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10日,这天是举家团圆的元宵节,河北省保定市体育场上人头攒动,但他们不是来这儿庆祝节日,而是来看一场公审大会。
“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盗窃国有资财,克扣民工灾民,勾结奸商非法经营谋利......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
法庭审判长宣读了判决书。
“共产党万岁!”会场上响起了人民的一片欢呼声。
“砰!”“砰!”
随着刑场上传来的两声巨响,这两个人也结束了他们先功后过的一生。
此案是当时席卷全国的“三反”运动中的一桩大案。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内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国外也是忧患重重。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毛主席毅然决然地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反”运动。
毛主席开展“三反”运动的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身为开国领袖,毛主席在生活上却是异常简朴。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多数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牙膏的,人们通常用一种用稻壳烧成的灰来刷牙,这种灰被称为“牙粉”。
牙粉清除牙垢的能力很强,关键是还非常省钱。毛主席自小就用牙粉刷牙。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牙膏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可是毛主席仍然喜欢使用牙粉。
卫士长李银桥有一次忍不住劝说毛主席使用牙膏。
但毛主席却笑着说,他已经习惯用牙粉了,而且如果以后国家的每个人都能用上牙膏了,他就不再用牙粉了。
还有一次工作人员见毛主席的牙刷已经秃得不成样了,便问:“主席,这把牙刷实在不能用了,要不给您换把新的吧?”
毛主席却说:“我看还能用呢,新的还不如旧的好用,不要急于换嘛!”
工作人员只能无可奈何地退出了房间,而毛主席又把这把牙刷用了很长时间。
除了牙粉牙刷,毛主席用过的枕巾和毛巾等破了以后都要补一补再用,有一床旧军毯一直到他逝世时还在使用。
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结婚时婚礼很简单,毛主席只亲自写了几封请帖,只邀请了几位革命老人光临。
饭后,他从箱子里取出一件大衣,慈祥地对毛岸英和新娘说,他没有什么东西可送的,就送这件大衣,这件衣服白天可以穿,晚上也能盖在被子上。
在物资极其短缺的年代,身为一国领导人,他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坚决执行跟大家一样的标准。
建国后,家乡的一些父老乡亲有时候会给他捎去一些土特产,以感念他的伟大贡献。
但毛主席总是作价付钱,表示领了意,但钱还是要给的。别人送的礼品他也要统统上交国库。
民主党派著名领袖雷洁琼女士在1994年5月参观韶山毛主席遗物展时颇受感动,写下了“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八个大字。
“我可不想当李自成啊!”
“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啊!”毛主席在视察沈阳时大动肝火,批评领导干部万万不能太过奢侈,一定要艰苦奋斗。
发火的原因是在沈阳招待他的餐桌上出现了一道道名贵的美味菜肴,极尽奢靡。
1950年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结束回国时想去考察一下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于是把第一站定在了哈尔滨。
和他们同行的还有一位国际友人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毛主席便吩咐当地的政府部门安排一场接待胡志明的晚宴,并特别强调要一切从简。
听说毛主席和周恩来要来视察,松江省和哈尔滨市领导便精心地为他们安排接风事宜。
随着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端上桌,毛主席的眉头逐渐紧锁。
连熊掌都被安排上了饭桌。接待的领导还颇为得意地介绍这些菜品。
由于当时外宾在场,出于外交礼仪,毛主席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不悦。
但是整顿饭下来,他只吃了一点点蔬菜和半碗米饭。
接待的领导一头雾水,难道是他们准备得菜不合主席的胃口?
饭后,毛主席对负责接待的市领导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目前还不富裕,吃饭不用大鱼大肉,不能浪费。
对于这次的晚宴,毛主席虽然对市领导进行了批评,但他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他认为可能是当地政府因为接待外宾的缘故才将宴席准备得如此豪华。
等毛主席一行人离开哈尔滨到达长春时,在街上他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热热闹闹的生活场景,反而是十分冷清。
毛主席不解地问:“为什么大街上这么冷清,连一个人都看不到?”
陪同的地方领导当即回答说这个时候老百姓都在家里吃午饭呢。
毛主席立马就知道了怎么回事,反问地方领导:“老百姓吃个饭行动都这么整齐吗?”地方领导吓得赶紧支支吾吾说出实情。原来,他们考虑到安全问题,提前通知不准沿途的百姓出门。毛主席十分生气地要求解除戒严,并强调说不能脱离百姓。
随后他到沈阳进行巡查,到了饭点,他想在食堂就餐,感受一下群众的生活。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饭菜刚上桌,毛主席的怒火就再也压制不住。
饭桌上的菜并不是他所期待的家常便饭,而又是满目的珍馐美味,甚至比在哈尔滨的宴席更加豪华。
毛主席意识到,开展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和杜绝奢靡腐败之风的行动已经刻不容缓了。
共和国“反贪第一人”
1951年7月的某天晚上,李克才忙完公事匆匆赶往家中,因为妻子刚刚生下小孩不久,需要人的照顾。但是他一进屋就看到了妻子的满面愁容。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他紧张地问道,以为妻子哪里不舒服。
妻子并未答话,叹了叹气,轻轻地掀开枕头,枕头下面赫然露出一堆现金!
“哪儿来的?怎么有这么多钱?”看到这一沓沓钞票,李克才大吃一惊。
“张专员刚刚来过,他给了这些钱,说我刚生完孩子,让我买点补品。我数了一下,足足有200万元(旧币,下同)。这钱咱们可不能要,咱们得把这些钱还回去。”李克才的妻子不安地说。
李克才这才明白,愤愤地说:“刘青山和张子善这是要堵我的嘴啊!”
随即他让人退回了这笔钱。但没过几天,张子善又派人再次将钱送到李克才家里,而李克才同样拒绝了他。
李克才出生于1917年的河北,20岁时他便参加了革命工作,他为人刚正不阿,是一个眼里容不得一点给共产党抹黑的沙子的人。
1949年,李克才被调到天津,此后便开始和刘青山、张子善两个人一起工作。
刘青山当时担任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则是天津专署专员。
刘青山和张子善都是在30年代初期入党并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负伤立功的领导干部,一开始李克才对他们是十分地敬重。但不久,李克才便发现了不对劲。
他经常听到刘青山自称“老子”,还说:“老子拼命打了天下,享受些又怎样?”
刘青山居住在一栋非常豪华的别墅,并且以“养病”为由,很少参与工作。
他的生活极尽奢靡,据说他吃饺子,要吃到韭菜味但不吃能韭菜馅,因此厨师在包饺子时需要将韭菜露在皮外边一点,等到快煮熟时再将韭菜一根根抽出来。
当时普通人的伙食费每个月9元钱足矣,而刘青山洗一次澡却需要花费48元。
此外,刘青山还染上了毒瘾。在一次会议上,刘青山的毒瘾发作,会议只能中途停止,等到刘青山打完吗啡针后才继续进行。
1951年夏天,刘青山花费3.6亿元买回两辆进口车,一辆供自己享用,一辆送了礼。
张子善虽然没有刘青山那么明目张胆,但是他一味迎合刘青山,为刘青山的腐化生活提供条件,他希望将来有机会接任刘青山的职位。
据张子善自己交代,他每个月仅高档香烟就要吸八九条,衣着从粗布到细布再到皮毛,饮食非细粮不可,再到酒肉必备,行则非轿车不坐,他擅自动用地方粮款9亿元买了5辆汽车。
据后来专案组查证,刘青山、张子善二人生活腐化,贪污挥霍公款达3.7825亿元。其中,刘青山贪污1.8399亿元,张子善贪污1.9426亿元。为消灭贪污罪证,张子善还曾一次性焚毁单据378张。
在国家如此困难的时期,刘青山和张子善却凭借职权盗窃国家救灾粮、治河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克扣民工工资、机场建筑款,骗取国家银行贷款等,窃取国家财产总计达171.6亿元。
同时,他们还勾结奸商投机倒把,使国家财产损失达21亿元。
李克才一开始对二人进行了劝说和批评,但二人非但没有听进去还将李克才视为眼中钉,想办法挤兑李克才。
1951年11月21日,中共河北省委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在小组讨论会上,忍无可忍的李克才用了一个多小时细数了刘张二人的贪污腐败行为。
李克才勇敢地站出来后,天津地区的各方代表也纷纷发言诉说刘张二人的罪状。
两大巨贪被判死刑
11月29日,张子善在会议上被依法逮捕。
12月2日,刘青山回国途经天津火车站时也被依法逮捕。
“死刑。”
毛主席看完周恩来送交的华北局关于刘青山和张子善二人的处理意见报告后缓慢而又沉重地说出这两个字。
关于刘青山和张子善的处理结果大部分干部和群众都是表示十分赞同的,他们认为这二人罪大恶极,当判重刑。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他们二人在战争年代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正值大好年华,希望不要枪毙他们,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毛主席面对求情的声音却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拯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监狱里,面对前来看望他的李克才,张子善再也忍不住痛哭起来。
“都怪我没有早些听你的话,走到这一步,我是罪有应得”。
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的公审大会在保定市体育场举行。
会场外,河北省人民广播电台向全省广播了大会实况,全省数十万人收听了广播。
农民代表等控诉了刘青山和张子善的种种恶行后,法庭审判长宣判对二人的判决结果。
判决结果宣布后,会场上响起人民的一片欢呼声。
张子善早已泪流满面,他请求给他照最后一张相,好给后人提个醒。
而刘青山则在临刑前嘴里一直念叨着:“以我做个典型吧,以我做个典型吧。”
到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宣告结束。在“三反”运动中被判刑的贪污犯有上万人,判处死刑的有42人。
这场运动惩处了大量的贪污分子,坚定地维护了党的纯洁性。
在任何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内腐败行为的态度始终是零容忍的,中国共产党坚决反腐败的决心和态度是始终如一的。
反腐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