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在山东莒南的渊子崖,312名村民与1000名敌人血战了一天,最终以阵亡147人的代价,击毙了121名敌人!
渊子崖是个群众基础异常扎实的小村庄,该村早年为了抵御匪患,绕着村子修建了一圈5米多高、1米多厚的土围,而且还在土围上修建了几座碉堡,墙体上挖了无数个瞭望孔和射击孔。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习武的传统,原本只是一个娱乐健身消磨的时间的项目,却没想到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早年抵御匪患时,村民们还自发造了几门土炮和几支土枪,以及不少的大刀长矛,也都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作用。
山东沦陷之后,渊子崖的村民们对日伪深恶痛绝,不逃避不转移,抱着必死之心坚决守护家园。后来在八路军游击队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农救会,村长林凡义还挑选了一些年强力壮的村民,组建了护村自卫队,拿起武器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斗争。
这一年的12月19日,盘踞在小梁家的一百多号伪军,带着一张清单跑到了渊子崖。清单上罗列着,需要村里上交的粮食、畜牧、鸡蛋等具体数目,林凡义当着伪军头子的面,直接把清单撕得粉碎。
伪军一看渊子崖的村民不识相,不禁勃然大怒,叫嚷着就要往村里冲。却没想到,伪军一露头村民就做好了防备,土枪土炮、砖头石块,犹如飞蝗一般,噼里啪啦就往伪军身上招呼。
一百多号伪军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顷刻间做鸟兽散,狼狈地跑到鬼子那里去告状。伪军头目也不傻,如果单说是一群老百姓,恐怕是搬不到救兵,自己还得挨顿揍,于是就添油加醋地乱吹,声称渊子崖驻扎着为数众多的八路军游击队。
鬼子军官智商堪忧,结果被伪军头目给忽悠瘸了,第二天就集结了1000号鬼子,带着两门小钢炮,乌压压的向渊子崖杀来。
林凡义就知道,这些汉奸伪军什么好事都做不了,肯定要回去搬救兵返回头来报复,早早就做好了战斗部署,全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各自有各自的分工。
鬼子到位之后,架起小钢炮,对着渊子崖的土围就是一阵猛轰。土围再高大,在小钢炮面前还是显得有些虚弱,没多久就被鬼子轰开了一个缺口。鬼子军官高兴坏了,正准备组织冲锋呢,没想到缺口又被老百姓给堵上了。
土围是渊子崖的防线,村民们一看被鬼子轰出个缺口,立马返回家里搬家具、卸门板,甚至把石磨盘都给扛过来了,冒着小鬼子的炮火,硬生生把缺口给堵上了。鬼子军官气得暴跳如雷,一声命令双管齐下,钢炮在后面轰、部队在前面冲,想要一举攻进村子里。
林凡义沉着指挥,土枪土炮、砖头石块,没命地往冲到突围前面的鬼子身上招呼,接连打退了鬼子几波冲锋。不过,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战斗持续到下午的时候,村民手中的弹药都已经打光了,只得退回村里与鬼子展开了近身肉搏。
鬼子原以为,只要冲进村里就能很快结束战斗,却没想到村里的男女老少个个都会武,大刀、长矛、铡刀,甚至连做饭用的菜刀都拿出来了,整个村里到处都是几个村民跟一群鬼子搏杀的场面,没有一个后退投降的。
庆幸的是,临近傍晚的时候,一个团的八路军总算是赶到了渊子崖,跟村民们里应外合把鬼子给打跑了。渊子崖保卫战打得气壮山河,这是群众为了守护家园打出的辉煌一战,也是一场永远被载入史册的喋血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