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三节 宣宗即位,疑团种种

第三节 宣宗即位,疑团种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49 更新时间:2023/12/14 3:58:05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5年)七月成祖驾崩,到洪熙元年(公元1426年)六月宣宗继位,不到一年时间,皇位便从祖父传至孙子,以宣宗朱瞻基之果决机敏,处事周全,他的继位也不免留下了种种疑团。

首先,成祖之死,远在塞外,其周围宦官海涛等人及接近皇帝的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都是朱瞻基的亲信。根据现有资料分析,成祖临终并未留下遗诏,而且很可能口传了对太子朱高炽极为不利的遗旨,太监们张皇无措,甚至准备代草遗诏,盖上成祖御宝,让太子继位。由于杨荣等人的主持,才传遗命叫太子继位,所“传”的这个遗命显然是杨荣等人的意思。

其次,洪熙元年四月十四日,朱瞻基作为太子,从北京出发,前往凤阳祭祖,而后赴南京。他出发后,仁宗还出京至昌平祭长陵,显然当时并无大疾病。五月十二日,仁宗忽然重病,又是朱瞻基的党羽、宦官海涛受命出京召皇太子还。奇怪的是,朱瞻基竟能在六月三日赶回北京,海涛和朱瞻基往返一共只用了二十天,南北两京往返全程近四千华里,在当时条件下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海涛不可能像传驿讯那样,一到站连人带马换班。何况,以朱瞻基出发时间和里程计算,他须经河北、山东,折入安徽,在凤阳举行祭祖仪式,而后转向南京,以当时日程推算,最快也要到六月中才能到达南京。而他五月末还在南京,六月初就已回到北京,其中显然有隐情。他似乎对皇父之死早有预料,匆匆赶赴南京。他自己在诏书中也提到他这次到南京是“始至遽还,非众所测”,简直有些不打自招了。

朱高煦所在的乐安,居于南北两京路上中段的东侧,以他消息之快及路程之短,闻讯立即派出的精骑马队,准备在路上截杀朱瞻基,结果却连这位太子的影子也未追上,更说明了问题。

另一方面,仁宗对这个酷肖成祖而全不类己的太子,一向并无好感,虽然瞻基为稳定他的地位做了很多努力,而父子之间却一直很疏远。仁宗之死,传言纷歧,多与贪恋女色有关,或者说他服用了过量的春药,或者说是“阴症”,即行房事后着凉,或误服冷饮所致之绝症。而其亲信宦官海涛等人,早就成为朱瞻基的党羽,这是不是也说明某种问题呢?而《明史·罗复仁传附罗汝敬》中则记载了另一种说法,明确指出仁宗之死,是身染“阴症”后,乱服道家丹药而致死亡的。

于是,有人作了如下的分析和推断,朱瞻基感到父亲派他去南方祭陵的安排,说明父亲与自己的关系正在疏远,朱瞻基开始担心了,于是与亲信定下杀仁宗夺皇位的计谋。朱瞻基于四月十四日离京,随侍仁宗的宦官海涛是朱瞻基的亲信,他按朱瞻基的吩咐,加害仁宗,五月十三日,仁宗卒。朱瞻基离京后,不按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离南京前,南京城中已“传言仁宗上宾”,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也无现代通讯手段,为何消息传得如此之快?可见“仁宗上宾”是在一些人预料之中的。当然,朱瞻基是否是弑父谋位这只能是分析,这一谜团还难以揭开。

标签: 宣宗疑团第三节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和朱升谁更厉害?朱元璋身边第一谋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更厉害,朱元璋,谋士

    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呢?在熟知历史的毛泽东看来,不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因为张良尽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但他从未提出过纲领性的国策。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虽有纲举目张的《隆中对》,但并没有使刘备统一天下,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还是鼎立之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自己也最后

  • 严惩违制娶“小三”的“第一大学”校长和奢靡的“富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奢靡,小三,校长

    有个叫许元的文臣曾经很为朱元璋喜欢,出任国子监祭酒即校长。有一次朱元璋听说许元有个愿望:好几年没回乡,连做梦也想回家去扫扫墓。大臣有这样的孝心,朱元璋当即就准许了,并加以厚赏。太子朱标听说后,也对许校长赏赐了一番。哪知这个许校长回到浙江老家后,顿时就逍遥快活起来,家里置办了象牙床。象牙床得有佳人睡啊

  • 明朝吕调阳堪称官场不倒翁,他去世时全国哀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不倒翁,官场,明朝

    吕调阳(1516—1580),字和卿,号豫所。广西桂林临桂人,家居桂林城南文昌门外,为明嘉靖年间翰林院编修吕璋之后。他的一生中,求学做官一路顺风,历仕三朝,尊荣享尽,为官场一奇迹。吕调阳自幼好学聪颖,6岁便离家读书。还在少年时便是当时名扬广西的小秀才。嘉靖十三年(1534),18岁的吕调阳乡试中举。

  • 明朝皇子的名字和元素周期表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期表,明朝,皇子

    元素周期表是与化学相关的学科里面会用到的一种基础知识,就如同语文里的文字,数学中的各种数字和符号,英语里的英文字母一样。而且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来的。但是有不少人发现,明朝时期的皇子们,他们的名字里面的字,居然和元素周期表里的各种元素高度吻合,这两者之间难道有什么关联吗?1

  • 历史上明朝有几个皇后?明代皇后大全 明朝皇后们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有几个,皇后

    马秀英太祖朱元璋皇后马名秀英,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祖上曾是当地豪富。父亲马公,仗义好施,家业日贫,母亲郑媪,生下马氏不久即去世。马公无子,视秀英为掌上明珠。按当时习俗,妇女皆缠足。马秀英坚决不缠,人称“马大脚”。马公为杀人避仇。逃往他乡,将爱女马秀英托付给生死之交的朋友郭子

  • 奸臣严嵩是个怎样的人?开窗古木萧萧籁,隐几寒花寂寂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奸臣,是个,的人

    无端世路绕羊肠,偶以疏慷得自藏。种竹旋添驯鹤径,买山聊起读书堂。开窗古木萧萧籁,隐几寒花寂寂香。莫笑野人生计少,濯缨随处有沧浪。这首诗虽说并不出名,有谁能想到这是明朝奸臣严嵩所作。又有谁能想到那俗人还有此雅兴。明太祖以制义取士的结果,使中国的官僚政治更加烂熟了,一大批没有真才实学,却能凭浮文浑话以阿

  • 明朝最强的和稀泥高手,皇帝芝麻官都靠他协调,为什么最后却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稀泥,明朝,身败名裂

    我们中国人素来说道和气生财与人方便,古时候政界上更是如此。1个高官的做事工作能力未必是最关键的,因此其沟通交流同僚、妥当上下左右的本领才决策他的官运究竟能走多远。这决不是几句讥讽,真实能搞好这种的,也不可多得这种取得成功。着名首辅张居正去世以后,万历和继任首辅张四维对其进行了血腥的政治清算。而这位张

  • 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实际的日子过的还不如他自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监,朝野,自在

    在近几年的古装大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重要的“角色”太监。他们在戏中的作用非常大,不过给人的印象往往都是阴险狡诈、坑害忠良、无恶不作的“坏人”。虽然这是电视剧过度渲染的结果,但历史上也确实出现了不少恶名昭彰的大太监,其中有一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将大明朝推

  • 明代秘史:李善长整饬三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代,李善长,秘史

    李善长,字百室。元延祐元年(1314年)出生在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曲阳坊。自小有大志,也有心计,在乡里比较受人尊敬,曾被推为祭酒(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人)。他虽没有得过功名,但知书识礼,是地方上颇有名气的人。至正十四年(1354年),当朱元璋南下进军滁州(今安徽滁县)经过定远县时,李善长告别

  • 冯胜自动隐退,但朱元璋为什么也没有放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冯胜,朱元璋

    但冯胜毕竟肚子里有“墨水”,功成名就后便在家养着,看看他喜欢的兵书,几次冤狱与“屠杀”似乎都与他毫无关联,这也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明哲保身的“好方法”。可洪武晚期杀红了眼的朱元璋什么都不管了,《明史》说他要杀冯胜,什么理由也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