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临死前出昏招 给李唐后代竟带来横祸

李世民临死前出昏招 给李唐后代竟带来横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3/12/25 7:30:42

一代明君李世民,虽然自己在位的时候将国家打理得有井有条,但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却再三徘徊。最后,为了保障自己子孙后代们的安全,不出现互相残杀的局面,选择了性格敦厚老实的老九李治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过,李世民千算万算,没算到的是:正是自己临死前的一个人事安排,却给李唐后世子孙带来了横祸。

李世民临终前,始终放心不下大唐的江山,生怕出现任何纰漏。为了帮助即将登基的太子李治,他亲自挑选了长孙无忌、李绩、褚遂良于志宁为顾命大臣。这四个人都是跟随李世民多年的功臣名将,有他们在可保大唐江山稳固。原本只是这样做,便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唐太宗此时却犯了猜忌的心理,将顾命大臣、名将李绩远调到遥远的叠州任都督,并对李治交待了这样一段话“李绩才智有余,但于你无恩,恐怕不能怀服。如果他马上去上任,等我死后再把他起用为仆射,予以亲近和信任;如果他徘徊顾望,就把他杀掉”。从这话原意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并非不信任李绩,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收买人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绩武德四年开始便跟随李世民一起征伐,所立战功无数。李绩作为一名军人,以忠和义着称。但是他也并非是一个粗人,相反他的政治觉悟很高。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绩便选择两不相帮。此时李世民的调令一下来,李绩便猜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为免遭杀身之祸他连家都没有回便直接走马上任。知道自己会重新被提拔的李绩,心理也是种下了一个大疙瘩,想他跟随太宗出生入死多少年,最后时刻居然有此遭遇,稍有差池便会招致杀头之祸,“伴君如伴虎”他是深深体会到了。

果不其然,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没多久,唐高宗李治便将李绩召回来予以重用。在高宗朝,李绩继续发挥余热,多次领兵征战,灭了高句丽。不过,有关李绩的战绩都不是我们说的重点。李绩在经历先贬后提之人,为人变得更加谨慎,除了管好分内之事外,基本不过分其他事物,对于皇家之事更是好不插手。

我们知道,李治登上皇位不久,便从感业寺将武则天召回,后来还打算立武氏为后。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的想法,招致众多大臣的一致反对,包括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内的。要知道,当时的朝廷中,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这些贞观年间的功臣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再加上他们是顾命大臣,说话的份量极高。两位顾命大臣都反对,虽然主意已定但李治还不敢轻易下旨,这时候他想到了另一个顾命大臣大将军李绩。当李治问李绩的时候,李绩的回答回避了这个问题“这是陛下家事,压根儿不必问外人”,再次将自己置身事外。得到李绩的这个回答,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的决心更加坚定,再也无人反对。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以及后来的独自执政过程中,大力剪除士族集团,而扶持庶族。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士族为维护自身利益,铤而走险与之对抗,结局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是普通的士族,在李唐宗室之中,也有许多人被武则天所屠杀,包括越王李贞、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人。不知是巧合还是怎样,一句话将武则天扶上前台的李绩的孙子后来徐敬业武则天所杀,还是灭九族。李绩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

标签: 横祸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儿子做了丑事,唐太宗为遮羞连杀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丑事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任皇帝,说起他能当上皇帝的过程,也是挺复杂的,因为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有四个儿子,其中被雷劈死一个,还有两个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是大哥,给李渊封为太子,本该是继承皇位的,但李世明却不愿意了。权力的诱惑是很大的,李世民为了当皇帝,只能对兄弟狠下杀手了,李渊在打江山时,很多地盘都是自己

  • 13、玄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玄奘(605~664)是唐代着名的高僧之一,通常被人们称为“三藏法师”或“唐三藏”,也就是我们在《西游记》看到的唐僧的原型。他是唐代杰出的旅行家、探险家、着名的佛学经典翻译家和宗教哲学理论家,也是我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玄奘法师,俗名陈袆,玄奘是他

  • 她因才华被李世民召进宫 二十四岁就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贤妃徐惠,较少有全名的人,在男权社会这实属不易。徐惠是浙江湖州长城人,出生五个月就能说话,四岁精通《论语》、《诗经》,八岁自己就能写文章。父亲徐孝德曾让她试着模仿《离骚》写首诗,她写了《拟小山篇》:“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父亲看后大吃一惊,知道这孩子

  • 唐太宗李世民薄葬之谜 盗墓贼无意之举揭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谜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的一位明君,他开创了华夏的“贞观之治”,他生前厉行节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去世之后,被葬在了昭陵。据史书记载,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才下旨造昭陵,凿石的工人才100多个,几十天就完工了。因此,长孙皇后的陵墓当然是属于薄的不再薄的薄葬了。于是,天下人对唐太宗的薄葬都赞叹不

  • 李世民登基后,秦叔宝为什么会卧病在床整整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时期英雄人物辈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均是为唐朝建国立业做出极大贡献的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同来探讨秦叔宝!咱们今天要讨论的这位,便是秦叔宝,原名是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为什么秦叔宝会卧病在

  • 瓦岗寨的单雄信不愿降服于李世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不愿

    关于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追根究底要从两人的父辈说起。单雄信的父亲单禹,曾是北周镇守东昌(今山东聊城)的将军。公元581年,当时尚在隋任将的李渊,奉命攻打北周,并且围住了东昌。双方血战数日,李渊率部攻破城墙,单禹也是兵败被擒。只是后者性情忠烈、宁死不屈,最后被李渊处死。此后,单氏举族出逃,逃至

  • 唐太宗李世民为啥会被称为是最能打仗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被称为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时,年轻的

  • 【唐朝·颜真卿】安史之乱宁死不降的书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仅用三十多天就攻占了东都洛阳,刚从温柔乡中醒来的唐玄宗不由伤心叹息:“河北二十四郡,竟无一忠臣!”这时有人来报,说河北尽陷,只有颜真卿镇守的平原城没有损失。唐玄宗这才开始关注颜真卿,感慨万千:“朕不识真卿久矣!”其实他这时候真

  • 第六讲 政治权谋与官场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权谋

    单个官员,展现的是他的政治权谋与策略;多个官员,呈现的则不仅是权谋与策略,还是一种文化,是带着政客思想,印着政客足迹的文化。由错综复杂的政治交往而织成的官网,总免不掉那个时代的烙印。君主与人镜人生有三面镜子:一面是铜镜,照着它可以把衣服穿整齐;一面是历史,可以让人知道古往今来历代王朝兴亡的种种教训;

  • 12、宁国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宁国

    宁国公主,肃宗次女。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镇压叛乱,唐朝向回纥借兵。回纥,其先匈奴,北魏时称高车,或称敕勒,讹为铁勒,其一为回纥。贞观三年(629)始向唐献方物。开元(713~741)年间,回纥日益强盛。唐玄宗册封其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在回纥帮助下,至德二载(757)唐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