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战国四大名将中,有2位绝世天才被杀,真是因为功高震主了吗?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有2位绝世天才被杀,真是因为功高震主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76 更新时间:2024/2/15 17:18:04

[var1]

先来说说白起的事,秦国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三朝的发展,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当时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襄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var1]

白起应该是被穰侯魏冉破格提拔起来的,出现在历史上的时候,就已经担任左庶长了,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之后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

[var1]

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后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之后白起又发起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var1]

但是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来想乘胜直接攻陷赵国国都邯郸,但秦昭襄王不知是何原因,拒绝了白起的请求。当然,这事还是由范雎“背锅”,真实原因可能是秦国发动如此大战,自身也是国力疲惫,无力供应远征了。果不其然,数月之后,秦昭襄王再次发动战争,欲一举灭掉赵国,但是没想到赵国也恢复了少许元气,秦将王陵进攻失利。

[var1]

秦昭襄王欲让白起担任主将,但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无可奈何之下,秦昭襄王只好让王龁担任主将,没想到遭受邯郸之战惨败,秦军伤亡惨重。

[var1]

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var1]

再来看看另一个绝世名将李牧,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但是在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李牧被杀后不久,赵国就被秦国给灭国了,所以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var1]

白起和李牧究竟因何而死呢?其实看完以上这些,就应该明白了,白起自始至终都不是因功高震主而死,即便在最后一刻,秦昭襄王都还是想让白起担任主将,如果真的忌惮白起的话,又岂会将数十万大军的军权交给白起?白起之死的关键原因,应该是持功自傲吧。再来看李牧,李牧功劳虽大,但李牧之死也不是功高震主,而是赵王迁中了离间计,以为李牧可能要投秦反赵,故而才杀掉李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唐朝的“武庙十哲”中,有5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将,王翦没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这里就来看看这五位名将都是谁吧:TOP、5乐毅[var1] 乐毅是战国后期的著名名将,乃是魏国命将乐羊的后裔,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因为子之执政,燕国大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

  • 美国有个“杀手锏”,曾用于对付我国,殊不知此计战国管仲早玩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古语有云:兵不厌诈。孙子也曾经在他的《孙子兵法》一书中表明,“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认为兵不血刃才是上策。大动干戈取得战事胜利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01能做到不动一兵一卒就把对方打败的人不多。历史上也确有其人,管仲就做到了这一点。他曾经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就灭掉了一个国家,如今,

  • 战国七雄当年的都城分别在什么地方?韩、赵、魏三国曾定都山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七雄都在哪个省份,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及灭亡顺序图片,战国七雄都是今天的哪里

    [var1]这七大诸侯国当年的建都之地,受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可否认,这些国都的选址,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眼光的。那么,战国七雄的国都是现在的哪里?秦国都城:甘肃清水、陕西宝鸡、陕西泾阳、陕西西安等[var1]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其都城就几

  • 【郑“重”其事·我们身边的宝藏】“文化朝圣”(上):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系列报道 第二篇章 “文化朝圣”(上) 文明奠基启征程“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

  • 我国唯一延续1200年的王国:从战国到北宋,如今它的名字众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庄子》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看看自然界,毫无商业价值也毫无存在感的动物反而能在地球上生存亿年,全身都是宝的动物却总是被猎取;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情况,强大帝国未经300年而亡,看似不起眼的小王国却能延续超1200年,这是怎样奇怪又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这个小王国历史始于中原的“战国时期

  • 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尚书第一篇是《虞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书简介,虞书恒谢清臣,虞书是什么意思

    无独有偶,翻开先秦典籍,常常可以看到“虞夏商周”的表述,《国语》讲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吕氏春秋》记载“今虞夏殷周无存者,皆不知反诸己也”,商鞅曾说“周不效法商,夏不效法虞”等,都将虞朝与夏商周并列。问题在于:史记将“夏”定为中国第一王朝,近代古史辨派直接否定

  • 爱上甲骨文的她,只为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古今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你知道三千多年前的车祸现场是怎么样吗?甲骨文用两个字展现事故惨状。”“很多人想用甲骨文写情书,我们来看下真正的甲骨文情书长什么样。”眼前笑起来酒窝若隐若现,偶尔作出吃惊或夸张的表情,用网络段子讲述甲骨文的,正是抖音视频博主@李右溪。她本名李莹,这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生,以有趣、有料、

  • 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源在新郑裴李岗走进新郑市博物馆展厅,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国最早定居村落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被誉为“中华第一

  • 扁鹊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专家: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说扁鹊活了400岁,扁鹊全部秘方,国服扁鹊老中医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曾学习过扁鹊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为蔡桓公治病的事情。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对于病情要早点去治疗,切不可拖,要不然最终就会像蔡桓公一样,落得一个病入膏肓的局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语文课本的改动,很多原有的课文或知识点都被删除了,有关扁鹊的那一篇课文也没能幸免。可能有很多人

  • 浅析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代的社会状况,金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四次民族大融合

    摘要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原地区的先代封建社会。在商代时期,中原地区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包括夏、商、西戎、东戎等。本论文旨在探讨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现象,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关键词:商代、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一、引言商代时期是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