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形势的正确把握与无声的“外交”战争

对形势的正确把握与无声的“外交”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87 更新时间:2023/12/25 22:26:39

按照先前与刘基商议制定的统一全国的策略:先西后东或称先陈后张,先南后北。龙凤十年(1364)开始,在西线陈友谅势力被翦灭的情势下,朱元璋将统一战争的进攻目标作了根本性的转向东灭张士诚。

〇对形势的正确把握与无声的“外交”战争

那年四月朱元璋在与孔克仁等侍臣谈论前代成败之事时这般说道:“当今天下,拥有相当实力的军事集团势力屈指可数,在北方的河北有孛罗帖木儿,河南有扩廓帖木儿,关中有李思齐张良弼;在南方就我和东邻张士诚了。尽管张士诚十分狡猾,派了不少间谍上我们这边来侦查,但他管理能力很差,以我方数十万的兵力固守疆土,修明军政,同时委派将帅伺机而行,我想东灭张士诚应该不在话下!”

从这段谈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朱元璋已经将东灭张士诚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但他同时又注意到北方几个邻居,尤其是紧邻自己的中原割据实力派扩廓帖木儿,朱元璋对其处置十分谨慎和“友好”。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是当时北方地区两个最大的割据势力,与元廷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争抢地盘和扩大各自的势力,两者经常大打出手。在朱元璋消灭陈友谅时,扩廓帖木儿占据了上风,至正二十五年(1365)九月出任元廷左丞相,但因为得罪了朝廷的权贵势力,只做了两个月的丞相工作,他被迫辞职,外出治军。当时元顺帝封他为河南王,让他统领全国兵马,平定南方之乱。这样一来扩廓帖木儿就回到了河南,驻军彰德(即近代大奸贼袁世凯老家河南彰德),飞檄各处诸侯,声言要会集各路兵马进行南征。可关中地区的军阀李思齐、张良弼等却根本不予理睬,这下可惹恼了扩廓帖木儿,他带兵西进关中,征讨李思齐等。元末军阀混战闹剧愈演愈烈,元顺帝诏令南征之事早就成为了一纸空文。

中原乱成一锅粥,这就大大便利了朱元璋南方统一运动的开展。为了防止东灭张士诚军事行动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从龙凤十年(1364)正月起,“大忽悠”朱元璋继续推行先前的交好北方策略,频频遣使北上,主动“示爱”,大打“太极”。龙凤十年年底在给扩廓帖木儿的信中,他对其养父察罕帖木儿大加赞赏,并十分同情地说道:令尊的不幸遇害使得一时豪杰莫不悼惜。接着就歌颂起扩廓帖木儿本人,称赞他“孝切于衷、勇发于义,鼓率愤旅,雪仇耻,以成父志”,实乃察罕帖木儿不死英魂之再现。然后再说到察罕帖木儿宿敌孛罗帖木儿如何之不好,称其为“古今大恶”,你扩廓帖木儿继承父志,要想战胜宿敌孛罗帖木儿的话,如果需要我,只要派一个使者到我这里说一声便是了。孛罗帖木儿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又何必分彼此?当今天下为豪杰相遇之际,理当开心见诚,共济时艰!

扩廓帖木儿本是汉族人,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怀柔”之术岂会不懂,更何况早就听说朱元璋是何等样的人了。要真是豪杰相遇之际坦诚相见,那你干吗西进征讨已经毫无威胁且奄奄一息的“大汉国”呢?干吗去欺负东邻张士诚呢?据说此人还算说得过去,投降我大元王朝后也算尽过职,可不像你朱元璋光说别人,自己一点表示都没有。扩廓帖木儿不傻,看懂了忽悠高手的心思,不仅不予回信,而且还将朱元璋的“和平”使者汪河等人给扣了起来。

第二年七月,鉴于几次派出的“示爱”信使都被扣的情势,朱元璋再次给扩廓帖木儿写了封情真意切的“求和”信,信中大致这样说:我以往派出的几位和平信使北上后都没能回来,阁下在与孛罗帖木儿进行军事交火而又胜负未决的情形下,派出了知院郭云、同佥任亮等率兵来攻略我湖广的景陵和沔阳,这些地方虽为大元故地,但落入他人之手(指西线红巾军)已经很久了,我是从他人之手而不是从元朝那里获得这些地方的。其潜台词是,你在挑事,我可忍了!接着又从扩廓帖木儿的心事入手说事:“阁下如果真想挟天子令诸侯、创业于中原,那就跟我朱元璋说一声,和睦我们之间的江淮边境!最近阁下派竹昌、忻都等攻略我江淮之地,这可不好。听说张思道、李思齐等都想联合起来对付阁下,又有传闻贵军军中尚有人图谋不轨,阁下正值多虑之秋啊!今特地派人再来告诉阁下您一声,希望您早做准备,也盼我方以往信使早日能回,这样也不失双方之和气!”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朱元璋的几封“示爱”信写得相当有水平,从当时的史实来看,大致他7次致书扩廓帖木儿求和。尽管扩廓帖木儿都没有回信,但至少说,他也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南进征讨,这就为朱元璋统一南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对北邻的“忽悠”实际上还是起到了作用。与此同时朱元璋又想到了西邻,西邻原来是陈友谅,现在陈友谅灭亡了,西部新邻变成了四川的明玉珍。明玉珍在元末各地割据头领中属于比较迟重的,他之所以走上独立的道路,跟他的忠君观念大相关联。徐寿辉被杀后,弑君凶手、乱臣贼子陈友谅当了“大汉国”皇帝,明玉珍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就乘势独立。朱元璋对此十分清楚,在主动交好明玉珍时,竭力跟明玉珍套近乎,昔日讨好元朝和元朝军阀的应天吴王顿时变脸成反元大英雄、反元同盟军中的一员主将。我们不妨来看看朱元璋的这信是怎么写的:“胡人,本处沙塞,今反居中原,是冠履倒置。足下应时而起,居国上流,区区有长江之险,相为唇齿,协心同力,并复中原。事定之日,各守疆宇,特遣使通好。惟足下图之。”朱元璋竭力掩饰真实意图,将自己打扮成“江湖同道”中人。在元末割据势力当中,明玉珍算得上是个老实人,所以稍稍被忽悠一下,就起作用了。他在回信中说:“夏主皇帝奉书吴王足下。迩者,夷狄运衰,中原气盛,天必降生豪杰,驱逐胡虏,以为生民主,是乃天意之有在也。第以中原人物,解此者少,尚为彼用,殊为可恨。足下应运而兴,目视赤子之涂炭,想亦不忍也。区区人马二十万,北出汉中,东下荆、楚,期尽残虏,以安黎庶。特遣使奉复通好,不敢后约,惟高明亮之。”

从这样的回信中不难看出,在元末群雄中明玉珍的政治权术档次要低一点,人家一忽悠,他就上钩。所以从信使手中接过大夏主的回信后,朱元璋就开怀大笑,进攻张士诚可以放心干!

就在朱元璋发动无声战争的同时,老对手、老冤家张士诚在干些什么?

标签: 外交形势正确

更多文章

  • 明代对私营手工业的控制与反矿税监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手工业,明代,私营

    明朝中叶,朝廷进一步加强对私营手工业的控制,尤其是采矿、制瓷、纺织、制盐、制茶等私营手工业备受限制,且不断遭受盘剥和掠夺。明廷一再禁止民间开采煤、铁、铜等矿产。并于制瓷业中实行“官搭民烧”,即将原由官窑烧制的瓷品,交民窑烧制,但出价极低,若烧不成,则由民窑赔偿,因此造成许多民

  • 最励志的丑小鸭是她 由二婚少妇到母仪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丑小鸭,天下,少妇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传奇女子,她们用自己的亲生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巾帼不让须眉”。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富寡妇怀清,南北朝时期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唐朝时期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等等。但是,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说的是一位励志皇后,她堪称中国最早的灰姑娘,二婚人妇愣是混成

  • 刘六、刘七起义——明朝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农民大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全国性,明朝,规模最大

    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明朝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农民大起义,官修《明史》也承认“流寇蔓延,几危宗社”。河北地区地处京畿重地,是明朝的统治中心。这里,皇室贵戚庄田交错密布。正德年间,贵族庄田猛烈扩张,“奄人多夺民业为庄田”①,例如刘瑾党羽谷大用就

  • 明代秘史:弘治帝治世兴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弘治帝,明代,秘史

    弘治十八岁即位,即位的第六天就对太监梁芳、礼部右侍郎李孜省、外戚万喜及其党羽等一批奸佞官员进行了革职流放。要振兴朝政,治理好国家,首先必须清除奸佞,更新官吏队伍,他做太子时早已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一即位就狠抓官吏队伍的整顿。清理完第一批接着又清第二批,番僧国师领占竹、太常卿道士赵玉芝、邓常

  • 第十二章 明宫一点红——女官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十二章,官制

    女官制从周秦到唐宋,一直是中原正统王朝的一项重要宫廷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力图用设置女官严阃围之政、杜阉宦之祸,将女官制度作为强化君权的措施之一。明代女官制度对于禁女宠、贬外戚起到了显着的作用,而对宦官势力的阻遏却成效甚微。明代女官规制以洪武后期最为完善,其机构设置为“六局一司”

  • 貌美如花的清朝公主为何要守活寡?竟因为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如花,清朝,貌美

    最近迷上了清代的历史研究,在书声阅读了不少古籍后发现清代的公主,其实绝大多数生活都是不幸福的,等于活守寡。有子女的也是少之又少,寿数也不长。据统计来看,自顺治以下数下去七个皇帝所生的公主,成年出嫁者总共31人,但是其中未及50岁去世者24人,约占总数的77。在这24人中,其中20岁之前去世的2人,占

  • 明孝宗朱祐樘为什么在冷宫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冷宫,出身,明孝宗朱祐樘

    朱祐樘明朝的后宫里疑案、怪事不少。一位日后的皇帝竟然因为妃子妒忌争宠、残害其他妃嫔和宫女而不得不出生冷宫,并且被偷偷摸摸地哺养了好几年,连皇帝自己也蒙在鼓里。明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昏庸之辈,“不郊、不庙、不朝”,政治腐败,朝纲混乱,后宫中则荒淫无度,怪事连连。明成化年间(146

  • 李善长传奇的一生:历史上真实的李善长故事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奇,真实,评价

    李善长事朱元璋屡献奇谋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南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年少时读过一些书,很有智谋,熟习法家学说,谋划都能切中要害。朱元璋攻占滁(chú)州一带时,李善长前去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知名长者,留下他担任幕府书记的职务。一天朱元璋向其请教道:&ldqu

  • 朱元璋是怎么蚕食鲸吞统一浙东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是怎么,浙东,蚕食鲸吞

    自打下宁国、徽州后,朱元璋就将很大一部分兵力布置在皖南,并稍稍作了休整,至于接下来向着何处发展,就考虑得很谨慎。自起兵以来,自己经历的大小战斗数也数不清了,虽说现在拥有这番天地,但毕竟来之不易啊。不过在这么久的战争生涯中,他也逐渐看出来了,要说最容易打败的敌人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国官军。龙凤三年

  • 儿子冒死救父亲与父亲冒死救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儿子,冒死救,父亲

    ◎儿子冒死救父亲与父亲冒死救儿子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下令:将历年来祸害百姓的地方官吏捉拿到京师来修筑城墙。当时福建福州知府朱季用才刚刚上任,因为有人告发福州衙门的官员害民,上班没多少天的朱季用也被逮捕起来了,当时他在生病,且病得还不轻。当儿子朱煦来到他的身边时,朱季用气若游丝地说:“我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