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虽在管仲辅佐下称霸,但其势力范围有限,影响力远大于实力

齐桓公虽在管仲辅佐下称霸,但其势力范围有限,影响力远大于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68 更新时间:2024/1/24 1:24:45

昔日小霸郑国随着内乱逐渐中衰,黄河下游的宋国方兴未艾,齐、鲁两国又锋芒毕露。齐国在灭掉纪国以后,后方大定,战略重心放到中原。鲁国在长勺之战和乘丘之战先后击败齐国、宋国,更是风光无限。然而戎狄入侵之势越演越烈,诸侯又都无法抵御他们,中原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年),齐桓公小白继位。他任用管仲为相,在内政、财政、军政方面进行改革。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国家逐渐富强,军事实力大大增强,逐渐称霸中原,成为侯伯。

联络诸侯和平稳中原

⒈、宋国内乱和北杏会盟

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鲁宋战于乘丘。宋国大将南宫长万被鲁国活捉,后来宋国和鲁国交涉才被释放回国。但是宋闵公对他的态度却是大转变,并多次取笑他是鲁国的手下败将。勇将南宫长万怎能忍受这样的侮辱,就在蒙泽的地方杀了宋闵公,并杀了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立公子游为君。宋国众公子纷纷逃到萧邑,唯有公子御说逃到了亳邑。后来萧邑大夫萧大心平定叛乱,奉公子御说为君,是为宋桓公

齐桓公以解决宋国内乱为由,开创性的以诸侯身份邀合宋、陈、蔡、邾等国在北杏会盟。从此以后,齐桓公的威望不断增加。鲁国虽然一时强盛,但是缺乏盟友,近邻遂国又被齐国灭了,就与齐国在柯地会盟。此后齐国又集结陈、蔡等国,并邀请王师助战伐宋,宋国不得不屈服。这是春秋时期诸侯第一次用王师攻伐其他诸侯国。

[var1]

齐桓公

周僖王二年(前680年),郑厉公复位,他看清形势,积极与齐国交好。齐桓公邀合宋、郑、卫等国在鄄地会盟。次年,又和宋、郑、卫、陈等国在鄄地再次会盟。通过几次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起来。

⒉、顺服鲁、郑和幽地会盟

齐桓公的霸业在一次次会盟中逐步确立,但是仍然任重道远。齐、宋、陈伐小邾国,郑国因为齐国与宋国兵盟,就趁机攻打宋国。鲁国也与莒国暗通款曲,随时准备背叛联盟。后来郑、虢帮助王室平定王子颓之乱,两国生隙,周、郑两个也闹僵了,恰巧郑厉公逝去。齐国就顺势服了鲁国和郑国。周僖王四年(前678年),齐国邀合鲁、宋、郑、卫、陈、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大家一致推举齐桓公为盟主,由此中原霸业大定。

兵盟攘夷和平定外患

随着齐国霸业大定,中原国家凝聚力大增,然而外患却并没有因此而消除。山戎、北翟、荆楚、对中原的威胁反而越来越大。

⒈、山戎侵燕和与燕会盟

周惠王十四年(前663年),北方的燕国受到山戎的侵扰。他们无法抵挡得住,就请求齐国的帮助。齐桓公带兵一直打到孤竹的地方(今辽东半岛地区),燕国的外患才得以解除,从此燕国也加入了齐国的联盟。

⒉、救邢存卫和柽之盟

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北翟侵犯邢国,邢国告急。齐桓公联合宋、曹两国援助邢国,把北翟打败。战后在柽地会盟,解决邢国的善后事宜,会议决定把邢国都城搬到近齐的夷仪。后来北翟又侵袭卫国,竟然被灭了国。齐桓公派公子无知替卫国守卫曹邑,并给予经济支援。周惠王十九年(前658年),诸侯会盟决定把卫国的都城迁往黄河南岸,以避北翟锋芒。

[var1]

齐桓公会盟图

⒊、楚国北略和召陵会盟

北患未息,南方楚患又起。楚成王继位以后,开始北略中原。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年),楚国侵袭郑国。齐国集结宋、曹等国解救郑国,楚国不敢恋战,连夜逃离。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楚国再次兵犯郑国。齐、江、黄三国在阳谷多次会盟,商讨解救郑国的办法。会后齐国邀合鲁、宋、郑、卫、陈、许、曹国伐蔡,胜利以后就开始伐楚了。

楚国虽然实力强大,但是对齐盟还是有所胆怯,中原诸侯也不敢贸然发动对楚战争。于是楚国就派大夫屈完来求和,他质问齐桓公道:“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代替齐桓公回答道:“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屈完回答道:“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国见屈完回答得不卑不亢,就在陉地驻兵。

几天以后,屈完又来讲和。齐桓公想要炫耀兵威,就让屈完阅兵。他指着军阵说:“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屈完毫不示弱地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桓公见屈完不卑不亢,便和楚国在召陵会盟,接受了楚国的讲和。

安定王室和霸业完成

⒈、王子带之乱和首止会盟、洮地会盟

那时候周惠王想废掉王子郑,立叔带为太子。王子郑来到齐国寻求帮助,齐桓公邀合诸侯与王子郑在首止会盟,以示对王子郑的支持。后来周惠王驾崩,王子郑害怕叔带作乱,就请齐桓公主持大局。周惠王二十五年(前652年),齐桓公邀合诸侯在洮地会盟,并奉王子郑为天子,即周襄王。周王室的内乱才告一段落。

⒉、霸业成熟和葵丘会盟

[var1]

齐桓公

周襄王元年(前651年),齐桓公邀合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周公宰孔送来祭肉,并宣布齐桓公的免跪之礼,齐桓公谦虚拒绝,仍然按照君臣之礼行事,受到诸侯们的好评。后来又在葵丘会盟,宣布了周天子的几条禁令。葵丘会盟是齐桓公霸业成熟的盟会。

齐桓公的霸业是在管仲的辅佐下完成的。其势力主要集中在洛邑东部一代,范围还是很有限的。同时他的影响力也是大于实力的,他的成绩主要是通过“尊王攘夷”的影响力联络诸侯会盟来实现的。在安定内患方面,确实做出不少贡献,但是在攘夷方面,就有点力不从心。随着管仲的逝去,齐桓公的霸业也逐渐凋零。但是不可否认,没有齐桓公的称霸,王室或许已经终结,中原也是另一片天地了。

更多文章

  • 魏国强盛时未能在制度上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后来的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国巅峰实力有多强,魏国后期的现状,魏国实力增强的原因

    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土地彼此犬牙交错,尤其是魏国的土地,被韩国、赵国切割得支离破碎。魏国的土地有两个主要地区,以安邑为核心的河东地区和以邺城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两块核心区之间由上党走廊联系,魏国的国土呈哑铃状。魏国自认是三晋老大,对近在迟尺的韩、赵竭尽笼络之能事,自然不能对身边的兄弟下手。因此,

  • 秦国统一过程中卫国因太过弱小反而得以存国,秦二世才将其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统一简介,秦国统一天下的全过程,秦国统一天下最厉害的原因

    不过卫国在战国末期只不过是一个小国,别说是秦国,就连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韩国也能轻易灭了卫国,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对卫国加以侵害,一直到最后病崩,秦始皇始终都默认了卫国的存在,那么秦始皇既然连山东六国都灭了,又为何要单独留下卫国呢?主要原因是卫国太过弱小,因此得以存国。并且在秦始皇攻灭六国之

  • 易中天:母亲是总理妻子的闺蜜,祖先是明朝忠良,为何富不过三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易中天简历,易中天母亲是干什么的,易中天说明朝完整版

    但是有些人甚至没有被命运赐予进入比赛的资格,原生家庭的苦难让他们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生活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就连吃饱穿暖都是巨大的奢求。在众人的眼中,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老师,似乎一直以来,都属于那种幸运的、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的人。比起在凡尘世间庸庸碌碌的普通人,他有着显赫的家世与数

  • 靖难之役,建文帝一家下场可怜,皇后自焚而死,皇子被软禁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仁静建文,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皇帝朱允炆

    影视剧中的建文帝朱允炆马氏(1381年—1402年),名恩慧,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光禄少卿马全,公元1396年(洪武二十八年),马氏嫁给太孙朱允炆,成为太孙妃,同年生下长子朱文奎,据说朱文奎出生后,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不知是否预料到后面要发生的事。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

  • 朱允炆不是朱元璋嫡长孙,却以皇太孙身份继位,因此朱棣不服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封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孙子,朱元璋为何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并不是朱标的嫡长子,因此也不是朱元璋的嫡长孙,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并不是朱标的原配,朱标的原配是常遇春的长女,因为常遇春是开国元勋,因此和朱元璋结为了儿女亲家,而且当时的常氏生下一个嫡长子叫朱雄英。这也就是说,即使朱标崩逝,继承皇位也应该朱雄英继承,而不是朱允炆,然而朱雄英在八岁的时候夭折,常氏受

  • 高晓松称“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大倭寇“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言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高晓松为了证实这个观念,确实还摆出了几点理由。首先,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他的生母是一个日本人。我想,大约高晓松弄错了"倭寇"的概念。倭寇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期间,对中国部分沿海地区和朝鲜有着侵略行径的海盗集团。日本人不直接等于倭寇,相反,倭寇之中还有诸多江浙地区的流民。而郑成功的母亲并非是倭寇的子

  • 北苑贡茶为何会盛行于宋代?深入探讨其中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北苑贡茶福建,北苑贡茶距今多少年,宋代北苑贡茶多为什么

    究其能够在两宋时期盛行的原因,除了其生长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精良的制作工艺外,宋代自皇室到民间对茶饮文化的推崇以及文人士大夫平远清淡的价值追求都为北苑贡茶登上宋代茶饮艺术的巅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 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北苑贡茶产于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这里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而

  • 她是徐皇后之妹,朱棣要把她也纳入后宫,她却削发为尼也不嫁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正史的朱棣和徐皇后,朱棣在徐皇后死后宠爱谁,朱棣徐皇后有几个孩子

    影视剧《郑和下西洋》中的明成祖朱棣徐妙锦(1380年-1440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第三女,明成祖朱棣徐皇后异母妹,比徐皇后小18岁,自幼天生丽质,精通琴棋书画,有人甚至说她比姐姐徐皇后更加青出于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婚姻,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钦点的,有一次他把徐达找来,说

  • 男子簪花在宋朝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为何宋代会盛行男子簪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男子为什么要簪花,宋朝人簪花,宋代男子簪花复原

    那为什么在宋代如此盛行男子簪花呢?下面总结分析了宋代男子簪花盛行的几点社会心理因素,希望可以使大家了解宋代的男子簪花。一、领袖主导:受统治者影响而盛行的男子簪花宋代男子簪花风靡一时,成为一种独特的、全民的文化活动,这并不是偶然,它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在宋代之前的唐朝就有过关于男子簪花的记载了,唐朝每逢

  •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啥连自己亲妈都不认?朱棣生母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和朱棣的后代,朱棣皇后徐妙云死在朱棣前还是后,朱棣的皇后在朱棣多少岁时死的

    朱棣影视形象朱棣发动完“靖难之役”后登基称帝,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只字不提,反而声称自己是朱元璋原配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虽然明朝官方史料上记载朱棣生母是马皇后,可是历史都是当时史官在皇帝的要求下写的,是给后人看的,到了现在,朱棣生母是马皇后的说法遭到了质疑,经过现代对朱棣生母的考证,最终普遍认为朱棣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