诸侯,项籍立章邯为雍王。
[var1]
公元前206,汉军袭击雍国,章邯迎击汉军,阻击汉军于陈仓,汉王刘邦欲还,汉国赵衍言从它道,章邯战败,止战好畤,复败,被刘邦围于废丘。雍汉战争,雍军及三秦军皆败;汉将樊哙水淹废丘,废丘降汉,章邯自杀。
4、抗击匈奴蒙恬
[var1]
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
[var1]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护权贵,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之争锋。某日,内侍赵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除去他的宦职,但却被秦始皇给赦免了。从此时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赵高的心病。
[var1]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3、长途奇袭司马错
[var1]
司马错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并于公元前311年和公元前301年两次平息蜀中反叛。
公元前295年,司马错当时担任国尉,率领军队攻打魏国的襄城。公元前291年,司马错担任左更,受命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轵地;攻打韩国,夺取韩国的邓地。
[var1]
公元前289年,司马错担任客卿,与大良造白起率军攻打魏国的垣城和河雍二城,秦军拆断桥梁夺取二城。之后,秦军抵达轵地,夺取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公元前286年,司马错率军攻打魏国的河内,秦军打败魏军,魏国献出安邑给秦国以求和,秦国将城内百姓驱赶回魏国。
[var1]
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奉命调动陇西军队,从蜀地进攻楚国的黔中郡,秦军击败楚军,夺取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给秦国。从此立下赫赫战功的司马错就此消失无踪。
2、庙堂决胜王翦
[var1]
前236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前229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var1]
前227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失败后。秦王政盛怒,并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攻燕国。燕王喜和代王赵嘉联合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
前225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贲攻打楚国,大败楚兵。然后王贲军迅速北上,进攻魏国,最后用黄河、大沟水淹大梁城,城尽毁。魏王假投降。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国各地,设魏地东面为砀郡。
[var1]
前224年,王翦领兵六十万伐楚,两军相持一年;正当楚军在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随后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晋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贲,也以战功著名,燕国就是被王翦、王贲两父子合力破灭的。
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历任多位相国,无论是范雎、蔡泽,乃至吕不韦,都对他十分尊重。当他攻下燕都之后,迅即上表告老还乡,此时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一半,但重头戏还在后头,但他向秦王推荐由其他将领来完成。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1、战局控制白起
[var1]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
[var1]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后因将相失和,背被秦王所猜疑,赐死杜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