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小故事:郑国商贩,以十二头牛智退秦军

春秋小故事:郑国商贩,以十二头牛智退秦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74 更新时间:2024/1/22 10:48:40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打败了楚国,召集诸侯会盟。

曾经依附于楚国的陈国、蔡国、郑国也都派人赶到晋国,商议联盟事宜。

郑国和晋国签订盟约之后,因为畏惧楚国,私下里又和楚国签订了盟约,典型的脚踏两只船。

不久,晋文公听说了这件事,十分气愤,打算再次召集诸侯,讨伐郑国。

晋国大臣认为晋国有能力单挑郑国,没必要召集诸侯搞群殴。

晋文公对大臣们说:“问题是秦国和我们有约在先,有事必须一同出兵,我觉得应该去通知秦国。”

秦国国君秦穆公正打算向东扩张领土,听说征伐郑国的消息,喜出望外。

于是就亲自率领人马来到了郑国,驻扎在郑国东部。

[var1]

此时,晋军驻扎在郑国西部,秦晋两国对郑国形成夹击之势。

郑国边境危急,国君十分害怕,就派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撤军。

烛之武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说服秦国单独和郑国讲和,同时还派三名将军率两千人马,为郑国看守北大门。

晋军得知秦军主力撤军,非常气愤。

有人提议去追打秦军,也有人主张先干掉秦军滞留在郑国北大门的两千人马。

晋文公说:“想当年,如果没有秦国的支持,我怎么会回国继承国君之位呢?”

晋文公不同意和秦国决裂,于是私下和郑国订立盟约,而后撤走了人马。

看守郑国北门的三位秦国将军闻听郑国又投靠了晋国,非常生气,于是派人回国向秦穆公汇报,请求再度讨伐郑国。

秦穆公碍于情面,不想和晋文公反目成仇,只好暂时忍气吞声。

两年后,即周襄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逝,其子晋襄公即位。

此时,有人再度劝说秦穆公,趁着晋国国丧之机讨伐郑国。

[var1]

次年春二月,秦国派大军攻打郑国。

途经滑国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是郑国使者的人求见秦军主帅孟明视。

那个人对孟明视说:“我是郑国的使者,名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说将军率秦军远道而来,特意命我送给贵军一份薄礼,还望将军笑纳。”

随后,弦高向秦军献上了四张熟牛皮、十二头牛。

秦军本来打算偷袭郑国,如今派使者送礼,意味着郑国早有准备。

孟明视于是临时决定,灭掉了滑国之后,就返回了秦国。

原来,这位弦高只是一个郑国的普通商人,在滑国贩牛而已。

当他看见秦国大军气势汹汹,知道一定会偷袭郑国。

于是急中生智,冒充使者送礼物,使得郑国转危为安。

更多文章

  •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并非简单的杀一人升一级,而且还会想法降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军功爵有几级,秦国军功爵制的影响,秦国军功制标志着什么

    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俩字:农、战,用今天的概念来讲,那就是经济和军事。为了让所有秦国人都困在这两件事上,商鞅设置了如下规则:所有的秦人,无论男女,出生之后就要登记在册,死后才注销,理论上来说没有漏网之鱼;具备劳动能力的老百姓、无论男女,如果游荡、偷懒不干活,试图以躺平的方式混日子

  • 秦始皇和孔子不公平的待遇,这是知识分子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比秦始皇早多少,秦始皇和孔子是一个时代的人吗,秦始皇评价孔子

    秦始皇和孔子都是中华文明历史上非常耀眼的符号,但是相比于孔夫子而言,秦始皇的风评并没有那么好,孔夫子的地位真的是那么无可撼动吗?我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始皇更胜一筹。如果没有始皇,孔子的言论是不是就是一堆空话?[var1]在1964年伟人曾经说过一句话: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认为应该讲

  • 母亲一碗水端不平,“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出处——春秋初期郑国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义必自毙历史典故,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来源

    [var1] 称呼"郑伯",是讥刺郑庄公没有教育好弟弟;直接称呼"段",是批评共叔段没有做到弟弟的本分;用"克"这个字,说明当时的内乱犹如两个君主的战争。而导致郑庄公和共叔段相争,郑国险些举国中分的人,正是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母亲武姜。这是一个母亲偏爱小儿子导致的家庭纠纷。 武姜对共叔段的偏爱 [var

  • 此人乃东周名将,不下于孙武、吴起,中原大战获胜,却籍籍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武与吴起谁厉害,孙武吴起古今武功第一人,吴起孙武

    [var1] 晋文公的大臣先轸说,扶困救难,立威称霸,就在此一举了。晋文公深表同意,于是决定救援宋国。 狐偃说,曹国和卫国都是楚国的附属国,我们只要讨伐曹卫,引诱楚国来救,就可以不战而解宋国之围。 狐偃的这条计策非常高明。因为楚国距离宋国近,而晋国离得远,如果直接救援宋国,在形势上对于晋国是不利的。

  • 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客,必死之心刺杀秦王,一对一交战却挨8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荆轲历史人物简介,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荆轲的人物事迹

    电影荆轲刺秦王荆轲形象引言:在世人的印象中,荆轲是一位为了国家大义可以置生死于度外的忠义之士。世人都觉得荆轲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可是若我们仔细的考察一番却会发现,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呢?荆轲确实是有忠肝义胆,可是他终究成为了一位太子智商"不在线"的牺牲品。燕国面对的局势十分紧迫[va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代王者各时期的事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姓吕吗,秦始皇和吕不韦有啥关系,从客观上讲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对秦人而言,秦始皇确实是结束了一个旧世代,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但是对汉人而言,他却是代表着一段暴虐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代表着启动了中国统一大门的开始。确实,他既是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眼中、口中和心中,秦始皇有着各种不同的形象,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各取所需,

  • 楚国名将项燕,一个渐渐被历史和世人忽视的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国项燕简介,楚国将军项燕照片,楚国名将项燕被谁打败

    [var1] 项燕保家卫国 他的家族非常显赫,他世世代代都在楚国做官,担任楚国的军事将领。关于他的出生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他出生的年月,但是他的死却是在公元前223年,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他的祖籍是江苏的宿迁地区,在当时这里也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因为它的封地名字为项,所以这也成为了后来他的姓氏,他

  • 搜神故事:鲁国都城门口发生双蛇争斗异象,暗示鲁国朝政即将陷入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小评:鲁严公,即鲁庄公,是鲁国的第十六任君主,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同时代。因为要避东汉明帝刘庄的诲,所以在以汉朝为正统的部分史书里,鲁庄公又被称为鲁严公。本文蛇斗国门,历史事件的原型是鲁庄公未能处理好继承人的事情,导致自己死后,前后两任鲁国君主,被把持朝政的庆父谋害。

  • 王翦到底有多厉害?秦灭六国,有三个国家都是他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翦的历史简介,王翦军事实力,王翦有多牛

    [var1]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从结局上来看,白起、廉颇、李牧这三个人,都没有获得比较好的结局,比如白起是被秦昭襄王赐死,李牧是被赵王迁冤杀,而廉颇则在赵国受到排挤,从而最终客死异乡。与此相对应的是,王翦则获得了善终的结局。当然,王翦之所以能够善终的结局,不仅是因为他具有比较高的情商,敢于急流勇退,

  • 六国灭亡后,秦国是如何安置六国亡国之君的,他们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攻灭六国后,六国君主都成为俘虏,最后不是流放等死,就是先软禁后处死。韩国作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最后一任国君韩王安沦为俘虏,被秦国软禁于陈县,后被处死。[var1]赵国邯郸被秦军攻破后,赵王迁成为俘虏后被流放到房龄深山“颐养天年”;魏都大梁城被黄河水灌掩泡塌后,魏王假投降;之后秦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