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子婴在位时间很短,为何评价却很高呢?

子婴在位时间很短,为何评价却很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07 更新时间:2023/12/11 4:39:27

哪个皇帝不想成就一番霸业,再软弱的人也有与众不同的一面,更何况是一位皇帝,他虽未建功立业,但从小生在皇家,还是首先一统天下的秦家,在他的基因里也有“不安”的成份。

秦朝末年天下一片大乱,不仅出了陈胜项羽这样的英雄,也少不了赵高秦二世这样的昏庸组合。很多人都认为秦朝历经两代而亡,其实少算了一个子婴。子婴虽然短暂地当了几天皇帝,几乎无所作为。但是这个知名度极低的人却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杀了指鹿为马的赵高,做了很多人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了子婴诛杀赵高的故事:

秦二世统治末年,赵高“指鹿为马”以后权力膨胀到了极点,他杀了秦二世,夺了秦朝的政权,自以为自己能够坐稳龙椅,当上皇帝。此时群臣对谋权篡位的赵高内心不服,迫于朝廷和整个秦朝的压力,赵高只能找到公子扶苏的儿子子婴来当皇帝。

子婴早就知道了赵高的为人,对他痛恨到了极点,随后他联系了心腹宦官韩谈,并让他和自己一起除掉赵高。公元207年正是子婴当皇帝的日子,可是赵高却迟迟见不到他。赵高四处寻找,看见子婴睡意正酣。赵高刚要上去指责子婴,突然韩谈冲出来猛砍一刀。这个乱臣贼子就这样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罪恶多端的赵高多行不义,结果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

在位只有46天,但将赵高这一扰乱朝政之人铲除,对于当时秦国而言,是一件幸事,但此时的秦国已然“病入膏肓”,想要挽救已经为时已晚。赵高的狂妄,

子婴的忍让,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赵高是一个善于伪装之徒,胡亥继位,太子扶苏沉冤而死,均因他伪装秦始皇旨意所致;排除异己,清除政敌,扳倒李斯,谋夺丞相之位,也同样出于他的伪装之计。这名当年的小宦官最终能左右秦朝政局,在朝廷呼风唤雨、指鹿为马,俨然是个假皇帝,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权术帮了忙。

赵高扶子婴继位,其目的是仍想控制皇帝,左右朝政大权独揽,这种野心是昭然若揭,子婴当然也是心知肚明。赵高一生屡屡靠阴谋诡计取得成功,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亲手扶起的子婴,会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要了他的小命,这也算是他的报应。赵高没有识破子婴的伪装之举,并非是这位老奸巨猾的人智商出了问题,而是他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可一世的心理所致。

面对即将土崩瓦解的大秦王朝,子婴虽然无法无力挽狂澜,但是面对罪恶多端的赵高,他审时度势,最终通过伪装术干浄利落地要了赵高的小命,这也算他暗淡人生中干了一件有智谋的漂亮事。子婴在继位之前,已经对赵高的所作所为看得一清二楚,子婴心里对赵高的不满、憎恨由来已久,子婴一直心存找机会灭掉赵高的想法,只是限于当时自己的处境,他没有表露出来而已。

就当时子婴与赵高的势力相比,子婴刚刚继位,政权不稳,赵高身居丞相之位,在朝中苦心经营多年,可谓根深蒂固,子婴的势力明显处于劣势。在此情况下,如果子婴贸然和赵高明刀明枪硬拼的话,子婴肯定是自身难保。子婴要想铲除赵高,彻底清除未来的执政威胁,只能采取智取的办法,对此,子婴还算是头脑清醒。

子婴要采取伪装之计智取赵高,既得益于他自己的明智,也得益于他的儿子和心腹大臣韩谈的支持,正是韩谈对他的忠诚和鼎力相助,才使他的伪装术得以成功,最终要了赵高的性命。假如,韩谈反水倒戈,就不是赵高的性命不保,恐怕是子婴的身首要分家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赵高罪摩深重,已彻底失去了人心,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即便韩谈不出手,也自然还会有人拔刀相助。

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话颇值得我们深思,也是对我们如何做人、做事、说话的提示和警醒。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有善恶天性,都会面临向善和向恶两条人生之路,究竟走哪一条路结果会有天壤之别。我们每一个人虽不能完全做一个纯粹的人,但起码要做一个好人、善人。

很多时候我们洞穿这些人的伪装并不难,只需还原事情的真相即可。还是那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提醒那些惯于此行径的人,要及早悬崖勒马,一旦原形毕露,真相大白,最终对自己会贻害无穷。

赵高的死属于咎由自取,子婴的下场只能说是历史前进的结果,赵高在秦国暗藏祸心,从想要当皇帝念头出现时,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要想让他灭亡,必然让其疯狂,指鹿为马的事情出现后,进一步加剧了赵高覆灭的速度,但赵高的覆灭依旧无法挽救秦国。

标签: 历史秦朝子婴

更多文章

  • 为何各朝各代的开朝帝王都会清算功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权利和人心如何选择,这对于每一代开国皇帝而言,都会不约而同选择前者。江山初建之时,必然需要得力之人打天下,但当江山稳固,就是功臣退隐之日,但凡有头脑混沌者,轻则成为贬为庶民,重则丢掉性命。为何各代开朝帝王都会清功臣?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一统天下后更要扫除未来隐患。细数历代朝代,当属明朝朱元璋心狠,

  • 宋徽宗联金灭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徽宗联金灭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期,北方辽国境内发生了巨变,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部落之后,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登基称帝,国号为大金,开始起兵攻打辽国。此时的辽国已经日益衰落,天祚帝耶律延禧喜好狩猎,对朝政不管不顾,任由奸臣乱政,因此在金国的步步

  • 司马迁到底是如何看待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汉朝,司马迁

    历史是由后人所写,在撰写人的主观思维下,难免会有一些偏差,但有些功过是不会被掩盖,只会在“写与读”的过程中,越发清晰明了。从《史记》中能够看出司马迁爱好和平,但为何还会认可秦始皇?他是在肯定秦始皇的功劳,还是在《史记》中“正话反说”?秦王朝的一统,让天下人有了“统一”的概念,才有了后世的汉朝、唐朝、

  • 尉缭和王翦都功高盖主,为何嬴政会放过他们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国,秦始皇

    伴君如伴虎,当很多人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也是他距离灭亡不久之时,但凡是皆有例外,不是他们过于聪明,而是知道做事应有何种态度。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但秦始皇身边的尉缭和王翦是其中的“特例”,这两位名家为秦王嬴政出谋划策统一天下,最终他们却选择了明哲保身,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不同的方法全身而退。秦

  • 作为北宋最耻辱的事件 靖康之耻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北宋,靖康之耻

    对北宋靖康之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靖康之耻,北宋最耻辱的事件,究竟有多“耻”?历史的朝代变革,总是免不了打仗,打仗就会有成败,弱势的一方总是会留下惨痛的代价。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的朝代,欣荣衰败总是免不了的,可是像北宋这样的屈辱的真的很少,北宋最大的屈辱就是靖康之耻。靖康之

  • 李牧为何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他的封神之战是哪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李牧,赵国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李牧的生轨迹来看,可分为两部分,前半生防御匈奴的南侵,后半生抵御秦军的东进。他一生战功赫赫,但是封神之战则来自于匈奴,以15万步兵围歼10万匈奴骑兵。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

  • 明代宗朱祁钰是怎么死的?详解其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朱祁钰,明朝

    明代宗朱祁钰是怎么死的?他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对朱祁钰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

  • 清朝敬事房太监抢着进去 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吃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清朝,敬事房

    对清代敬事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敬事房是做什么的,为何太监们抢着进去,而妃子们都很畏惧?在我们古代,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有的人生在富贵人家,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而很多人出生在贫寒之家,就只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特别是古代的达官贵族和皇室,他们不仅锦衣玉食,还有众多

  • 康熙都没有解决孝庄的遗言 雍正是怎么轻松破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孝庄,雍正

    对孝庄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临终前留下遗言,康熙临死前未破,38年后,雍正却轻松破解。我们都了解,封建制度的实质就是以宗法为中心的父权制度,在过去,女人的身份比男人要低,在大多数王朝,官员和宰相都是男人的特权。但即便如此,在历史上仍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人物,如清代

  • 清朝盲人书画家说的是谁?汪士慎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清朝,盲人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清朝盲人书画家汪士慎的故事。作为扬州八怪“第一怪”的汪士慎,其书画造诣之深,是举世公认的,但他的苦难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他年近四十到扬州时,寄居在同乡大户马氏兄弟家。虽然马氏兄弟很尊敬“文化人”,但赤贫如洗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