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六节 政归武帝

第六节 政归武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33 更新时间:2023/12/25 21:08:55

名士们一向依附于曹氏,反对司马氏集团。自从司马氏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后,许多名士仍然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他们由于怕遭杀身之祸,不敢直接反抗。于是,轻蔑礼法、纵酒放达、玩世不恭,企图逃避现实斗争。被称为“能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刘伶、阮咸、向秀即为其代表。在司马昭的分化瓦解和威胁利诱之下,七贤中的阮籍、山涛、向秀等人投靠了司马昭,只有嵇康因与曹魏的宗室联姻,不肯屈从于他。

阮籍在司马懿父子执政期间,做过从事中郎、散骑常侍等官,表面上与司马氏集团的关系还不错。但实际上,他对司马氏的专权不满,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不声不响,有时借酒浇愁,发泄自己的愤懑。一次,司马昭派人到阮籍的家中说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儿子司马炎,阮籍不同意,却不敢说,于是,喝得酩酊大醉,一连六十多天不省人事,那个来说亲的人只好回去交差作罢。但这种办法却不能永远使用。景元二年(公元261年),曹奂再次封司马昭为晋公、相国,司马昭不接受,于是其亲信纷纷劝进,他们找阮籍写劝进表,阮籍不能再用老办法了,只好写了一道,这反映了他政治上的软弱。因他没有公开反对司马氏集团,所以未遭杀身之祸。

司马昭辅政以后,阮籍从容对司马昭说:“我生平曾经到过东平游历,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当时高贵乡公把阮籍任命为散骑常侍,那是皇帝的侍从亲信,阮籍不敢与皇帝走得太近,而司马昭也不愿意看到阮籍被皇帝收买,当然很爽快地就任命阮籍为东平相。阮籍骑着小毛驴,来到东平衙门,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衙门周围的墙都给拆了,让里面和外面相互都能够看见,并且,治理当地的法令很简明扼要。在东平待了十来天,他又乘驴归来,被司马昭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经常跟随司马昭左右。执法机关汇报一个杀害母亲的案件,阮籍说:“哎!如果是杀害父亲还说得过去,竟然把自己的母亲也杀了啊!”同座的人都以为阮籍说错话了,司马昭也问道:“杀害父亲,是天下最大的恶行,你却认为可以吗?”阮籍回答:“禽兽只知道母亲而不认识父亲,杀害父亲,那是像禽兽一类的行为。而杀害母亲,那就连禽兽都不如。”阮籍这样一说,大家才心悦诚服。

阮籍与人说话都是“发言玄远”,从来不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是非,但是,他的内心是苦闷的,他不拘礼教的行为,却一再宣泄着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自己步兵校尉军营里,有一个士兵的女儿长得既聪明又美丽,还没嫁人就死了,阮籍也不认识这个女孩的父亲、兄弟,直接就到人家家里,哭着为人送葬,哭完就离去了;邻居家一个美丽的少妇卖酒,阮籍曾经喝醉了,就睡在少妇的旁边,阮籍自己不避嫌,少妇的丈夫见到了也不以为不正常;他经常随着性子独自驾车,不管有没有道路,随便前行,等到走得没有路了,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总是大哭一场,才驾车回来。阮籍曾经来到荥阳,登临汉高祖刘邦项羽交战的地方,叹息道:“当时没有英雄,才使这些小子们成名!”他还曾经登上虎牢山,望着洛阳叹息,于是,就写下了一首《豪杰诗》,有人认为该诗已不存,有人认为他的咏怀诗第39首就是,存疑。

打败了诸葛诞以后,曹髦要加司马昭以九锡,经过反复的推让,直到曹奂上台以后的景元四年10月,司马昭才接受了九锡。而为了配合司马昭的推让,公卿大臣们要劝说司马昭接受,即所谓的“劝进”,而司马昭的爪牙却让阮籍来写这篇《劝进表》,如果写了《劝进表》,就等于阮籍支持了司马昭篡位。这当然与阮籍的思想格格不入,但是不写又不行,阮籍大概又想到了以酒醉推脱,《世说新语》记载,司空郑冲派信使到阮籍那里,而阮籍在袁孝尼家,晚上喝醉酒还没醒。人们把他扶起来后,他提笔就写,丝毫不作修改就给了信使。当时人们认为他是神笔。他写的语言优美,被当时人们所称道。

可是,又有谁知道写完《劝进表》的阮籍,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阮籍的这篇《劝进表》,引起了后世不少人的非议。叶适说:“今《文选》载蒋济‘劝进表一篇,乃籍所作。籍忍至此,亦何所不可为。籍着论鄙世俗之士,以为犹虱处乎裈中。籍委身于司马氏,独非裈中乎?观康尚不屈乎钟会,肯卖魏而附晋乎?世俗但以迹之近似者取之,概以为‘嵇阮,我每为之太息也。”(《石林诗话》)

仅仅过去两个月的景元四年冬。天,作为一代风流名士的阮籍,终于在彷徨和苦闷中离开了这个丑恶的世界,终年54岁。

山涛在两种势力之间移动,把官位看得比较重。司马昭投其所好,景元二年(公元261年)任命他为吏部郎。晋时继续做官,保全禄位以终。

只有嵇康公开反对司马氏的专权。嵇康因与魏国宗室谯王曹林的女儿结婚,成为曹家的女婿,对司马氏集团的专权极为不满。对司马氏集团的官员表现出极端的轻蔑。一次,司马昭集团的官员钟会,听说嵇康文才出众,前去拜访。当他骑着肥马赶到嵇康家中时,看见嵇康正在打铁。他装出一副高贵的样子,等着稽康前去迎接。不想,嵇康只是低头打铁,连瞧都不瞧他。钟会非常恼火,正打算走,稽康忽然开口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愤愤地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对嵇康怀恨在心。他还向司马昭进谗言:嵇康好比一条卧龙,千万不能放过他。

他们寻找一切机会对付嵇康。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山涛被任命为吏部郎,他举荐嵇康代替自己的职务,结果被嵇康拒绝,而且写了一篇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中说:“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必不堪者一“是表示蔑视虚伪礼教,”甚不可者二“更是公然对抗朝廷法制。所谓”每非汤武而薄周孔正是揭穿司马氏争夺政权的阴谋。司马昭知道此事后,起了除掉嵇康的念头,于是,由钟会出面,诬告:嵇康曾经打算帮助毋丘俭谋反,而且言论放荡、败坏名教。司马昭遂将嵇康押到洛阳东市刑场斩首。反对司马氏集团的名士也不存在了。

司马昭在平蜀和争取了名士的支持后,篡位的条件已经成熟,便于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三月,以皇帝名义给自己进爵为晋王。当了晋王以后,自然就要立世子,也就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按照常规,应当立长子司马炎,但司马昭却特别喜欢次子司马攸。司马攸为人孝顺,多才多艺,平易近人,名望超过司马炎。因而,司马昭想立他为太子,并且经常公开地对大臣说:“我死之后,大业应当归于攸。”司马炎当然不愿意。这位长子有一副奇特的相貌,头发长得拖到地上,两手垂下来可以过膝。有些人相信他这副相貌,认为必是大福大贵,便有意投靠他,帮他出谋划策,留心政事得失,商议好对策,以便司马昭问到时,能够对答如流。他们当然竭力反对立司马攸。于是山涛说:“废长立少,违背礼制,是不吉利的。贾充说:中抚军(司马炎)有为人君的品德,不可改立他人。”何曾、裴秀说:中抚军众望所归,又有天生异相,不是当人臣的样子。太尉王祥说:前代立少子,造成国家混乱。听了这些劝谏后,司马昭决定还是立司马炎为世子。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晋朝和宋朝的惊人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朝

    说到晋、宋在政权方面的相似之处,首先便是两个王朝的建立,这两个王朝都是靠“谋逆”篡位获取政权。司马懿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然而这个有着“狼顾之相”的三朝元老,却不甘始终居于人下,他所觊觎的是推翻曹魏政权,建

  • 河南新安县博物馆馆藏晋代铜鸠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新安县

    关键词:晋代铜鸠杖2003年4月,河南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与新安县文管所联合对洛新开发区水泥除尘设备厂工地的一座晋墓进行发掘,出土文物丰富,有铜、铁、金、银等器物,其中的一件铜鸠杖引人入目。现藏于河南新安县博物馆。鸠杖出土时,杆已腐朽,仅存杖首和末端,鸠杖首为一斑鸠鸟形,身长厘米,身高9厘米,身宽4厘米

  • 第三节 晋朝后期奢侈成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

    历览前朝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大晋帝国成立时,晋武帝也是崇尚节俭的,至少当着满朝文武做了这方面的秀,在宫殿之内烧过一件当时最名贵的服装“雉头裘”,这是太医院医宦程据献上来的。这件全部用野雉头毛制成的衣服,是稀世珍宝,百官们看了既赞叹,又感到可惜。被后世帝王们津津乐道,以此作

  • 顾恺之简介: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最负盛名的大画家,字长康,小名叫虎头,出生于公元345年前后,生长在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他的家庭十分富有,祖父和父亲都做过东晋的大官。顾恺之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请人教他读书、写字,稍大一些,就教他写文章、作诗。他十多岁时写过

  • 当了皇帝他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最终饿得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他就

    经历了一场乱哄哄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垮了,匈奴人趁机崛起。永嘉五年(311年)六月,西晋都城洛阳沦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虏至匈奴汉国,洛阳成为废墟。国不可一日无君。九月,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年仅十二岁的秦王司马邺被立为皇太子,在长安建立行台,号令天下,坐镇长安,继续抵抗匈奴军。次年(312年)四月

  • 第十六章 南北朝最伟大科学家祖冲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北朝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长河中,有一个形成共识的观念,即人类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有赖于社会的稳定与和平的发展,然而穿越历史漫漫的尘烟,我们却发现了种种逆向的情景,许多人类科技和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恰恰是人类社会处于严重的战乱与动荡的时代。墨子的科学成就,诞生于春秋战国那个纷乱的国土上;而20世纪中叶开始的人类

  •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一直呈现着分裂的局面,但各分立的政权由于民族的融合,文化传统并没有中断,在秦汉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天文学上,一些天文学家根据实际观测,修正和发展了历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如岁差,由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引,使地球自

  • 雄浑意气,桓温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雄浑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北伐没有成功,可他对权力的占有欲却越来越强,甚至开始觊觎皇位了。■侠胆英豪,乘龙快婿桓温,字元子

  • 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原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一个强大封建王朝的衰落和灭亡,都是从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开始的。比如两汉的灭亡,起源于其末期的农民起义;后来北宋的灭亡,也是方腊起义敲响了丧钟(水浒属于小说不算),之后的元朝灭亡,源于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朝的灭亡,起于席卷全国的明末农民战争;清王朝的灭亡,同样以太平

  • 顾恺之施舍:清贫之身但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顾恺之

    身无分文的刘邦“贺钱万”曾经赴吕太公宴。历史上这样“不差钱”的人物不少,比如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虽没有刘邦有名,但大家恐怕也不会太陌生,历史课本里有他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堪称旷世名作。顾恺之(字长康)在当时就以画闻名。《世说新语》载,谢安对顾恺之画作的评价是,“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