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秘史:朱元璋好儒

明代秘史:朱元璋好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26 更新时间:2024/1/6 9:07:07

朱元璋为了统一全国,自然不是为了装成好儒的样子给臣下看,也不是为了让儒生站在他左右装点门面,更不是为了在饮宴之余让儒生写几篇歌功颂德的诗赋以自娱,而是尽量发挥儒生的才能,帮助自己建立、巩固和发展政权。首先,向儒生请教平天下、建国业的经验。冯国用向他献计:“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愿先拔金陵,定鼎,然后命将四出……倡仁义于远迩,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难定也”(《明史纪事本末》)。李善长回答天下如何安定时道:“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明史.李善长传》)。儒士范常甚至批评他:“得一城而使人肝脑涂地,何以成大事?”(《明史.范常传》)名儒章溢也开导他:“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明史》本传);这些决定人心向背的经验对朱元璋所作所为很有指导意义,从而博得了大众的拥护。其次,请儒生在军事战略部署中起参谋作用。如攻下徽州后,当地儒士朱升从长远战略方面提出重要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这不仅指出了朱元璋在张士诚陈友谅夹击下生存的条件,也指出了巩固后方、储备粮食、争取时间的步骤。刘基到建康不久回答朱元璋“征取计”时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地据上游,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明史.刘基传》)以后刘基又在对陈友谅、张士诚等多次重大战役中提出战略妙计,从而使朱元璋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再次,请儒生帮助建设新政权。朱元璋一建立太平府,就“以李习知府事,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陶安参幕府事”(《明史纪事本末》)。以后随着势力的扩大,他置江南行中书省,更是吸收众多的儒生参加政权建设,“得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皆录用之”。在建康,他“以(宋)濂为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司提举;以(章)溢、(叶)琛为营田司佥事;(刘)基留帷幄,预机密谋议”(《明史纪事本末》)。同时李文忠向他荐举的儒生王祎、黄天锡等,他皆征用到政权中。至于地方政权建设中,他更是让儒生担任主要官员,如王宗、许瑗、孙炎等,这对安定地方人心起了积极作用。此外,儒生在经济建设、荐举人才、文化教育诸方面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正因如此,朱元璋在得天下之前格外尊重和礼遇儒生,他给刘基写信,自称姓名,恭敬地写上“顿首奉书伯温老先生阁下”(《诚意伯文集》卷一)。儒士秦从龙被聘来,朱元璋“亲出城迎入,邀与同处,朝夕咨访时政,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高岱《鸿猷录》卷二)。宋濂有病,他“特命中书造安车,给健丁六人以载”(《宋学士文集》卷一)。“宋纳读书,不慎烧衣及肋,亲为文戒之”(《明史.宋纳传》)。他还与儒士们诗文酬答,唱和往还,虽不无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之作,但取得了儒士们的好感,达到了笼络人心的目的。为了能和儒生打成一片,朱元璋还十分注意学习经史,常常“手不辍书,礼致儒臣,深思治道”。除礼聘许元、范祖干等人进府轮流为其讲解经史外,他还把《大学衍义》书于两庑壁间,以备朝夕观览。他对儒生詹同说:“吾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真治国良规。”(《明史》本纪)这说明,朱元璋对儒学的学习已很有收获了。

标签: 明代朱元璋秘史

更多文章

  •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故事: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书画家,做一个,的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脑也如此,经常使用才会灵活。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这样不仅自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不断地锻炼的想象思维。画家徐渭小时候就是个很聪明的人,善于动脑筋,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了遇事就要动脑筋的好习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

  • 扩宽应天南大门视野——攻取徽州、池州,新辟北大门——扬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徽州,扬州,池州

    与张士诚厄运连连相反,朱元璋这一边却是捷报频传,尤其是至正十七年(1357)东线战场硕果累累:二月得长兴、三月得常州、五月得泰兴、六月得江阴、七月得常熟;南线也不赖,先是四月徐达军攻占宁国,活捉猛将朱亮祖。随后,元帅邓愈、胡大海等率军相继攻取了绩溪、徽州、休宁、黟县和婺源等皖南重地。在徽州攻下后,朱

  • 最绝“老夫少妻”的女主角——万贞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万贞儿,女主角,老夫少妻

    万贞儿以一个卑微的宫女,半老徐娘之身,竟一举夺宠,宠冠后宫,做了二十多年无名有实的皇后。个中缘由,无人能晓。至于宪宗的两个皇后吴氏和王氏,一个是新婚伊始便守活寡,一个是当了一辈子的傀儡。万贵妃人老珠黄,却未失宠于皇帝,这真是让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万妃具有与众不同、风骚入骨的狐媚手段了,

  • 反元英雄的颓废与东吴政权衰亡之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吴,政权,颓废

    不过,如果将张士诚及其东吴集团全说成是酒囊饭袋和奸佞群小之徒,似乎也失之偏颇,好歹人家张九四可不是什么天生的“贵二代”和“官二代”,而是由“苦二代”通过自我奋斗上来的,没有一点铁血精神也就成就不了一方诸侯。自打朱元璋来到应天、东

  • 魏忠贤:宦官为恶的集大成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宦官,集大成者,魏忠贤

    魏忠贤称得上古往今来宦官为恶的集大成者,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握有重权的大太监。史称,魏忠贤少年时即是一街头混混,在一次与其他混混的斗殴中,被人家打了个半死。躺在吱吱作响的木床上,魏忠贤觉得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想一个能走捷径的办法。于是,他“愤而自宫”,并把姓名改为李进

  • 陈霁岩治马贩子:虚晃烟雾攻心为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攻心为上,烟雾,贩子

    在生活中,好多时候要以攻心为上,一旦人的心理底线溃破,往往就会不战而缩。所以学学打心理战术是很必要的。明代,为加强军备,朝廷命令各州县定期供奉马匹,以充军用。产马的州县,上缴马匹好办,但不产马的州县,就要去外地购买。这种情形下,产生了一大批以专门贩卖供奉马为业的马贩子。每到上缴供奉马前,他们就到各州

  • 天下“第一禅林”灵谷寺与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葩——无梁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上,奇葩,禅林

    正因为是皇帝钦定的“第一禅林”,明代灵谷寺规模宏大,自山门至梵宫全长5华里,犹如俗界的皇宫大殿与皇家园林。南京地方志《江宁府志》就曾说:“其殿庑规制仿大内(紫禁城)。”灵谷寺前有万工池(天王殿旧址),内有宝公塔、无梁殿等有名的建筑,旁边有八功德水和梅花

  • 朱元璋杀的第一个功臣,虽有免死金牌但却难逃死劫,怪就怪他穿错了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但却,第一个,错了

    朱元璋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皇帝,农民出身的他为了讨生活,不仅当做乞丐,还当做和尚,而后才加入军队,最终历经一番艰难险阻自己创立了明朝,成为了开国皇帝。从这点我们可以得知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寓意。不过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变得患得患失起来,总是担心自己的皇位做不安稳,因此杀害了不少当年等着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

  • 明朝时期斩杀倭寇最多的统帅,竟是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戏剧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最多,莎士比亚

    要说明朝的那些事,就不得不说到大明王朝的军事制度,和宋朝十分相似的指挥模式:均是文官带兵。同宋朝相比,明朝文官更为靠谱,这里一定要提到一个人:王谭纶。他是明朝敢说敢论的文学家,政治家。其实除了是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还是一位一生辉煌战功的大将。谭纶是对外能征战沙场,精经历战场的残酷厮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康熙的第八子是谁?清代的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康熙,是怎么,清代

    康熙第八子。爱新觉罗允禩,清康熙帝的第八个儿子,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雍正四年(1726),自幼得康熙的喜爱,17岁封贝勒,世称八阿哥。母良妃卫氏。允禩是怎么死的?因母亲的关系,身份低微,但是他工于心计,不甘心因母家卑贱而屈居众皇子之后,不但千方百计地讨得父亲欢心,而且尽量交结可资利用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