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唐朝的“武庙十哲”中,有5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将,王翦没入选

在唐朝的“武庙十哲”中,有5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将,王翦没入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06 更新时间:2024/2/15 17:18:20

现在这里就来看看这五位名将都是谁吧:

TOP、5乐毅

[var1]

乐毅是战国后期的著名名将,乃是魏国命将乐羊的后裔,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因为子之执政,燕国大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

后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在此之际,乐毅去了燕国;燕昭王见乐毅后大喜,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在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可惜在燕昭王死后,因受燕惠王猜忌,乐毅被迫投奔赵国,而齐国也因田单而复国。

TOP、4吴起

[var1]

吴起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可见这个吴起是一个功利心极重的人;虽然这个吴起是一个“官迷”,但不得不承认,吴起的确非常有能力。在鲁国期间,吴起指挥弱鲁击败了强齐的入侵。

后吴起投奔魏国,期间吴起率魏国军队攻占了全部河西之地,并担任首任郡守;期间,吴起得到魏文侯的支持训练“魏武卒”;后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后来吴起在楚国期间,大力推行变法,使得楚国一时强大无比。可惜因得罪了楚国旧贵族,后被杀。

TOP、3孙武

[var1]

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但孙武的战绩其实并不多,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后又继续辅佐夫差,助吴王夫差多次击败越王勾践,逼得越王勾践向吴国屈辱求和。但是在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这才有了后来的《孙子兵法》。

TOP、2田穰苴

[var1]

田穰苴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田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田穰苴所写,但到了西汉后渐失传。但是《司马法》究竟是不是田穰苴所著,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田穰苴所著,有人认为《司马法》后来遗失了一部分,是后人将其补齐的,也有人认为,这纯粹就是后人假田穰苴之名所著。但田穰苴能位列“武庙十哲”中右列第二位,应该也是很厉害的。

TOP、1白起

[var1]

据说白起是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在秦昭王时,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后被赐死于杜邮。

[var1]

其实说也奇怪,在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大名将”中,仅有白起入选,而且在宋朝时期,白起还被赵匡胤以“杀降”之名移出武庙;其他的如王翦、廉颇、李牧都没能入选,而战国时期的吴起和乐毅都上榜了;这究竟是古人和今人的看法不一致还是因为历史典籍遗失的缘故呢?不得而知,至少乐毅攻齐之战就描述的很笼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美国有个“杀手锏”,曾用于对付我国,殊不知此计战国管仲早玩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古语有云:兵不厌诈。孙子也曾经在他的《孙子兵法》一书中表明,“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认为兵不血刃才是上策。大动干戈取得战事胜利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01能做到不动一兵一卒就把对方打败的人不多。历史上也确有其人,管仲就做到了这一点。他曾经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就灭掉了一个国家,如今,

  • 战国七雄当年的都城分别在什么地方?韩、赵、魏三国曾定都山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七雄都在哪个省份,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及灭亡顺序图片,战国七雄都是今天的哪里

    [var1]这七大诸侯国当年的建都之地,受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可否认,这些国都的选址,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眼光的。那么,战国七雄的国都是现在的哪里?秦国都城:甘肃清水、陕西宝鸡、陕西泾阳、陕西西安等[var1]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其都城就几

  • 【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文化朝圣”(上):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系列报道 第二篇章 “文化朝圣”(上) 文明奠基启征程“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

  • 我国唯一延续1200年的王国:从战国到北宋,如今它的名字众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庄子》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看看自然界,毫无商业价值也毫无存在感的动物反而能在地球上生存亿年,全身都是宝的动物却总是被猎取;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情况,强大帝国未经300年而亡,看似不起眼的小王国却能延续超1200年,这是怎样奇怪又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这个小王国历史始于中原的“战国时期

  • 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尚书第一篇是《虞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书简介,虞书恒谢清臣,虞书是什么意思

    无独有偶,翻开先秦典籍,常常可以看到“虞夏商周”的表述,《国语》讲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吕氏春秋》记载“今虞夏殷周无存者,皆不知反诸己也”,商鞅曾说“周不效法商,夏不效法虞”等,都将虞朝与夏商周并列。问题在于:史记将“夏”定为中国第一王朝,近代古史辨派直接否定

  • 爱上甲骨文的她,只为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古今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你知道三千多年前的车祸现场是怎么样吗?甲骨文用两个字展现事故惨状。”“很多人想用甲骨文写情书,我们来看下真正的甲骨文情书长什么样。”眼前笑起来酒窝若隐若现,偶尔作出吃惊或夸张的表情,用网络段子讲述甲骨文的,正是抖音视频博主@李右溪。她本名李莹,这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生,以有趣、有料、

  • 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源在新郑裴李岗走进新郑市博物馆展厅,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国最早定居村落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被誉为“中华第一

  • 扁鹊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专家: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说扁鹊活了400岁,扁鹊全部秘方,国服扁鹊老中医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曾学习过扁鹊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为蔡桓公治病的事情。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对于病情要早点去治疗,切不可拖,要不然最终就会像蔡桓公一样,落得一个病入膏肓的局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语文课本的改动,很多原有的课文或知识点都被删除了,有关扁鹊的那一篇课文也没能幸免。可能有很多人

  • 浅析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代的社会状况,金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四次民族大融合

    摘要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原地区的先代封建社会。在商代时期,中原地区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包括夏、商、西戎、东戎等。本论文旨在探讨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现象,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关键词:商代、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一、引言商代时期是中国古代

  • 大秦赋:嫪毐死得到底多惨?除商鞅之外,他的死法在秦国是独一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过去年底到今年初,又有了一部《大秦赋》,不过观众看着看着觉得有点不对劲:说好的给我看嬴政,怎么搞得嫪毐(lào ǎi)戏份这么多?大家都等着看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刀阔斧开创新时代,结果硬是给情情爱爱拦在了半途,一时之间该电视剧风评变差了不少,以至于嫪毐的饰演者叶项明表示:“他本来就是个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