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耦耕是什么意思

耦耕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29 更新时间:2024/1/3 20:51:55

耦耕是一个与农业科技和经济生产均有密切关系的重大问题。两 千多年来,关于耦耕之“耦”的解释,大约有七种,备受历代学者的关注。

二人二耜并耕说。汉代学者郑玄注《周礼•考工记》,认为古代的 耦耕是两人各执一耜,共同耕作的方法。耦耕在二人二耜的相同前提下,形成另外两种不同耕作形式的解释,即唐代孔颖达《诗经•大田》 正义提出的对耕说,以及唐代贾公彦《考工记》疏中提出的两人一前一后说。

二人一犁或二人二犁说。承培元《说引经例证》和夏圻《学礼 管释》认为,耦耕不是用耒耜,而是用犁,其形式是二人合用一犁或 二人并用二犁,且有耕牛牵引。

二人使犁说。陆懋德《中国发现之上古铜犁考》一文指出:“耜是犁头,而最初的牵用人拉。……二人同时工作,一人在后扶犁,一人在前拉犁,如此二人并耦,是谓之耦也。”此说把耜与犁混为一谈。

二人相对说。孙叙《耒耜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主张,所谓耦耕,是二人相对,一人踱耒,一人拉耜。

二人配合说。农史专家万国鼎《耦耕考》一文提出,耦耕即一人掘地挖土,另一人旋即把土块打碎磨平,也就是一人耕一人耰,配合进行的耕作。

二人一耜说。兹全在万国鼎《耦耕考》的基础上,撰成《谈耦耕》一文,认为在木制耒耜时代,二人共踏一耜,一人以右脚踏耜上横木的右端,一人用左脚踏耜上横木的左端,使耜平衡入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耕作的经济形式说。宁生《耦耕新解》一文又提出新的看法, 主张耦耕不是一种耕作方法,而是一种耕作的经济形式。农史专家根蟠则在《耦耕纵横谈》中,不仅从技术上指出耦耕是二人二耒并耜的耕作方式,而且还把它置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考察。

有关耦耕形式的解释和探讨还在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展开研究, 对于加深认识先秦社会经济,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更多未解之谜推荐阅读

先秦时期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帝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权臣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嫔妃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美女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战争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宫廷未解之谜

古代王侯将相未解之谜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谜

民俗风情信仰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作品未解之谜

历史名胜的未解之谜

古代科学的未解之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井田制在古代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井田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流派。一说中国古代井田制是存在的。《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rdq

  • 《乐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论及儒家经典,人们总是从先秦“六经”讲起。所谓“六经”,《庄子•天运》载:“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也云:

  • 老子姓名的疑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开山鼻袓,所著《老子》一书,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可是,由于老子是个隐者,司马迁在为他作传时,已存在老子的姓名为李耳、老莱子、太史儋等三说。关于老子的这些姓名,至今争论不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聃,担任过周

  • 伍子胥掘墓鞭尸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代楚平王误听谗言,将大夫伍奢全家斩尽杀绝。伍奢次子伍子胥历尽艰难,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相传,伍子胥为父兄报仇雪恨,曾经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怒鞭平王尸体三百下。对于这一传说,古文献存在“鞭尸”和“鞭坟”两种不同记载,而近

  • 孔子修订过春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本不是一个专用名词,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史书都以 “春秋”命名,如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鲁之春秋等,因而 《墨子》中有“吾见百国春秋” 一语。相传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重返鲁国,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于是就根

  • 《春秋》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在史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严格地讲,《春秋》仅是鲁国国史的一部分,因为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史事,而隐公之前和哀公十四年后的历史都付之阙如。奇怪的是,鲁隐公并不是鲁国的开国君主,也没有什么过人业绩,孔子为什么对他特别青睐,将

  • 孔子删过诗经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最早称《诗》,相传原有三千多篇,经孔子删定以后,剩下三百零五篇,举其整数而言之,因此也叫《诗三百》。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被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诗》也就被称为《诗经》了。孔子有没有删过诗?这是个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

  • 诗经是诗歌的总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是我国先秦著名典籍之一,共三百零五篇,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是当时十五个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音乐;“雅”是宫廷和京城一带演唱的歌曲;而&ldqu

  • 诗经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各篇创作年代大致从西周初到春秋末。这部诗歌集,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成为儒家经典,才被称为《诗经》。初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西汉时立有博士,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诗》为古文诗

  • 越绝书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绝书》是研究先秦吴越文化的重要文献。那么,《越绝书》究竟出自谁手呢?说法约有下述几种。《越绝书》作者其一,为会稽吴君高所作东汉王充《论衡•案书》首先把《越绝书》与《越纽录》视为同一本书,然后认定会稽文雅英雄吴君高为此书的作者。这一说法得到明代杨慎、胡侍、田艺蘅等人的首肯。田艺蘅《留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