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悼王逝世:吴起改革不幸夭折

楚悼王逝世:吴起改革不幸夭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78 更新时间:2023/12/19 13:24:07

前因:

阴晋之战:追溯至公元前389年,西河郡的魏国守将吴起,在一场名为阴晋之战中,以巧妙的策略战胜了秦军。然而,这次辉煌的胜利却引来了魏国大夫错对吴起的嫉妒与忌惮,使得吴起不得不匆匆逃往楚国寻求庇护。

在公元前381年,楚国发生了一场重大的政治动荡。当时,楚悼王不幸驾崩,而他最亲近的令尹吴起也遭到了暗杀,导致楚国的变法事业最终失败。

在楚悼王去世后不久,一些贵族联合起来,并计划在丧礼期间将吴起置于死地。面对手持弓箭、气势汹汹的贵族们,吴起只能匆忙逃命,并躲进了楚悼王殡室中。贵族们紧追不舍,而吴起则毅然趴在悼王的尸体上,高喊着“群臣乱王!”这个声音震撼了众人。

尽管贵族们心有顾虑,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吴起射出了利箭。然而,他们的行为却误伤了正躺在一旁的楚悼王的尸体。

随着楚悼王下葬入土之后,太子继位成为新一任楚肃王。根据楚国律法规定,在先王尸体前施展武力被视为重罪,会导致严厉的惩罚。因此,楚肃王以此为由,对七十多个贵族家族进行了彻底的灭族,并肢解了吴起。

吴起深知自己已无可逃避的命运,故意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利用楚国的律法,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七十多家贵族拖累。这一罪行,楚国贵族们并非毫不知晓,那么他们为何对吴起如此愤怒,以至于不惜要杀死他呢?

原因在于吴起所引发的变法运动冲击了贵族们的利益。

楚国一直奉行封建制度,将诸侯和大臣封给不同地方。在这些封地内,诸侯享有绝对权威,所有奖赏、处罚和任免都由他们自行决定,并且还能拥有独立武装力量。然而,楚王仍保留着授予和收回封地权力。

吴起背弃魏国投奔楚国,并受到了楚悼王的赏识,被任命为令尹,并开始推行变革。这是贵族们的噩梦开始了。

吴起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减少富余以补充不足”。而楚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大臣和诸侯“富余”,而国君和百姓则“不足”。换言之,大臣和诸侯占据了太多资源,损害了国君和百姓的利益。

吴起向楚悼王表明,楚国大臣权力过于庞大,封侯数量众多,在上方威胁着国君,在下方压迫着百姓,因此导致了国家的贫穷和军队的虚弱。他建议取消封侯的爵位世袭制度,改为只传三代,并削减百官俸禄以节省资金用于兵备。

随后,吴起继续推动楚国的改革。他罢免了一批无能的官员,裁撤了不必要的职位,并废止了远房宗族的权势。此外,吴起还整顿了楚国官场的风气,禁止私人请托和个人私利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同时,他也严禁谗言对楚王进行诽谤,以防小人妨碍忠臣。

吴起巧妙地打击了楚国贵族们敏感之处,让他们不再坐视不管。虽然有楚悼王支持吴起的改革措施,但贵族们也不敢公然反对变革,只能偷偷地反对。

有一次,吴起拜见大夫屈宜臼,请教治国之道。屈宜臼问道:“你计划如何实施呢?”吴起坦言回答说:“我打算削弱楚国贵族的特权,并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合适时机争夺天下。”然而,屈宜臼却提出异议:“据我所知,在治理国家时善于变通和稳定现状是明智之举,而你的做法与此相反。”

吴起刚刚到任楚国担任宛令(今河南南阳),曾经向屈宜臼寻求过建议。但那时,屈宜臼并未回答他的问题。现在,屈宜臼明确反对吴起的变革措施,因为这些措施伤害了楚国贵族们的利益,屈宜臼再也无法保持沉默。

接着,屈宜臼公开对吴起进行指责和谩骂。他说:“我一直很奇怪,我们的大王多次违背天道竟然没有引来灾祸,原来是等着你这个‘祸人出现啊!”吴起询问是否还有机会改变局面时,屈宜臼却表示已经无法改变了,并建议吴起采取一些仁慈之举。

屈宜臼的话带有一定的威胁和警告意味,吴起不难听出其中暗含之意。然而,在楚国中毫无根基的情况下,只有坚定地推行变革并加强王权才能让吴起立足。因此,尽管他会询问屈宜臼的建议,但绝不会照做。

楚国的改革措施很快显露出成效。吴起带领楚军向南方扩张,成功占领了百越地区,使楚国的疆域得到了扩大。此外,在赵国的请求下,他们北伐魏国,一直打到了黄河岸边,并深入魏国内陆。

在那个时代,魏国是当之无愧的强国之一。吴起曾在投奔楚国之前,在魏国担任官职,他亲手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被誉为魏武卒。这支部队战斗力非常出众,甚至曾经击败比他们实力强十倍的秦军。楚军能够打败魏军,足以证明他们极其强大的战斗力。

当时吴起所征服的百越地区基本位于如今江西、湖南和广西等地,而那个时候这片土地还相当荒凉。吴起提议让贵族带领他们的属民迁徙到此处。这样一方面可以开发边疆地区,另一方面也可以削弱贵族的势力。然而对于贵族来说,去百越地区就像流放一样,所以贵族都恨吴起。

吴起在楚国做事声名显赫时,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楚悼王突然去世了。失去政治后盾后,吴起遭到楚国贵族的报复,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箭射王尸”的一幕。

吴起去世大约六十多年后,也就是楚怀王执政期间,楚国仍然有二十多位封君存在,数量依然相当可观。其中还有一些是在吴起变法之前就受到封赏的,这表明吴起废除封君世袭制度的设想并没有完全实现。虽然吴起的改革只带来了短暂效果,并未彻底改变楚国的体制。

后果:

楚国崛起于南方:在经历了一次变革后,楚国焕发出勃勃生机。吴起带领着楚军向南方进军,征服了百越地区,不断扩展着自己的疆域。这使得楚国成为南方的霸主。

结论:

吴起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曾短暂地为该国军力带来了复苏。然而,这一努力最终因楚悼王和吴起的英年早逝而夭折。虽然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崭露头角,但贵族仍然牢握着军政大权,使得改革成果无法持久发展。

标签: 楚悼王吴起改革

更多文章

  • 秦献公改革:秦国崛起的先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献公改革

    前因:1.魏国夺取秦河西:公元前413-408年间,魏国的吴起等将领经过一系列战争,成功地占领了河西地区。2.践行土地盟约: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中,秦国既是参与战斗的国家,也是最终获胜方。然而,在一个半月后的践行土地盟约中,并没有邀请秦国参加。在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结束了他的流亡生活,回国并登

  • 田氏代齐:百载经营终谱华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田氏代齐

    前因:田氏的崛起:在公元前545年,齐国大夫田无宇勇敢地摒除了权臣庆封的干涉,随后又成功消除了政治对手栾氏和高氏的阻碍,使得田家族得以崭露头角,登上了齐国政治的舞台。在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授权齐国宰相田和为诸侯,从而承认了田齐政权的合法地位,这一事件标志着田氏代理齐国的确立。早在一百多年前,齐

  • 阴晋之战:魏国“特种兵”的杰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阴晋之战,特种兵

    前因:李悝变法:公元前422年,魏文侯聘任李悝为相位,旨在推动魏国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在公元前389年,魏国西河郡守吴起以其卓越的指挥技巧击败了突袭的秦军,史称为“阴晋之战”。当魏军得知秦军入侵的消息时,士兵们立即整装待发,主动要求出战。吴起精心挑选了五万名从未立过功勋的士兵

  • 中山被魏国灭(魏灭中山之战):杀鸡要用牛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山被魏国灭,魏灭中山之战

    前因:李悝变法:公元前422年,魏国迎来了一位名为李悝的卓越政治家,他被魏文侯任命为国相,开始了一场深刻而独特的变法运动。这次变法使得魏国的实力大幅提升。在公元前406年,魏国的乐羊帅领导下,历时三年成功消灭了位于河北的小国中山国。最初,关于是否任命乐羊为主帅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议。因为乐羊的儿子乐舒正

  • 李悝变法:魏国改革的崭新篇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悝变法,魏国改革

    前因:在公元前403年的时候,晋国的大臣们韩、赵和魏三家被周天子封为诸侯,这一事件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开始。在公元前422年,魏国的统治者魏文侯委任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李悝作为相,从而开启了魏国的变革之路。李悝所进行的改革涵盖了魏国制度的各个方面,但总体来说都以一个目标为导向:实现国家富强、军事强大。首先

  • 子夏开创西河学派:改革的前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子夏开创西河学派,西河学派,子夏

    前因: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在大约公元前492年,年仅十五岁时就师从于孔子。子夏非常勤奋,对知识充满好奇,并且善于提出问题。由于他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受到孔子高度赞赏的学生之一,被列入了孔门“十哲”的行列中。公元前424年左右,魏文侯以极高的敬意任命孔子的学生子

  • 三家分晋:做人不能太嚣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家分晋

    前因:六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497年至公元前490年间,是晋国内部的一场激烈冲突。起初,范氏和中行氏联合起来进攻赵氏家族,而后得到了智氏、魏氏和韩氏的支持。另一方面,范氏和中行氏则得到了齐国和郑国的支援。这场内战最终以赵氏家族的胜利告终,导致范氏和中行氏失去了他们的领土并宣告灭亡。这些土地随后被其他

  • 唐太宗四请马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四请马周,唐太宗,马周

    唐太宗四请马周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其统治期间四次相继提拔和重用马周的事件。马周是唐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谋士,其才能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太宗最初于公元627年第一次请马周担任自己的谋士,以寻求其智慧和意见。由于马周的聪明才智和深思熟虑的决策,他很快赢得了唐太宗的信任。之后,唐太宗又三次请求马周

  • 三英战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英战吕布,三国历史,吕布,关羽,张飞,刘备

    三英战吕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斗之一,发生在公元200年左右的东汉末年。以下是战斗的基本经过:吕布是当时东汉末年著名的猛将,被誉为"三英"之一。身为好战的吕布,他在并州称霸,与东汉政权相对抗。东汉朝廷派遣了三位英勇的将领:关羽、张飞和刘备,来共同对抗吕布。在战斗开始时,关羽、张飞和刘备三人联合军队进

  •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地震

    历史上地震是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之一,它能够带来无数的破坏和伤害。由于古代文献记录不完全和测量技术的限制,我们并不能知道所有历史上的地震,但是通过文献资料和科学研究,我们还是能够了解到一些大规模、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地震。本文将从周朝开始,分朝代统计历史上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现代当今地点,以期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