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
田氏的崛起:在公元前545年,齐国大夫田无宇勇敢地摒除了权臣庆封的干涉,随后又成功消除了政治对手栾氏和高氏的阻碍,使得田家族得以崭露头角,登上了齐国政治的舞台。
在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授权齐国宰相田和为诸侯,从而承认了田齐政权的合法地位,这一事件标志着田氏代理齐国的确立。
早在一百多年前,齐国宰相晏婴就预见到了田氏取代齐国王室的局面。他观察到田氏对贫苦百姓给予援助以争取民心时,曾经言道:"恐怕未来齐国将会落入田氏之手。"
在当时,齐国的景公意识到田氏家族正在逐渐强大。为了限制田氏的势力,他在临终前委托国惠子和高昭子辅佐他继任国君的儿子姜荼。然而,齐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姜阳生与田氏有着密切关系,被国惠子和高昭子迫使流亡到鲁国。
国惠子和高昭子成为限制田氏势力的重要力量。为了消灭这两个家族,田氏的一位名叫田乞的人采取伪装,假装讨好国惠子和高昭子,在每次上朝时都陪侍在他们身边。他一方面劝说国惠子和高昭子对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大夫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又鼓励那些大夫首先发起对抗国、高二人的行动。
公元前489年,田乞联合鲍牧和其他大夫带兵进入了宫殿。得知消息后,国惠子和高昭子准备进攻以解救被囚禁的君主,但最终被田乞打败。
姜荼和高昭子被杀,国惠子逃离了齐国。在恢复稳定之后,田乞迎回了被流放到鲁国的姜阳生,并立他为新的君主,即悼公。鲍牧原本反对悼公的继位,但由于田乞势力强大,只得屈从。
田乞被任命为宰相,独自掌握朝政。然而,在公元前487年,悼公因为对鲍牧曾经反对他的继位心存恶意,将其杀死。实际上,在那个时候,悼公并没有真正的权力,一切都是田乞利用他来排除鲍氏势力。
随后,鲍氏家族发动叛乱,并杀死了悼公。在前485年,悼公的儿子姜壬继位为简公。简公任命阚止为宰相,试图通过阚止来制衡田氏,并大力支持高氏、国氏以及其他家族如鲍氏和晏氏等残余势力。
为了摆脱政敌的困扰,田氏决定以发动外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公元前484年,田恒(田乞的儿子,继任宰相职位)借口对去年鲁国与吴国联手进攻齐国之战进行报复,故意煽动齐简公出兵伐鲁。
在艾陵之战中,齐军遭受重大失败,许多田氏的政敌丧生。这使得田氏在朝廷中处于主动地位。
此外,田恒还采用了他祖父田无宇曾经使用过的政策:向百姓提供大斗粮食贷款,并要求百姓只需用小斗归还。这样一来,整个齐国的民心都向着田氏倾斜。公元前481年,田常发动兵变,杀死阚止和齐简公,并支持简公之弟姜鹜登上王位成为齐平公。
从那时起,整个齐国政权完全落入了田氏手中。随着田恒掌握刑罚权力后,他将那些对齐国势力庞大的公室成员和卿族进行了大规模清洗,同时扩大了田氏的封地。从国都(今天的山东临淄市)一直延伸到东海沿岸的领地,都成为田氏家族的所有物。
田恒的儿子田盘和孙子田白,接连担任齐国宰相,实质上使得国君权力被削弱。在公元前391年,田恒的曾孙田和将齐康公放逐到一座偏僻的海岛上,并自封为齐国之主。
经过五年的时间,周朝安王正式承认了田和的地位,并册封他为诸侯。随后,在齐康公于前379年去世后不久,姜齐王朝彻底灭亡。由田氏家族所领导的新政权最终取得了对齐国的控制。
后果:
马陵之战:在公元前342年。当时,田齐政权在战国时代迅速崛起,并以强大的势力茁壮成长。而正是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他们在位于今天山东聊城市的马陵地区成功击败了魏国。
结论:
田氏家族在春秋后期齐国的崛起是贵族专权的明显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