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士诚、方国珍的反元斗争及其蜕变

张士诚、方国珍的反元斗争及其蜕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11 更新时间:2024/1/13 15:00:18

一、张士诚迁都平江

至正十四年(1354年)12月,取得高邮保卫战的胜利后,张士诚乘胜反击,元兵溃散,许多溃兵投入起义军,占领区日益扩大。元朝统治者在战场上失败后,至正十五年(1355年)4月,又派翰林待制乌马尔、集贤待制孙NB141至高邮进行招安,他们二人进入高邮城后,说明来意,并“反复开谕”,结果被张士诚“拘之他室,或1日馈食,或间日一馈食”,用饥饿折磨之后处死,拒绝了招安。当时淮东大饥,起义军筹粮困难,张士诚看到“吴中富庶,可以立国”,乃决计南下,遣其弟士德率水师山通州渡江,进占福山港。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1日,张士德攻入常熟。2月,攻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元平江路总管贡师泰、治中高安等带上家小,装载细软,弃城逃走,起义军顺利攻占平江,改平江为隆平府。3月,张士诚将都城由高邮迁至平江。

张士诚迁都平江后,采取了一系列打击豪绅地主、争取百姓和巩固政权的措施。首先,健全了政权机构,以李行素为丞相,张士德为平章,蒋辉、潘元明为左右丞,史文柄同知枢密院事。

地方上,府设太守,州设通守,县设尹,以周仁为隆平府太守。

同时,还对占领区的户口、田赋进行登记,着手建立地方基层组织,第二,打击元朝反动官僚和豪绅大地主。张士诚对官僚、豪绅、大地主采取了镇压剥夺政策。张士德到福山港时,“福山有曹氏,富甲县中,众(起义军)肆攘掠,一夕而空。”攻占平江后,“昔之吝财家户,破家剥床”,对大地主、大富户的家产进行了剥夺,往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官僚,更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反动文人写道“吴松之壤,东南奥区,岁在丙申,群寇突如,朱巾赭裳,陆梁恣睢,乃贼乃戕,乃毒乃茶。”剔除其诬蔑之词,可以看到官绅们被镇压的情形。第三,在其占领区城内,推行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张士诚一向重视农业生产,在其称王不久,即下令要所属官员务农桑,他说:“余起兵之意,诚欲出生民于涂炭,予所在以安全。食为民之天,农桑为民之本。有土有财,只在利导,既富且教,尤要提撕。令下之日,务曲体余衷,相机度宜,俾处处有生养之具,毋徒以文具相涂饰也。”

要求他的各级官员都要重视农业,管好农业生产。在迁都平江之后,他又下令“悉免夙逋,赐今年田租十之四,赐高年粟、帛及贫人粥糜……设郡劝农使、县劝农尉,讲修水利”,免除了元朝统治时期人民所欠的赋税,并减轻田赋,救济贫苦农民,还设立农官,管理农田水利。这些措施,对恢复发展占领区的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张士诚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因此,受到了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他的起义军也被人民称为“红军”,松江一带有童谣说:“满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表达了人民对元朝统治者的蔑视和盼望张士诚起义军到来的激动心情。当时,元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木儿为了镇压张士诚起义军而调来了由苗民组成的杨完者的一支“义军”,这支军队极为残暴,“所至杀掠无遗”,许多平民被杀害,“至贵家,命妇、室女见之,则必围宅勒取,淫污信宿,始得纵还。少与相拒,则指以通贼,纵兵屠害。”人民对其痛恨极了,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死不怨泰州张(士诚),生不谢宝庆杨(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张士诚迁都平江后,派兵四出,攻取江南州县,早在2月,起义军已占领昆山、嘉定、崇明、常州、无锡阳山、宜兴。4月,张士诚部将赵打虎攻下湖州,史文炳攻松江,元兵弃城逃走。7月,张士德率兵攻杭州,斩元江浙行省平章左答纳失里。

左丞相达识帖睦迩逃亡富阳。张士诚的占领区迅速扩大。

二、张士诚的蜕变

至正十六年春,张士诚破平江,西进攻占常州;朱元璋渡江取集庆,东进攻占镇江、丹阳。因此,这两支起义军的先头部队很快便相遇了。为了避免与张士诚部发生冲突,6月,朱元璋派儒士杨宪为代表,致书张士诚通好,信中说:

“近闻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吴郡。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吾深为足下喜。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甚慕焉。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当时,张士诚正四出攻城掠地,踌躇满志,根本没有把朱元璋放在眼里,他拘留了杨宪,拒绝通好。这样,朱张之间的战争就难免了。

7月,张士诚以舟师攻镇江,被徐达击败,朱元璋亲率舟师追击,直至江阴。张士诚挑起战端,朱元璋令徐达统兵反攻,包围常州,汤和自北面,张彪自东南面,徐达自西北面,合力攻城,战斗异常激烈。张军数万来援,徐达离城十八里设伏以待,大败张军。

8月,张士诚令史文炳率水师数万攻嘉兴,元守将杨完者反击,大败张军,追杀四十余里,“斩首万七千级”,其元帅江东海投奔朱元璋。一连串的失败,使张士诚开始感到忧惧,10月,乃派其部下孙君寿持书向朱元璋求和,表示:“省己知过,愿与讲和,以解困厄。岁输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以为犒军之资,各守封疆,不胜感恩。”朱元璋复信责其挑起事端,诱引叛将,扣留使臣等,要张士诚每年输粮五十万石,归还使臣、叛将。张士诚得书不报。11月,朱元璋增兵两万攻常州,张士诚也再派援兵,徐达内外夹攻,张军又败,“城中益困”。

至正十七年(1357?年)2月,朱军耿炳文、刘成败张将赵打虎,攻占长兴,获战船三百余艘,俘其守将李福安、答失蛮。3月四日,常州城内粮绝,守将吕珍出逃,徐达占领常州。5月,朱元璋攻占泰兴(今属江苏)。6月,攻占江阴。7月,攻常熟,张士德率兵往援,兵败被俘。土德有刃有谋,攻取诸城之役,其功最人,他的被俘,对张士诚是个沉重打击。常州、长兴、泰兴、江阴,常熟又被朱元璋夺去,形势对张士诚更加不利,朱元璋“得长兴,则士诚步骑不敢出广德,窥宣、歙;得江阴,则士诚舟师不敢拆大江、上金、焦……士诚侵轶路绝”。张士诚遭受这些重大挫折后,更感到无力与朱元璋对抗,为了保住地盘和避免两面作战,8月,乃再一次向元朝请降,元授士诚太尉、士德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士信同知行枢密院事,“然士诚虽降,而城池、府库、甲兵、钱谷皆自据如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堂叔侄明算账:英宗新政与晋王夺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叔侄

    在1317年(元仁宗延佑四年)三月立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后,1320年正月,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寿终正寝了。随即太子即位,是为元英宗、格坚汗。父亲仁宗执政九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东西:朝政完全改变了武宗时代废弛混乱的局面,国家经济基本趋于正常,宗教、文化发展健康发展;同时,仁宗也留下了一些负面的&ldquo

  • 连陈理都被朱元璋送到朝鲜 朱元璋为什么会善待方国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方国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他因为担心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功臣们会造反,对他们大开杀戒。蒙古人虽然已经退守漠北了,但是朱元璋担心他们会死灰复燃,还对他们一通穷追猛打,前后发动了八次北伐。朱元璋对曾经的农民起义领袖也非常猜忌,元末农民起义早期领

  • 一、蒙古族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蒙古族

    追述蒙古族的起源,我们可以从“失韦”这个名字开始,其见于《魏书》,属于和鲜卑、契丹同一语族的室韦各部落。“蒙古”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旧唐书·北狄·室韦传》,书中记载着室韦各部落中的一部“蒙兀室韦”。蒙

  • 元朝之前关于游牧民族军事性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游牧民族

    游牧国家是马上“行国”,其统治中心迁徙不定,游牧社会是一个基础不稳定的社会,游牧民族容易在内部或对外发动战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游牧民族的尚武性。游牧民族的这种社会形态和民族特性,是妨碍他们自己形成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及在这种平稳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经济、文化的一个致命弱点

  • 历史上鹿杖客鹤笔翁俩人在功夫方面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鹿杖客鹤笔翁说到鹿杖客鹤笔翁,大家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是谁,其实他们就是倚天屠龙记中,敏敏郡主身边的那两个随从,也就是玄冥二老。玄冥二老,也就是鹿杖客和鹤笔翁两个人,他们两个人是比较有特色的,在电视剧中的二人,一个黑,一个白,而且总是形影不离,一般来说,郡主出现在哪里,他们也会出现在哪里。二人的感情

  • 《西厢记》的作者,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厢记

    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实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王实甫是元代着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齐名,他创作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巅峰之作。元杂剧也称元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秀之花,与唐诗宋词鼎足而列,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在元代能出现这样的文化瑰宝,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有宋朝北曲的基

  • 扩阔铁木尔:尚有余勇可贾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余勇可贾

    毫无疑问,扩阔铁木尔的大名,对于朱元璋来说,早就如雷贯耳了。在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的朱元璋是伟大的政治家,有很高的战略战术素养,他深知成败得失皆在于民心,蒙元的迅速溃败,正因为失掉了人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所以在军事进攻元军的同时,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敌军重臣和将领的招降,毕竟,“不

  • 元朝语言文字政策的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

    阿诺德。汤因比(英)认为:一般而言,一个国家要做到大一统,总要建立一套用于思想交流的官方媒介系统,它不仅包括一种或多种口头交流的语言,而且还必须包括基于书面符号的视觉记录即文字系统,后者对大一统国家更为重要。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汉字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和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绵绵不绝传承的科学而完备的

  • 元室的没落:庙号“武宗(帝)”之共同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庙号

    今天,人们提到明朝的时候,更多的是谈论大明与后金、汉族与满族那一幕幕恩怨纠葛,然而,当我们仔细面对历史的时候,就不难发现:在大明(1368年1644年)立朝200多年间,与北撤至蒙古高原的黄金家族后裔们的斗争始终是其主旋律。北元是中国朝代元朝的延续,它与另一个中国朝代大明进行了长期对峙。北元基于复原

  • 孔子最经典的六句话,至今仍是真理,到底是哪几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子

    谈及中国古今屈辱,很多人将之推到孔子身上,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术,才导致了汉奸横行,才导致了中华文明的保守等等。比如,不少清史专家就认为,近代中国落后,应该归咎于孔子学术,而不是清朝自身施政失误。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其实,这里有两个问题,(1)孔子学术是时代的结果,时移世易,孔子学术也不可能包治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