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神宗的母亲是谁?李太后深谋远虑,教子有方

明神宗的母亲是谁?李太后深谋远虑,教子有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88 更新时间:2023/12/15 23:47:56

明朝的太后,她是明神宗的生母。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3月,被封为贵妃,生下神宗。等到神宗继皇帝位,便尊号为慈圣皇太后,居慈宁宫。她十分贤德,在后宫大臣中有很高威望。当时居正辅政,觉得幼主不太懂事,容易被奸臣蛊惑,放心不下,就提议请皇太后搬到乾清宫去住,以便看护皇帝的起居,教导皇帝。这样,李太后就直接承担起了教育皇子的责任,但她从不参与朝政。历史上许多外戚专权以致篡权夺位的悲剧就是由于皇帝年幼无知而由皇太后处理朝政,皇太后又不得不依靠娘家人而发生的。

太后对皇帝的要求非严格,从不溺爱放纵。她深知教子就是治国,如果皇帝教导不好,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皇帝虽然年幼,但已是一国之主,如果不从小造就,将来怎能去治理天下?

皇帝毕竟年幼,还是小孩的心性,比较贪玩,有时不愿意读书,使起性子来,谁也不敢加以管束。太后得知后,便把神宗召到面前,严厉训斥,还罚他跪在地上反省,一跪就是几个时辰,这使得周围的大臣都觉得有些太严厉了,但太后并不因此而放松对他的管束。为了检查皇帝的读书效果,太后不厌其烦,让他一遍遍地背书,并令他学着讲臣的样子,当着自己的面宣讲,直到满意为止。遇到早朝的时候,太后半夜就起身,到了五更时分,便亲自走到皇帝的寝所,大声呼唤:“皇儿快起!皇儿快起!”不叫醒就不罢休。然后让左右的人拉着皇帝坐起来,取水洗脸,等皇帝完全清醒过来,才搀着他登辇而出,一直送到大殿。这样不管寒暑,几年如一日,使神宗养成了不贪睡的习惯。

太后不仅自己严加管束,还要诸位内臣也效法她的样子来教育和管束皇帝。她说,对皇帝该说就说,该管就管,这并不是犯上之举。她常对内臣说:“皇上尚年幼,需要各位勤加服侍,才不辜负了先帝的一片厚爱。但服侍而不教诲,又怎能算恪尽职守呢?又怎么能算是尽职尽责的臣子呢?你们只要忠心对皇上,就算有些得罪的地方,将来皇上也不会怪罪你们的,等他长大明白了事理,自然会感激你们,觉得各位是有功德的。”因此,内臣们也打消了顾虑,放手去管教了。有时即使有过分的地方,太后也毫不介意,还要开导皇帝明辨是非,有容人之雅量。长此以往,神宗待人逾发恭谨,对大臣好的建议也是言听计从了。

公元1578年(万历六年),皇帝大婚,太后觉得此时已经不便再紧随其左右了,便主动提出要返回慈宁宫,但她知道皇帝还没有完全长成大人,仍是放心不下,于是敕命张居正说:“我不能朝夕看视皇帝了,先生亲受先帝遗命,一定要小心看护皇帝,加以谆谆教诲,不负先帝与老身的重托。”张居正将此言谨记在心,竭诚尽忠地辅佐神宗皇帝。

李太后是个十分有政治头脑的人,她慧眼识人,任命张居正辅国,可谓所选得人。由于张居正改革成功,明朝后期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其实,这不能不说是太后的深谋远虑,教子有方,识人有道所致!

标签: 教子有方深谋远虑神宗

更多文章

  • 大明一统:“驱逐胡虏 恢复中华” 颠覆元廷 声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华,华夏,大明

    在做好一系列北伐军事准备后,朱元璋想想还有事情没做妥当。北伐,自古以来有几次是成功的?每当朝代更替时,北方几乎都成为历史反动的大本营,可北方中原子民无罪啊!为了分化北方阵营,朱元璋于北伐军开拔后的第三天即吴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即明初有名的《谕中原檄》,也可称之为《北伐宣言

  • 明清两朝皇帝婚礼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之谜,明清,皇帝

    人们也许会很感兴趣:古代的皇帝是怎样举行婚礼的?古代人认为,“婚礼者,礼之本也”。因此皇帝大婚更是遵循一整套复杂的礼仪。明清两朝的皇帝大婚礼仪是最完整和最规范的,在历代宫廷中具有代表性。中国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复杂而繁琐的典制礼仪,连皇帝大婚也无法幸免,同样必

  • 明宪宗六年不知得子,万贵妃横行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六年,后宫,贵妃

    在封建王朝的宫廷里,什么怪事都能发生。亲生儿子长到六岁,当父亲的竟不知道,就是怪事中的一件。这是明朝宪宗年间的事情。为什么宪宗六年不知得子呢?这和当时的一个万贵妃有关,但追寻根源还与景帝的家庭纠纷有些牵连。景帝是个私心很重的人,因为他的哥哥英宗成了瓦刺也先的俘虏,他才得以取而代之,做了皇帝。本来英宗

  • 1644年北方鼠疫:横行华北的大鼠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北,鼠疫

    1644年,人们还不知道细菌为何物,尽管它们比人类的历史长得多。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大疫往往代表着细菌造成的传染病流行。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后期,大疫在北方多次流行。从万历年间开始,山西开始出现瘟疫。崇祯六年,山西出现疫情,十年山西全境大疫,十六、十七两年为高峰。河南江苏在崇祯十三年到十七年间也多次出

  • 杨荣简介:多谋善断 四朝皇帝的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多谋善断,心腹,皇帝

    杨荣(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建文二年(1400年)中进士。授编修之职,明成祖朱棣即帝位之前,杨荣主动投靠;朱棣登位前,在马前曾向他询问是先谒见太祖灵还是先即帝位。杨荣说;先谒灵名正言顺,朱棣于是率车马先晋谒了太祖灵后才回宫登上帝位,从此被视为心腹,朱棣即位

  • 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监,明朝,有哪些

    明朝宦官以用事之久、握权之广着称,明朝的宦官们插手朝政、把持国家政治经济各领域,将阉宦之患发展到叁千年历史之极致。那么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呢?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刘瑾、魏忠贤、郑和、汪直、王振、冯保等。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

  • 明代山西盐商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山西,明代,盐商

    关键词:明代;晋商;开中制山西的自古就有历史悠久商业传统,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推行过鼓励商业的“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政策。到了宋朝,山西商人已初显身手,到了明清达到顶峰,而引领明代晋商兴盛的领头羊则是山西盐商。一、明代初期历史客观环境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

  • 明代秘史:马皇后尊师重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尊师,明代,秘史

    朱元璋的元配夫人马氏,生于元至顺元年(133O年),至正十二年与朱元璋结婚。元朝覆灭,朱元璋建立明朝,马氏被封为皇后。她在后位十五年,明洪武十五年故世,终年五十一岁。朱元璋曾把她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在她死后,不再册立中宫,以示对她的尊重和怀念。君主夫妻,如此爱重,马皇后必有她获得宠敬的原由,翻阅《

  • 朱元璋亲征婺州与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广积粮,方针,朱元璋

    兰溪就在婺州的边上,它的东北方浦江又给李文忠攻下了,按照常规来看,攻取婺州不说是囊中取物,但也应该是指日可待,但没想到的是,胡大海军队在婺州城下打了整整两个月,就是没能拿下它。朱元璋闻讯后决定亲征,他要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将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浙东地区给占了,构成对张士诚政权的南、西、北的三面包围,同时

  • 第三节 宣宗即位,疑团种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宣宗,疑团,第三节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5年)七月成祖驾崩,到洪熙元年(公元1426年)六月宣宗继位,不到一年时间,皇位便从祖父传至孙子,以宣宗朱瞻基之果决机敏,处事周全,他的继位也不免留下了种种疑团。首先,成祖之死,远在塞外,其周围宦官海涛等人及接近皇帝的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都是朱瞻基的亲信。根据现有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