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雍六郡流民起义:推翻西晋王朝在益州的统治,建立了大成政权

秦雍六郡流民起义:推翻西晋王朝在益州的统治,建立了大成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30 更新时间:2024/1/15 22:42:51

西晋时秦雍二州六郡流徙至益州的流民举行的起义,它推翻了西晋王朝在益州的统治,建立了大成政权。

元康八年(298),由于战乱和连年灾荒,秦雍二州的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等六郡(今甘肃东南和陕西西部地区)人民数万家,在巴赛豪酋和汉族大姓率领下流入汉中就谷,继而进入益州。其中少数首领曾进行过劫掠,绝大部分流民都分散到各地充当佣工和佃户。流民首领之一的巴费豪酋李特,原居住在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东汉末迁汉中,曹操克汉中后又被迁至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其兄弟五人,长兄李辅留略阳,其自与弟庠、流、骧同时入蜀。李特兄弟救助贫、病流民,颇得人心。永康元年(300)十一月,益州刺史赵庇为实现割据野心,竭力拉拢李特兄弟和六郡大姓,以李庠为威寇将军,使召募六郡壮勇万余人守卫北道。永宁元年(301)正月,赵廞惧李氏兄弟势力太盛,借故杀死李庠及其子侄宗族三十余人(一作十余人)。于是李特起兵攻破成都,赵廞兵败被杀。朝廷遣平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益州刺史罗尚入蜀,下令流人全部返回原籍,七月上路,并令梓潼太守张演在其所辖境内设立关卡,搜夺流民财物,广汉太守辛冉甚至企图将流民首领全部杀死。散在各地充当佣工和佃户的流民本不愿走,加之庄稼未收,缺乏资粮,众皆愁怨。李特多次向罗尚请求放宽流民遣返期限,流民十分感激。他还于绵竹(今四川德阳北)结大营以收容流民。李特把辛冉悬赏捉拿李特兄弟的布告改为“能送六郡之豪李、任、阎、赵、杨、上官及氐、叟侯王一首,赏百匹”。于是这些大姓酋豪也迅速靠拢李特。流民共推李特为首领,在绵竹起义,进军至成都。他与蜀民约法三章,施舍赈贷,礼贤拔滞,军政肃然。蜀中流传歌谣:“李特尚可,罗尚杀我,平西将军,反更为祸。”太安二年(303)正月,义军占领成都少城,罗尚据太城固守。蜀中结坞自保的豪强大族纷纷归顺义军。李特因军中缺粮,将流民分散到诸坞堡就食。不久,朝廷派水军三万前来镇压。诸坞堡主动摇,罗尚乘机与之秘密勾结,合兵袭击李营。李特战死,义军损失惨重。义军在李流及李特长子荡、三子雄率领下继续战斗。三月,李荡牺牲,官军节节逼进。李流曾一度准备投降,李雄坚决反对,并大破官军。义军转危为安,李流遂将军权交与李雄。由于蜀中地主坚壁清野,并挟持人民大量向荆州和宁州流徙,义军军粮再次发生严重危机。后得到青城山(今四川灌县境内)大地主、道教首领范长生大量资给,义军再度振作。九月,李流病死,众推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十二月,李雄率军急攻成都,罗尚潜逃,余军投降,义军占领成都。永兴元年(304)十月,李雄称成都王。光熙元年(306)六月,改称帝,国号大成,拜范长生为丞相、天地太师,复其部曲不豫军征,租税一入其家。新建立的大成是一个封建政权,但初期政治较为清明。它规定每年赋税为:男丁谷三斛,女丁一斛五斗,疾病者折半;户调不过绢数丈、绵数两而已,远较西晋十六国时期其他政权为轻。安定的社会秩序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休养生息的环境,也为中原人民提供了避乱的场所。

标签: 益州

更多文章

  • 第六节 政归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名士们一向依附于曹氏,反对司马氏集团。自从司马氏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后,许多名士仍然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他们由于怕遭杀身之祸,不敢直接反抗。于是,轻蔑礼法、纵酒放达、玩世不恭,企图逃避现实斗争。被称为“能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刘伶、阮咸、向秀即为其代表。在司马昭的

  • 晋朝和宋朝的惊人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朝

    说到晋、宋在政权方面的相似之处,首先便是两个王朝的建立,这两个王朝都是靠“谋逆”篡位获取政权。司马懿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然而这个有着“狼顾之相”的三朝元老,却不甘始终居于人下,他所觊觎的是推翻曹魏政权,建

  • 河南新安县博物馆馆藏晋代铜鸠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新安县

    关键词:晋代铜鸠杖2003年4月,河南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与新安县文管所联合对洛新开发区水泥除尘设备厂工地的一座晋墓进行发掘,出土文物丰富,有铜、铁、金、银等器物,其中的一件铜鸠杖引人入目。现藏于河南新安县博物馆。鸠杖出土时,杆已腐朽,仅存杖首和末端,鸠杖首为一斑鸠鸟形,身长厘米,身高9厘米,身宽4厘米

  • 第三节 晋朝后期奢侈成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

    历览前朝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大晋帝国成立时,晋武帝也是崇尚节俭的,至少当着满朝文武做了这方面的秀,在宫殿之内烧过一件当时最名贵的服装“雉头裘”,这是太医院医宦程据献上来的。这件全部用野雉头毛制成的衣服,是稀世珍宝,百官们看了既赞叹,又感到可惜。被后世帝王们津津乐道,以此作

  • 顾恺之简介: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最负盛名的大画家,字长康,小名叫虎头,出生于公元345年前后,生长在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他的家庭十分富有,祖父和父亲都做过东晋的大官。顾恺之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请人教他读书、写字,稍大一些,就教他写文章、作诗。他十多岁时写过

  • 当了皇帝他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最终饿得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他就

    经历了一场乱哄哄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垮了,匈奴人趁机崛起。永嘉五年(311年)六月,西晋都城洛阳沦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虏至匈奴汉国,洛阳成为废墟。国不可一日无君。九月,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年仅十二岁的秦王司马邺被立为皇太子,在长安建立行台,号令天下,坐镇长安,继续抵抗匈奴军。次年(312年)四月

  • 第十六章 南北朝最伟大科学家祖冲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北朝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长河中,有一个形成共识的观念,即人类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有赖于社会的稳定与和平的发展,然而穿越历史漫漫的尘烟,我们却发现了种种逆向的情景,许多人类科技和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恰恰是人类社会处于严重的战乱与动荡的时代。墨子的科学成就,诞生于春秋战国那个纷乱的国土上;而20世纪中叶开始的人类

  •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一直呈现着分裂的局面,但各分立的政权由于民族的融合,文化传统并没有中断,在秦汉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天文学上,一些天文学家根据实际观测,修正和发展了历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如岁差,由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引,使地球自

  • 雄浑意气,桓温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雄浑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北伐没有成功,可他对权力的占有欲却越来越强,甚至开始觊觎皇位了。■侠胆英豪,乘龙快婿桓温,字元子

  • 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原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一个强大封建王朝的衰落和灭亡,都是从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开始的。比如两汉的灭亡,起源于其末期的农民起义;后来北宋的灭亡,也是方腊起义敲响了丧钟(水浒属于小说不算),之后的元朝灭亡,源于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朝的灭亡,起于席卷全国的明末农民战争;清王朝的灭亡,同样以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