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吕不韦协助嬴异人顺利登上秦王宝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吕不韦也因此坐上了秦国的相邦之位。然嬴异人身体不太好,短短三年便去世了。嬴异人去世后,13岁的嬴政登基为王,秦国的大权全都落入了太后赵姬与吕不韦手中。
名义上是这样,但那赵姬整日眼里都是他的男宠嫪毐,哪有心思去管什么国家大事,因此秦国差不多成了吕不韦的一言堂。嬴政虽然年幼,但他时刻不忘历代秦王之志,那便是东出灭六国,使天下苍生免遭战乱。
然而吕不韦却不同意嬴政的想法,他觉得嬴政年轻气盛,很是稚嫩,过于着急了,慢慢蚕食六国才是王道。嬴政没有亲政,只得韬光养晦以待时变,毕竟吕不韦若是联合太后想要废掉他另立新君那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皇天不负有心人,嬴政发现嫪毐后,从此抓住了吕不韦的把柄,最终靠着自己的权谋搬倒了吕不韦。吕不韦死后,嬴政专心灭国大计,只用了整整十年,便将天下一统,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不过秦朝并没有存在太久,仅仅二世秦朝便亡了,这时有人会问如果当初听了吕不韦的,秦国还会二世而亡吗?答案是秦国能不能一统还是两说!
[var1]
慢慢蚕食六国的好处
自从周朝衰落,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各国人民的国家归属感早已根深蒂固,短短数年时间,自己的国家就被灭了,想必绝大多数百姓都是心有不甘的。
打个比方,比如我们是大清国人,突然来一帮老外入侵,并且灭了我们大清,试想一下这是何等的悲凉,想到这里但凡是个正常人心中多多少少都会心有不甘。(再次声明,这里只是假设,只为能让读者朋友更好的代入,我很爱自己的国家)!
如果是逐渐蚕食,让天下百姓都能够享受到秦国的恩惠,使他们慢慢地接受秦国,这样一来,待天下统一之后,普通众人反对的声音便会小上一些!
慢慢蚕食的弊端
凡事有利就有弊,如果是慢慢蚕食的话,弊端甚至大于利,中国有句老话叫:“迟则生变也”!
1、秦国自孝公发奋强国以来,一直到嬴政,已经历七代国君,若要慢慢蚕食,恐怕至少还需要两三代人才能彻底完成统一大业。但幸运的天平不可能一直倾斜在秦国这边,后面的君王难保不会出现昏君之类的懒政君王,就拿秦二世来说,虽说他还是个孩子,但在他这关秦国能不能挺过去还是两说。
2、就算秦二世没有传说中那么昏庸,后面的秦王也都兢兢业业,但难保其它六国不会出现旷世明君或者是经天纬地之才,此消彼长之下,统一大业只会更加困难。
3、汉朝自从建立以来,一直深受匈奴的困扰,若是匈奴大举来犯,七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还好说,但怕就怕在“三个和尚没水吃”,更何况是七个。恐怕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的国家不在少数,倘若真是如此,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var1]
综上所述
秦始皇嬴政强行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是最正确的选择,虽然秦朝没能长久地延续下来,但在秦始皇的努力下,华夏族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也许没有秦始皇,后世会有其他人来统一天下,但这种几率也是五五开的。
如今历史已成为过去,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假设了。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有不同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