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洛阳的位置之上,在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本打算在洛阳城建立国都,但后来认为洛阳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不利于王朝的稳定,才选择去长安,董卓这时候考虑也当然有这方面原因所在,洛阳城北边的黄河不能当做天险,东边也唯有虎牢关,这样一虎牢关被破,那洛阳城就陷入关东联盟军的包围之中,讨伐董卓的关东联盟军大部分与洛阳城的百姓,官员是有关系的,相反董卓是西凉到洛阳的外地人,并且董卓在洛阳也没有干什么好事情,洛阳城的官员和百姓对讨伐董卓的关东联盟还是很支持的。
其次董卓的在洛阳兵力不足,之前我们说过,董卓入洛阳城之后,部队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自己三千西凉铁骑,其二是收买吕布得到的丁原的并州人马,其三就是原来大将军何进所率军队归顺,这些人虽然归董卓管,但董卓真正可以信任的也就是三千西凉军。
第三这个时候关东联盟军之外,在山西白波谷重新起义的黄巾军余部郭太等人,聚集十余万人,号为白波军,击败董卓派往征讨伐白波军的大将牛辅,又联南匈奴於夫罗,连破太原、河内等郡,威胁洛阳,董卓担心白波军与关东联盟军联合在一起攻打洛阳。洛阳附近无险可守,如果关东联盟军与白波军联合起来攻打自己的话,在强烈的实力差距之下,自己很快就会被打垮了,到时候整个国家都会被消灭。
但是如果在长安的就不一样了,首先长安有函谷关,潼关这样的的关卡,想要攻打到都城的话自己就可以节节抗击,分散消灭。这样就能在他们到长安之前就全部消灭掉,其次长安距离西凉近,算是董卓的地盘,董卓的西凉军队可以全部汇聚在一起,第三董卓如果主动撤退,那联盟军就要考虑是留下抢占地盘,还是孤军深入与董卓的西凉军决战,要考虑中间的利益关系,当然放弃洛阳这块地盘,董卓自然损失不小利益。
如果说大将军何进是屠户出生,那继承何进政治遗产的董卓就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的屠夫,这样的人这么可能放弃利益,因此董卓动用军队驱赶雒阳居民,导致大批百姓丧命,他则在洛阳趁机搜刮财物,又指使吕布挖掘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获取珍宝,把洛阳的财富全部席卷一空,再放一把火把洛阳城毁掉,留给联盟军的自然就是一座废墟,与董卓所想的不一样的地方,当时还是有人带着孤军去追赶了,这个人自然就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