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渭的传说故事:举觞赋诗

徐渭的传说故事:举觞赋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97 更新时间:2023/12/29 3:11:48

渭(15211593),初字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山阴伶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工书法,长于行草,善绘画,特长花鸟,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使稿》、《南词叙录》、《四声猿》等。

绍兴才子徐文长的邻居山青十分迷信,老婆病危时偏要迎娶儿媳过门来冲喜。谁知儿媳的花轿刚进门,老婆已经断了气,于是只好红白喜事一齐办。碰到这种场合,亲友们的处境是很尴尬的。嘻嘻哈哈,笑声喧哗不合适;呜呜咽咽,哀声叹气也不对。人们既要对死者表示哀悼,又要对娶亲表示祝贺,很是为难。徐文长作为邻居,不得不过来吊丧贺喜。

这天夜里,张山青摆了酒席请客,贺客们看到灵堂里素幡白烛,凄凄清清;洞房里灯红酒绿,喜气洋洋,因而在酒席上也不知该讲什么才好。闷酒喝过三巡,人们看见徐文长也在坐,大家都知道他说话诙谐有趣,此刻要打破这尴尬局面,非他不可。于是,有人站了起来,徐文长拱拱手说:“今晚我们给张山青吊夫人丧,也为他公子迎亲祝贺,大家想请徐君说几句,表表众人心意。徐君诗词歌赋样样在行,万勿推辞。我这里先敬您一杯酒。”一言说罢,提起壶来满满地斟了一杯,放到徐文长面前,自己也斟了一杯,举杯朝徐文长只是请,大家齐声说:“对,对,请徐先生满饮此杯吧!”徐文长难却盛意,便也站起来举杯表示感谢。于是两人一饮而尽。喝了酒,徐文长略一思索,便吟出一首诗来:

红灯银烛两辉煌,

月老无共举觞。

今日逢凶偏化吉,

一堂吊客贺新郎。

在坐的贺客们一听大为称赞。于是人们开始活跃起来,气氛轻松多了。不想这时坐在堂前的几位秀才却对徐文长的诗品头评足,说三道四。人们听了都心里好笑,私下交谈说,这几个穷秀才自己肚里没有什么货色,还有什么资格唠叨不休。谁知那几个秀才听到这些,便放言说:“既然如此,那就请徐先生我们赛诗好啦。”大家见他们竟如此大言不惭,十分气愤,便拥到徐文长座位前,要求他立即和那几个秀才较量。徐文长笑着摆摆手道:“不必计较。”几个秀才以为徐文长胆怯,越发得意。其中有个秀才竟说:“孺子足道哉!”这下徐文长不自在了,随口说道:“请他们出题吧!”贺客们顿时高兴起来,纷纷指着那几个秀才说:“诸位开口出题好啦,徐先生已经答应赛诗了!”

几个秀才听说徐文长真要赛诗,反而局促不安,你推我让,半天拟不出一道题来。这时有个贺客提起酒壶高声叫道:“我们别推来让去啦,我看就以这酒壶为题如何?”大家都说好,几个秀才也只好答应了。徐文长让秀才们先做。几个秀才摇头晃脑、哼哼哈哈地闹了半天,也没有吟出半句诗来。大家实在耐不住,便在徐文长面前斟了一杯酒,说:“他们做不出来,还是徐先生请吧!”徐文长喝下酒,从容不迫地说:“那么恕我冒昧了。”接着他高声诵道:

嘴儿尖尖背儿高。

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岂能容大器。

两三寸水起波涛。

“对呀!酒壶就是这样的。”有人喝起彩来。

“不见得吧,据我看,倒更像这几个秀才。”

“哈哈哈哈……”在一片笑声中,几个秀才狼狈不堪,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一言心语

学问是真实的东西。它无法在虚假中来表现。本文中几个秀才轻狂自傲、故作风雅。其结果只会落得自我狼狈。

标签: 传说故事

更多文章

  • 明末傅冠的生平简介,据说傅冠被杀时,血溅一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地,明末,被杀

    傅冠乡试得中举人第二。殿试进士又第二,授翰林院编修。曾充经筵讲官,掌翰林院事。建议皇帝“欲施政令,必治精神。欲致功能,必集才力。欲精神之四周,当明体要,欲才力之毕出,当别流品”。又建议崇祯帝:“保元气,辨人才,正纪纲,修诏令”。受到崇祯皇帝的褒奖。崇祯十年(1637),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

  • 朱熹的历史影响与评价——客观主义理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客观主义,朱熹,理学

    【传略】朱熹(1130~1200),南宋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传见《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朱熹出生于一个衰落下来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好学深思,曾受学于理学家李侗,为二程的四传弟子。18岁中举,次年登进士第,历任各种官职达20余次,主张

  • 《明朝抗倭二百年》主要参考书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百年,参考书目,明朝

    浙江省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军事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范中义,王兆春,张文才,冯东礼着.中国军事通史(第十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陈梧桐着.洪武皇帝大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军事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中华全二十六史(白话文版).中国华侨出

  • 明代的房地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房地产,明代

    但帝国政府不可能将一切商业经济活动都“包”了,都给“占”了,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对于民间日常的普通的商品经济活动,朱元璋又是怎样管理的?洪武元年十二月,他下诏给中书省,命令“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

  • 明朝文臣杨一清生平简介,他有哪些政治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他有,政治,明朝

    杨一清,明朝人士,字应宁,号邃庵,民族为汉,老家位于云南安宁。于成化八年,他正式踏入仕途,自入仕以来,靠自己的努力和功绩升官数次,官职最高的一次为出任内阁首辅。他在朝廷做官共五十多年,历经四朝,为官多年,杨一清不仅在政治方面有所成绩,在文学方面他也有所成就,他的才能被世人所敬仰,被赞为可以与唐代时期

  • 明代宦官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事儿,宦官,明代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为害最烈的时代,之所以如此,除宫廷的腐败之外,主要是由于皇帝的个人独裁。朱元璋打下江山后,总结前代的灭亡原因,认为“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是导致元代统治衰败的重要根源,于是,他对官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明代宦官概述朱元璋首先削弱地方权力,将全国分成13个行政区

  • 为什么明朝的很多皇后都来自寒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寒门,明朝,皇后

    在历史上,自秦始皇嬴政确立了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后,皇帝便作为天下共主,成为家天下的绝对权力核心,生杀予夺无所不包。而作为权利的联系纽带,后宫之中的皇后、妃嫔也大多都成为了政治联姻下的产物,这也导致了历朝历代的皇后等几乎都是出自名门望族。但是明朝却出现了很多皇后来自寒门的现象?而这一点在大清王朝的朝

  • 第十一章 历史上的官都吃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章,些什么,都吃

    中国士大夫多讲究廉耻,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有清白的自我意识。历朝历代,不贪便宜当清官的都有。比如东汉的羊续,下属送他一条鱼,他无法推却,就把鱼挂在庭柱上。他老婆来看他,他不让老婆进屋,老婆还以为他有啥不可告人的事情呢,冲进去检查,结果只找到了布衿、盐和青菜。玉雕唐朝大历年间,有位郑馀庆,当过

  • 瓦剌军是在什么时候再也没有进犯明朝的能力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什么时候,明朝,是在

    公元1449年,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的消息传到北京,满朝文武大臣束手无策,群龙无首。朝臣们争论不休,毫无办法。这时,翰林侍讲官徐理主张向南撤退。兵部侍郎于谦却挺身而出,他说:“京都是国之根本,若朝廷撤出,就大势已去。大家难道忘了南宋的教训吗?”于谦的主张不但得到许多大臣的赞同,

  • 明朝状元大全:明朝状元都有哪些?详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状元,详细介绍

    丁显丁显,福建建阳人,字彦伟。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七年(1367),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洪武四年(1371)取士后,太祖废科举,改荐举,直至洪武十八年(1385)方恢复科举考试。乙丑二月会试四百七十二人,黄子澄第一,练子宁次之,第三名花纶乃浙江新解首。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