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戊戌四君子分别是谁(戊戌四君子是怎么成功逃出来的)

戊戌四君子分别是谁(戊戌四君子是怎么成功逃出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76 更新时间:2023/12/18 23:23:47

公元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慈禧下令斩首在北京菜市口,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就此寿终正寝,仅仅持续了103天“百日维新”结束。“戊戌六君子”从容就义外,还有被捕幸存及成功出逃四君子,即康有为、梁超、张荫桓、徐致靖,他们的表现和结局如何!

公元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被慈禧下令斩首在北京菜市口,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就此寿终正寝,仅仅持续了103天“百日维新”结束。

“戊戌六君子”从容就义外,还有被捕幸存及成功出逃四君子,即康有为、梁启超、张荫桓、徐致靖,他们的表现和结局如何!

“戊戌六君子”先后被捕入狱和斩首,据老狱卒刘一鸣回忆谭嗣同等六人,在狱中的表现:谭嗣同在狱中意气自若,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林旭则静若如处子,在狱中时时作微笑。康广仁则以头撞壁,痛哭失声曰: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担。林旭闻哭,尤笑不可抑。

既而传呼:提犯人出监,康知将受刑,哭更甚。刘光第曾任职刑部,安慰康说:此乃提审,非就刑,毋哭。然而,最终结局是正如刘光第所骂曰: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何昏聩乃尔。

谭嗣同在狱中所作诗,并非刘一鸣老狱卒抄录,因为刘不识字。现存的一首为当时任刑部主事的唐昭青在戊戌八月二十五日的日记中所记。诗曰“望门投宿邻张俭,忍死须臾待树根。

吾自横刀仰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唐恒还形象地记录了八月十三日“六君子”被匆忙杀害的具体场面。

他记述道:⋯⋯谕旨已到,除张、徐两人另候谕旨,刘、杨、谭、林四章京及杨、康六人,均即行处斩。⋯⋯约下午四时,日将西下,“六君子”被押至菜市口刑场,观者万人⋯⋯六人遂从容就义。

六君子享年,谭嗣同33岁,杨深秀49岁,康广仁31岁,刘光第39岁,林旭23岁,杨锐41岁,一群为变法事业献身的铁骨铮铮的汉子。

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廷抓捕起来的维新派官员共为八人,其中张荫桓、徐致靖两人另候谕旨,分别改了判决,没有死。

张荫桓因长期从事外交与洋务活动,得到列强的出面干预和挽救,保了下来,被“发往新疆,交该巡抚严加管束”。

但一年之后,慈禧先向列强宣战时,又下令在戍所将张荫桓处死。张荫桓变法时61岁,是这群人中年龄最大的,于1900年7月31日被杀,时年63岁。

徐致靖变法时54岁,任礼部侍郎属从二品,为朝廷大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人,全都是徐致靖向光绪帝推荐并主张破除资格录用的。

当时,九门提督署到徐府抓人,徐致靖正好外出访友去了,没有抓着。徐致靖访友回来,听家人一说,他却不慌不忙的回到室内,认真地换上朝服,庄严肃穆地主动到刑部投案请死。

后来在菜市口由“斩立决”改为“斩监候”的徐致靖,为何突然得以免死待遇?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谜。

当时,徐家“一门三翰林”统统被革职,其子徐仁铸在湖南学政任上赶到北京,上奏疏请求代父坐牢,未准,但学政之职是被革了。

徐致靖为什么躲过了被杀的劫难呢?据说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父亲徐伟侯,一个是李鸿章

因为李鸿章和徐父是同一年的进士,父亲徐伟侯有恩于李鸿章,李鸿章则通过慈禧身边的红人荣禄,由荣禄向慈禧求情才放过徐致靖的。

这一说法出自于徐致靖外孙许姬传著《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一书,方才解开徐致靖由“斩立决”改为“斩监候”之谜。徐致靖逃过劫难,最后以92岁高寿告终。

维新派的“罪魁祸首”康有为和梁启超,双双成功成为“漏网之鱼”,大家都清楚。两人都借助于外国势力,在洋人的保护下成功出逃,保住了性命。

其中,还要指出的就是谭嗣同这条汉子,在得知消息,梁启超要其一块儿出逃,却坚决不走,谭嗣同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国人!悲壮,令人仰望。

康有为变法时40岁,于民国十六年病逝于山东青岛,享年69岁。梁启超变法时25岁,于民国十八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终年56岁。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北齐三杰谁最厉害(北齐三大保护神名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北齐三杰中最年轻也最有魅力的,无疑当数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的大名叫高孝瓘,然而人们更喜欢以“长恭”这个名字称呼他,他是高欢的孙子,高澄的第四子,论辈份比前两位要低一辈。兰陵王高长恭是东魏丞相高欢之孙,长相俊美,面若妇人。段韶,字孝先,武威姑臧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名将、军事家,战略家,北齐王朝开国功臣。

  • 魏晋南北朝真实状况介绍(魏晋南北朝历史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厮杀战乱之中。像仿于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东晋时实际中国经过漫长的战乱的汉族已经消沉、疲惫、颓废、迷惘。中国已经接近死亡了。曾经在网络上有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许是觉得在那个年代,女子亦可佩

  • 刘备如果不失去荆州会统一天下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光复汉室统一中原的关键并不在荆州,而在关中。从历史的大规律来看,要想统一中国,只有自西向东和自北向南两个方向。(由南向北的统一,只有朱元璋的北伐完全成功过一次,暂不考虑)。自西向东统一中原地区必取陕甘,也就是所谓的关中地区。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倘若关羽没有丢失荆州,刘皇叔是否有机会能完成一统天下

  • 徐梦桃个人资料介绍(冬奥冠军徐梦桃的人生经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徐梦桃是个家境贫寒,从烧烤摊里走出来的奥运冠军。徐梦桃的父亲“老徐”是开小烧烤摊的,1990年徐梦桃刚出生的时候,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三十多平的小屋里。随着徐梦桃一天天长大,她表现出了惊人的运动天赋。2022年2月14日,中国运动员徐梦桃斩获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这是本次冬奥会上我国获得的第五枚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说的是谁(诸葛亮真的是布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代“布衣”常常用来借指平民百姓,但实际上诸葛亮不仅出身极不简单,而且姻亲好友极为庞杂,与荆襄豪门名士多有来往。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众所周知,“布衣”常常用来借指平民百姓,那么诸葛亮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只是平民百姓出

  • 三家分晋时间是春秋还是战国(三家分晋历时多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春秋末年重大历史事件三家分晋发生时间是公元前376年,直到27年后才完全将晋国分离为赵、魏、韩三个国家。《史记·晋世家》最后有言:“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约不祀。”《史记·晋世家》最后有言:“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

  • 明朝建文帝最终下落(历史上的朱允炆失踪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大家知道,朱允炆21岁登基,只当了四年皇帝,就被叔叔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推翻,从此下落不明,朱棣也就成为了大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虽然功绩显著,但他的一生,一直被一个谜团所困扰。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明朝最大的历史谜团——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第二位皇帝,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父亲

  •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氏子孙(赵匡胤上位后杀柴荣妻儿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后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后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

  • 光纤之父是谁获得了什么奖(我国光纤之父高馄的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高锟,被叫做“光纤之父”、“宽带教父”。相比起其他“高高在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的科研成果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早年间,他还是个被嘲笑“异想天开”的“傻小子”。诺贝尔奖自从建立以来,在普遍意义上看来,每年的获奖者都代表着各个领域中、各个时代中最顶尖的一批精英。在诺

  • 泾原兵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泾原兵变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泾原兵变发生的背景位于唐朝中晚期,在位的皇帝是唐德宗。唐德宗是一位颇有作为,也很有抱负的皇帝。自此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皇帝的权威就一天不如一天,靠着藩镇平定了叛军,终究只能养出更强大的藩镇。唐玄宗末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了“安史之乱”。这次兵乱将正处于盛世的唐朝打进深渊,唐朝皇帝自此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