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功赫赫的大阿哥胤禔 最终还是毁在了自己手里

战功赫赫的大阿哥胤禔 最终还是毁在了自己手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5 更新时间:2023/12/21 9:27:59

看过《康熙朝》《雍正王朝》的都知道,这个大哥胤禔,本来是战功赫赫,跟随康熙征战葛尔丹,深受康熙重用,可是还是逃不过被圈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在个人,身为老大(前边的皇子都夭折),而且仗着自己老大的身份,蛮横无度,一开始还不想争太子,后来总想着害自己的弟弟胤礽

胤禔出生的时候,康熙才刚刚十八周岁,因为他是皇长子,按照古代的规矩,他应该被立为太子,而且又明珠是亲戚,自己心里正高兴着呢,二阿哥胤礽就出生了,《康熙王朝》里剧情演的是,皇后赫舍里生完胤礽,就去世了,在去世前,康熙立了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真是令胤禔的母亲大出意外,还有人说,康熙曾经算过命,大阿哥的生成八字是最差的,所以就没有立他为太子。

慢慢的,大家都长大了,胤礽也当了十几年的太子,对于大阿哥来说,其他的弟弟并不重要,他心里只有太子的位置,因为他认为,那个位置本来就该给自己。

他跟随康熙南征北战,获得了许多军工,于是就开始蛮横起来,暗地里总想着害二阿哥胤礽,不用顾忌任面子,只要不招惹老爹就行了。

《康熙王朝》里有一个剧情,胤礽真是不争气,胤礽二次被废,他对康熙说,“愿意为皇阿哥行万难之事”也就是杀了胤礽,康熙听了十分生气,直接打了他一耳光,然后把它变为平民,把他赶出宫去。

“你这只权力熏心的蠢猪,居然也想当太子,还什么社稷为重,君为轻,那你干脆刀把朕这个君弑了,马上登基,岂不更方便”

标签: 战功手里毁在

更多文章

  • 与岳飞、于谦同为“西湖三杰”的张煌言:他书生入将,决不降清,以死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书生,同为,西湖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九月初七,杭州城弼教坊的刑场,清军戒备森严,百姓缟素呜咽。五人身着大明服饰,下轿步入刑场。一人在另外四人的簇拥下,凌然站立于刑场中间,只见他放眼望去,西湖吴山,风景如画却变了颜色,他叹息一声后高声诵出:“我今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随后引颈就戮,跟随他

  • 清代浙东经史学派的主要成员及其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学,浙东,清代

    根据我们的研究,本节对清代浙东经史学派的主要成员及其学术成就进行简要介绍。1.经学为主兼治史学者:黄宗炎、万斯大、阎若璩黄宗炎(16161686),字晦木,一字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兄宗羲,弟宗会,皆有才学,儒林称之为“东浙三黄”,其学术门径近于乃兄,而经

  • 陈玉成大战太湖的那场战役,最终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湖,战役,那场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陈玉成的故事。1859年,陈玉成、杨辅清封锁长江,阻止韦俊投靠李秀成,挑起和州兵变,双方武装冲突。韦俊走投无路,只好选择向湖北巡抚胡林翼投降,这是太平天国第一位投降的高级将领,影响相当恶劣。接着,李昭寿、薛之

  • 李鸿章为什么要将自己22岁的女儿许配给一个41岁的罪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女儿,李鸿章,要将

    前人的事迹,留给我们后人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探讨。历史的奥秘,使得种种事迹有些扑朔迷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李鸿章为什么要将自己22岁的女儿许配给一个41岁的罪官?张爱玲的曾祖父张印塘(1797-1854),字雨樵,是“丰润张氏”几辈子里第一个做官的人,咸丰年间曾任安徽按察

  • 谭嗣同留下一本笔记,说出康有为和谭嗣同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一本,康有为,谭嗣同

    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拒绝了康有为让他避难日本的建议,毅然留在中国,慷慨赴死,留下了一段壮烈的传说。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这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即使过了百年,读之仍让人壮心

  • 清太宗皇太极妃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宗,太极,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是清宫后妃中有极其特殊地位的一个姓氏。话说当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他的雄心壮志引起了蒙古诸部的防范。在这样的情形下,努尔哈赤首先耀之以威:在战事中俘虏了蒙古王公;然后又示之以好:拿重礼将人送了回去。从此开始了与蒙古部分王公世代通婚的历史。这是历朝历代最成功的政治联姻,不但在当时分化了

  • 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其破案究竟是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厉害,有多,清朝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着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

  • 古文的最后辉煌:“新民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古文,新民,辉煌

    梁启超虽然,清帝国经历了前期和晚清不同的变局,但清代的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虽不及前代,却也人才辈出,不乏精品力作。“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

  • 雍正乾隆时期大清的贪污腐败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大清,雍正

    当一个社会的腐败程度非常严重时,世人便常用“贪腐遍地”、“无官不贪”等字词来形容。这类概括性极强的词句,常常被指责为以偏概全,没有科学区分主流和支流。实际上,这类字词,不在于严谨判断,而在于发泄不满情绪。哪一个社会都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政治制度完全一样的

  • 揭秘:大清朝史上的劝降辅臣周培公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史上,清朝,而死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康熙帝看清了吴三桂的战略意图,派出署兵部事的东阁大学士黄锡衮。与周培公一道毫不迟缓地调遣大军,从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