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官陈寿的故事:为官40载,死后家中无钱装殓

清官陈寿的故事:为官40载,死后家中无钱装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3/12/20 6:26:45

陈寿,字本仁,原籍江西新淦(今新干),因祖父戍卫辽东,遂人籍宁远(今辽宁兴城)。他于成化八年(1472年)中进士,授官户部给事中,从此登上仕途。曾先后担任左佥都御史、延绥巡抚、陕西巡抚、南京兵部侍郎、刑部尚书等。为官前后共达40年,自始至终清正刚直,深受世人的敬佩。

陈寿一生所遵循的信条,是为官“三不喜”,即:一不喜随意弹劾官吏,二不喜为子弟亲友争功或牟取私利,三不喜金钱财物。

在陈寿最初担任给事中时,虽然给事中是言官,纠劾百官是其本职工作,但他很少弹劾别人。有人不解,问他,他解释道:“我的父亲曾多次警告我不要作刑官,因为刑官容易冤枉人;而言官若是冤枉起人来,就更厉害了。所以,我不敢轻易上疏。”

话虽这么说,但他论及时弊,却毫无隐诲;即便涉及那些当朝权贵,也决不留情。

有一次,陈寿奉命巡视宣化、大同边防,发现派驻那儿的镇守太监狐假虎威,变着法儿尅扣军饷,中饱私囊。将士们对他恨之人骨,却又无可奈何。陈寿弄清原委后,毅然上疏,将那太监弹劾罢免。

当时的宪宗皇帝朱见深迷信僧道,贪恋酒色。掌权大太监梁芳为投其所好,就向他推荐了一位名叫继晓的僧人,专门为他炼丹和制作春药。朱见深对继晓非常宠信,竟不惜耗费白银数十万两为他修建了一座寺院,供他尽情享乐。陈寿忍无可忍,遂会同刑部员外郎林俊、吏部给事中李俊一起上书,弹劾梁芳和继晓。不料,昏君鬼迷心窍,陈寿被下诏狱。

出狱后,陈寿基于朱见深在万贵妃的挑唆下而废黜了贤达的吴皇后,万贵妃的兄弟也随之更加专横跋扈,欺压百姓,又上疏弹劾这些红极一时的皇亲国戚。结果,昏君大怒,再一次把他打入了大牢。

数年后,陈寿出狱并官复原职。这时,镇守陕西的太监廖堂正在那儿为非作歹。由于廖堂暴虐成性,朝廷派去的官吏都不敢得罪他。吏部尚书杨一清认为,只有像陈寿这样刚强廉洁的官员才能制服他,便请旨陈寿为钦差大臣前去陕西巡抚。

陈寿一到陕西,几日内便查出了廖堂搜刮民财数万金的特大案件。他一面将这不义之财留作赈灾,一面下令追捕廖堂的帮凶和爪牙,随后奏明朝廷将廖堂押回了京城。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陈寿不喜随意弹劾官吏,决不包括那些贪赃枉法之流。

陈寿对其子弟亲友一向要求甚严,从不为他们牟取私利,也不许他们利用他的职权捞任何好处。

有一次,陈寿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延绥(今陕西北部一带),正遇到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率众人侵。那些人先是派出了少数骑兵,装模作样地窜到明军大营附近来诱敌。有些明朝将领不知是计,连忙准备出击;陈寿却不准。随后,陈寿独自来到帐外,同数10位骑士坐在小凳子上饮茶聊天。敌人一见,怕有埋伏,苍惶撤退。陈寿趁机下令出击,结果将那些人一网打尽。当他向朝廷报捷时,许多人都劝他在报功表上也写上他那随征子弟的名字,他却严肃地说:“我的子弟即不习马骑射,更不会打仗,哪能欺骗朝廷呢!”

后来,朝廷为犒赏延绥将士,特地拨来了一批钱物,陈寿也不许自己的子弟与血战疆场的官兵同样受赏。

陈寿在边防多年,曾无数次打退敌军的进攻。其间,他的子弟虽未像其他将士那样冲锋陷阵,但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也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陈寿从来没有嘉奖他们。只是其他将领实在看不下去,才将他们的功绩悄悄上报朝廷,并受到朝廷的补赏。

陈寿小时候,有一次在路上捡到了几两银子。他不知失主是谁,又怕放在路上被别人捡走,竟坐在原地等候失主来找。一直等到深夜,终于将银子还给了失主。

当官后,陈寿更加注重清廉,不但从来不贪不占,还将自己的俸禄随时周济给了生活困难的亲友们。

有一次,由于他不肯向专权的大太监刘瑾折腰,致使刘瑾给了他一个罚米的处分。但他家中一贫如洗,实在拿不出米来。刘瑾获悉此情,也不得不收回成命。

陈寿83岁被进为一品尚书,为六部之首。但他自感年老体衰,很快便请求退休了。

退休后,陈寿由于贫困而无家可归,只好流寓南京,住在一位朋友借给他的两问年久失修的房子中。他的老友杨一清为此感慨万千,说他“廉名为尤着。居常布素如寒士。老无所于归,诸子旅寓漂泊,环堵萧然。”

陈寿死后,家中无钱装殓,多亏了昔日的同事、尚书李充嗣和府尹寇天舒等人共同出钱,才为他办了丧事,将其尸骨临时埋在了南京郊外。

数年后,陈寿的亲友不忍心让他的遗骨葬在异地他乡,一起凑了笔钱,将他移葬到新淦老家。

标签: 无钱死后清官

更多文章

  • 你知道“萨尔浒之战”只用了5天的时间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之战,你知道,萨尔

    公元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以“七大恨”誓师告天。第一大恨就是明朝无故杀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他决定起兵征伐明朝。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二万人马攻打抚顺。他写信诱劝抚顺明军守将李永芳投降。李永芳投降后,努尔哈赤委任他为总兵官。后金军在这一战役中俘获人

  • 第四讲 明朝式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腐败

    古代有很多的贪官,也有很多惩贪的案例,而明朝的腐败,则不仅是贪官,而是权力的恶性膨胀,除了金钱上的欲望,更有无止境的权力欲存在。铁血惩贪的制度保障要说明朝的腐败,就先要从明朝对腐败的预防和惩治说起,因为,腐败恰恰就是从惩罚和政治制度的漏洞寻找到了机会,慢慢滋生起来的。低薪反贪手段谈到中国历史上惩贪官

  • 朱元璋一统天下,他功不可没,但因他太过聪明,朱元璋不敢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但因,功不可没,朱元璋

    不知道大家喜欢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吗?喜欢探索历史奥秘的你,跟着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绝对让你收获颇丰!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享国两百七十六年,开国朱元璋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他能走到最高的位置,少不了身边的谋士辅助,其中最厉害的

  • 女真第一美女布喜娅玛拉 坎坷一生嫁七男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凄惨,坎坷,女真

    相传女真第一美女布喜娅玛拉,与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传出绯闻,可惜最后结局凄凉。众所周知,布喜娅玛拉就是指叶赫老女。近日,有网友上传几张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顿时,掀开叶赫老女研究狂潮。布喜娅玛拉又名东哥,相貌倾国倾城,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称,但却注定要成为政治上的砝码,先后7次许

  • 年少轻狂权倾朝野——汪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年少,朝野,轻狂

    少年得志,精彩人生汪直是广西大藤峡叛乱中瑶民后代,成化三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生卒年无明确记载,掌权时仅仅年少。成化十三年商辂弹劾西厂奏章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在外监军时期怀恩评价“直年少喜功”,按古代标准符合这个条件的,再以入

  • 外廓十八环绕南京众星捧月拱卫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众星捧月,南京,外廓

    今天如果您走到这10多处城门前,看到历史沧桑的痕迹,不知有何感想?对南京城门之多,老南京会向你脱口说出“里十三,外十八”的城门名。“里十三”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那么这“外十八”指的又是什么呢?这“外十八”指

  • 古代的美女怎么打扮自己的?胭脂是这么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胭脂,自己的

    我们现在的人都知道世上的四大邪术!泰国的变性!韩国的整容!日本的化妆!中国的PS!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怀念古代的纯天然美女?其实古代美女也对化妆十分热衷呢。在看电视剧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胭脂。胭脂这个东西可是在先秦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呢。不过也有说是起源于匈奴,最有利的一个证据就是在辽西出土的女神

  • 纲纪修明:说说永宣之治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修明,纲纪

    卷一·生不逢时父不爱受封燕王立军功序言第一节生不逢时,跌停童年第二节受封燕王,太祖关注第三节出征漠北,建立军功卷二·实力膨胀欲望涨靖难之役定乾坤第一节和尚送帽,助长野心第二节太子病死,太孙嗣位第三节叔侄争权,心理暗战第四节韬光养晦,蓄势待发第五节靖难之役,乾坤已定第六节建

  • 徐光启修《农政全书》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全书,徐光,故事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一个商人兼小地主的家庭。他家祖上经商,到父亲时归田务农。他出生时,家道中衰,所以自幼对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活动都不陌生。徐光启少年颖悟,“章句、帖括、声律、书法均臻佳妙”。万历九年(1581)中

  • 明代石嵉《流民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代,流民

    《汉书·鲍宣传》载,汉代豫州牧鲍宣认为流民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7种:“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zhì),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总之流民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