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413年贵州建制——明朝为何要在贵州单独建省?

1413年贵州建制——明朝为何要在贵州单独建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21 更新时间:2024/2/11 9:03:28

这件事被称为“贵州建制”。

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贵州并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蒙疆回藏”地区,如果看教科书上的地图,大家会发现贵州长时间都是中原朝的疆域,难道中国正式控制贵州的历史这么短吗?贵州古代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贵州(也包括云南,川西)等西南山地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它很远;第二是它山地众多,交通不便。所以在古代,中原王朝想控制这个地方是相当困难的。

当然,也不是说中原对贵州就没有影响力,“贵州”这个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朝曾短期在贵州南部设置黔南路,当然,这一路也不是很重要。

明朝初期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彻底清扫蒙元的残余势力,当时除了北方外,现在的云南地区存在着不服从明朝的故元梁王势力以及大理段氏等地头蛇,于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南征云南。

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先后设立湖广布政使司和四川布政使司,两湖和四川地区的统治开始正规化,而贵州则被瓜分,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属湖广省,而将播州、贵州二宣慰司及乌撒、普定等止府和金筑、都云等安抚司归属为四川省,贵州全省名义上都被纳入明王朝疆域。

当然,这个时候明朝的统治还是以羁縻为主,当时看看这些“宣慰”,“安抚”等行政区名就知道,接着朱元璋开始放手收拾云南,明军攻打云南是沿着元朝的旧路,贵州各土司哪敢不配合?很快,云南完全平定。

屯堡人,1371年,太祖朱元璋傅友德为征西大将军,率领30万大军自南京抵达今贵州安顺地区,成为大规模进入贵州腹地的第一批汉人,这便是屯堡人。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置贵州都指挥使司,命平涼侯費聚、汝南侯梅思祖署理司事。

而到了永乐年间,朱棣有了在贵州建省的打算,其实当时关于是否要在贵州建省,很多大臣是有不同意见的,何文渊、夏瑄等官员认为只要在贵州设置都司卫所,保持一定的军事控制即可,不需要建立行政机构。

但绝大多数人是认识到了贵州的重要地位的,郭子章在《黔记》中如此描述贵州的重要地位:"贵州四面皆夷,中路一线,实滇南出入口户也。黔之役,专为滇设,无黔则无滇"

而且当时明朝是有在贵州建省的资本的,在南征过程中,贵州有了大量卫所和屯田兵,朝廷能直接控制的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条线状的区域,以此为核心,朝廷能向南北辐射自身影响力。

明朝在贵州建省根本不是考虑经济问题,而是为了巩固边疆,明代学者郭子章在《黔记》中表示:"(贵州)从古不入版图,我朝因云南而从此借一线之路,以通往来"。

永乐十一年(1413年),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因争夺朱砂矿井的利,宿怨爆发,兵戎相向,这给了朱棣直接控制贵州一个绝好的机会,平定事件后,当年二月,明朝在思州、思南改土归流,建立八府及贵州宣慰司,并在安顺、镇宁、永宁三州的基础上建立了贵州布政使司,治贵州宣慰司城。

这是大明王朝“两京十三省”中的最后一个,也是贵州建省开始。

此后,明朝逐渐强化了贵州的行政班子,永乐十八年(1420)建立了贵州等处提刑按察司,自此,省级领导班子“三司”全部具备,此外,下级的府,县等建制也渐渐展开。

要说明的是,贵州虽然建省了,但当地地处边远,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还没有改变,明朝十三个省级行政区划中,贵州是经济最落后的一个。

御史宋兴祖曾说:"贵州虽名一省,实不如江南一大县,山林之路不得方轨,沟渠之流不能容船,民居其一苗居其九,一线之外四顾皆夷,即平居无事,商贾稀阔"

贵州说是一个省,但朝廷能直接管理的土地,人口,财富甚至不到江南一个县,而且朝廷能管的地方还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地方仍然是朝廷鞭长莫及的地区,尤其是西部,土司制度仍然牢牢存在。

苗疆长城,中国南方的唯一的长城,北起湘西古丈县的喜鹊营(一说旦武营),南到贵州铜仁的亭子关,这就是明政府防止不受管理的苗民暴动所设立的,说明当时从湘西一直往西,大部分少数民族仍不受控制

当然,总体来说,明王朝在西南的实力还是越来越强,通过改土归流,贵州越来越多的地方被朝廷直控(主要还是在中、东部),当然,这些改土归流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和平的,而是血腥的镇压。

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间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再到乾隆初年平定了古州苗乱,贵州全省才基本被纳入版图。

对云贵地区的经营开拓,是明王朝对中国疆域的一项重大贡献。

更多文章

  • 他是朱元璋的义子,为大明镇守西南国门,家族与国同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来沐英,很多人都会想起来《鹿鼎记》中的那个沐王府,不错沐英就是那个沐王府的,他是沐王府的第一代,是明朝的大将。虽然沐英不像明初徐达、李善长那样出名,但是他确实是一员名将,更是朱元璋的最信任的爱将。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沐英出生在濠州(朱元璋的老乡)定远县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逝,随母度日家

  • 专家在修补故宫的地砖时,发现了朱棣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撬开故宫地砖朱棣心真狠,朱棣的陵墓到底挖了吗,朱棣修建故宫花了多少银子

    朱棣为了修建一个完美的故宫,他派人去各个地区去收集精致的木头和石头,最后再耗费大量的人力把这些材料运回到北京,光找这些材料就耗费了十一年之久。上文提到当时比较落后,所以这些木材石头都是工人们一个个跑到深山中,砍下来后再一颗颗的运到北京。为了得到这些珍贵的木材,不少人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而在故宫中值得

  • 这块石头被溥仪随身携带几十年,八国联军却没看中,后成为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溥仪有一块出自福州的石头,溥仪全部老婆照片,溥仪传

    据说溥仪当时颇为担心,怕人家不了解这个田黄三连印章的真正价值,就这么几块小小的印章,还没有一只手大呢,能有多珍贵呢?我认为四个字足以概括了,那就是稀世珍宝。为什么这几块小小的石头有如此大的价值呢?首先是因为它的材质,属于特别稀有的田黄石,田黄石仅仅出产在福建福州寿山村的一小部分特定区域,如今大部分已

  • 清朝怪象:明知银库库兵偷银子却不抓,这是为何?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清点库银,金库银库是什么意思,大清银库真品图片

    今天给大家讲讲清朝怪象,明知管理银库的库兵偷银子,却不抓,到底是为何?说这个之前要回溯到1843年,当时大清户部库兵张诚宝有个侄子想混个官当当,于是他们家就带了一万两白银道户部谋求官职。有趣的是,在过秤的时候,张诚宝只是做个形式,开了张收据,钱退回去了。这件事被同行知道后,有人就威胁张诚宝,甚至索要

  • 160年前,清朝发生一件大案,一品大员竟被斩首,千年来仅此一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哪怕历史上有那么多臣子殒命之事,今天要讲的这位一品大员也还是千年来唯一一例,他到底有何特殊之处?让我们接着往下看。科举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延续了千年之久,在选拔人才的基础上还保证了公平公正。但万事万物没有绝对,总会有一些人想要通过歪门邪道的方式获得利益。纵使历朝历代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公

  • 78岁大臣觐见乾隆,乾隆问:你比朕还大4岁?次日大臣告老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初年的这两次科举,人才辈出,其中丙辰科有一位叫蔡新的福建漳州考生,一举考中二甲第一名,因为他的名字中含有“新”字,符合乾隆元年的“新朝”气象,让乾隆印象深刻。这位蔡新,后来官居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在清朝为官半个多世纪,和乾隆同一年去世,享年92岁,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乾隆皇帝是位十分长寿的帝

  • 陈新甲秘密为明思宗与清朝谈判,事泄后明思宗以其他理由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可见,但凡上述任何一个环节被掐断,明朝的危机都有缓解的可能;而相对于搞定天灾、地主而言,一系列危机的开端——后金,反而最有可能被当成突破口。为啥这么说?战争中的任何一方,都会面临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当时的后金军队虽然在战场上凯歌高奏,但它早已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游击部落。崇祯四年(1631

  • 古代驿站多为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到咸丰年间才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交通发达程度自然不高,那个时候,最快的交通工具,自然是马匹了。为了实现快速传递消息和物品的重任,历朝历代都设置了驿站。所谓驿站就是专供官方快递员休息、换马、换人的地方。朝代不同,驿站的距离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唐朝是每隔50里路就设置一个驿站,一般来说一整天不眠不休,不断换人接力跑,一天可以跑600

  • 1911年同盟会毕其功于一役,以72英烈诛灭大清的心,精英殆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1911年同盟会成员,谁打得过辛亥革命的第二枪,1911年推翻清王朝事件的简介

    满清末年,无数华侨捐款捐物,乃至捐命,也要推翻满清,他们心中抱着坚定的爱国信念,满清必须死,因为中华必须生。蓝色法兰西,红色黄花岗。1910~1911,这一年内中国革命党人救国举事高达20余次,其中不凡起义军在仅有20颗子弹的情况下,向死而生。这是对现实,对满清的极度绝望,变更迫在眉睫。其中最惨烈、

  • 1909年,慈禧出殡时发生了什么?让人不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一生共经历了五次战争。五岁的时候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她死后发生了三件诡异的事,让人毛骨悚然。生前处于乱世,死后也不得安宁。1908年11月15日,光绪帝驾崩的第二天,慈禧也去世了。慈禧生前很相信迷信,所以在她死后,操办她后事的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