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太平天国为什么失败?

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太平天国为什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15 更新时间:2023/12/10 21:32:27

顶尖级团队,必是精诚团结的团队。团队的命运和前途全靠领导层把握。当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在西征战场取得辉煌胜利,在天京周围又相继摧毁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的围困,军事形势空前有利之时,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却郁积已久,终于爆发了一场互相残杀的争斗。

1856年8月,即清军江南大营刚刚被打破不久,天京城内发生了一起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要杖责洪秀全,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的事件。

原来早在太平军紫荆山初创时期,杨秀清利用当地群众中鬼神附体的迷信,曾托言天父附体,即天父下凡,劝导会众坚持革命;后来他又常用这种形式来鼓励全军作战,并树立洪秀全为天王即天父之子的地位,所以杨秀清在太平军中享有代“天父”发言的权力。

洪秀全没有杨秀清狡猾,他相信杨,结果很快权力旁落,受制于杨秀清。建都天京后,杨秀清还常搞“天父下凡”,但主要内容是为了打击诸王、挟制洪秀全。洪秀全深知事态的严重,一面同意杨秀清的请求,另一面密召在江西的北王韦昌辉、在湖北的翼王石达开和在镇江的燕王秦日纲火速回京。

清秀清有不少老婆,据说有一个老婆因与老杨的下属陈宗扬私通,杨秀清发现后杀了他。陈宗扬是韦昌辉妻子的弟弟。韦昌辉率领3千精兵赶回天京,于9月2日凌晨,在先期回京的秦日纲配合下,包围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及其全家。此后,韦昌辉故意扩大事态,残杀杨秀清部属连同无辜士兵和群众达2万多人。

石达开从湖北赶回,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要杀石达开。石闻讯连夜吊城逃脱,但家属被全部杀死。石达开跑到安庆起兵讨韦昌辉。这时洪秀全在天京城内组织力量,于11月2日诛杀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余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作战勇敢而头脑简单的燕王秦日纲也同时被杀。

韦昌辉被处死后,石达开应召回京“提理政务”,受到天京城内文武的欢迎。但不久洪秀全又对石达开产生疑忌而封其长兄、次兄为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的不满。1857年6月,石达开因恐天王有“谋害之意”而自天京出走,随即率太平军一二十万精锐部队远走西南,脱离了太平天国,走上了分裂的道路。最后,石达开的队伍孤军奋战,终于在1863年5月被清军围困消灭在四川大渡河畔,成为常常被人们提起的历史诫鉴之一。

太平军在初起和由广西向南京进军的时期,全军上下同甘共苦,团结协力,政治上朝气蓬勃,军事上锐不可当,表现出农民革命军在扫荡旧政权旧秩序时所具有的摧枯拉朽的巨大冲击力。但是,当建都天京之后,需要他们建立一个新政权时,他们却不得不参照和借鉴封建国家的一整套统治体制,基本上保留了等级森严的封建官僚制度。

各王和各级官吏,也都程度不等地染上了争名誉、争地位,讲排场、摆阔气的恶习,相当一些人已失去了当日革命的朝气。在这种形势下,相互之间争权夺利,以至演出历代农民起义队伍常常演出的类似天京变乱那样内部相互砍杀的悲剧,就是毫不奇怪的了。天京变乱,是洪秀全事业的悲剧,也是太平天国走向衰退的标志。

面对险恶的形势,太平天国将领们尽管进行了艰苦的斗争,重建了“五军主将制”,完备了领导体制,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人才进入了领导班子,可是,因安庆保卫战和天京保卫战失败,太平天国的事业走到了尽头。

“一言临别赠,流露壮思飞。我国祚虽斩,有日必复生。”这是洪仁玕临死前写的《绝命诗》,其高尚气节令人感佩,可“有日必复生”,是预测还是自我安慰?他有没有看清团队内部领导者“先智后愚”所造成的种种问题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

标签: 变乱天京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曹振镛做官有道历仕三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朝,曹振镛

    对于曹振镛来说,他作为清朝的一个汉族官僚,一没有显赫的功勋,二无过人的才能,但他却历仕三朝,不仅没有遇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麻烦,反而愈老愈受皇帝宠爱,仕途越来越顺,官越做越大,他到底有什么诀窍呢?曹振镛(中)曹振镛(1755-1835),字怿嘉,号俪笙,安徽歙县人出生官僚家庭。祖父曹景宸,作过多年扬州

  • 第二节 历法之狱,康熙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法,康熙,第二节

    我国自十三世纪以后一直到明代,均采用元代郭守敬之《授时历》,由于时日渐长,误差不断增大。利玛窦看到中国历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开始着手制定新历法。明朝末年,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采用西方科学方法,修正中国历法,聘请传教士熊三拔、庞迪我、邓玉函、汤若望等参加,编成规模宏大的《崇祯历书》。1644年,

  • 范文程对大清来说有多重要?范文程为什么投靠后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清,有多重要,范文

    范文程对大清来说有多重要?范文程为什么投靠后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文程是清朝开国重臣,清朝早期的规章制度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所以范文程也被称为是清初文臣之首。不过范文程是汉族人,他为何要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想投靠后金呢?范文程一生历经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帝王,

  •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太监,孙耀庭

    【当太监求富贵历经艰难】孙耀庭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县一个贫农的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个弟兄,孙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时,合家只有7分地,两间上房。村里,有个私塾教师,家有七八十亩地。孙耀庭的父亲为他种地,母亲为他做饭,孙耀庭因此得以在这个人手下读了四年的书,并且不必另交学费。但是,这种“好景&

  • 九、发明家戴梓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发明家,结局

    毋庸置疑,清朝是中国历史军事技术最无成就的一个朝代:军事技术最缺乏自主创新、在被外国列强用武力打开国门之前,清朝的军事技术非但停滞不前,而且比起明朝都大幅倒退。如果说,一场战争的胜败取决于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的话,那么,一场战役的成败绝大部分会取决于武器。晚清与外国打的每一场战役其实都输在武器上,而

  • 戊戌六君子杨深秀的墓地简介,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君子,墓地,简介

    “戊戌六君子”就义时,杨深秀49岁,杨锐41岁,刘光第39岁,谭嗣同33岁,康广仁31岁,来自福建侯官的“才子”林旭,年仅24岁。一代风流倜傥的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临大节而不辱。他们手无寸铁,甚至可说是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们有的是满腔热血,一片丹心,甘愿为国家民族捐躯洒血,冒死不辞。他们

  • 顾炎武简介: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着名的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思想家,杰出,清代

    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着名的诗人。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入清不仕。治经重考据,注意经世致用,开清代汉学风气。其诗沉郁苍凉,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有《亭林集》。

  • 爱新觉罗·奕经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被封为将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不学无术,将军,爱新觉罗

    对爱新觉罗·奕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清朝非常强盛,不过其子孙后代却没有太大的本事。嘉庆皇帝继承大统后,因为乾隆不肯放权,当了几年的摆设。乾隆驾崩之后,嘉庆才彻底掌握了清朝的实权,随后迅速铲除了和珅,收缴了大批赃款。看起来嘉庆皇帝似

  • 鲍超:湘军第一猛将,陈玉成都打不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湘军,猛将,都打

    在历史长河中,鲍超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说起鲍超,爱好军事史的朋友们一定比较熟悉,他绝对能算是湘军第一勇将,甚至是晚晴第一猛将。在戎马生涯中,鲍超历经战阵500余场,身受108处创伤,可谓是当世所罕见也!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曾说过,湘军当中,最值得一战的就是鲍超

  • 雍正的能力会比康熙的更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会比,更高,雍正

    雍正皇帝是史上比较有名几个皇帝之一,虽然他在位只有13年,但雍正功绩很大,他整顿吏治、改土归流、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发展农业,改变以前他老子康熙留下来的一些积弊,可以说功不可没。雍正皇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皇帝,继承康熙皇帝大位,给清朝一副“醒脑汤”,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