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登上皇位,为何朱棣的骂名很多?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登上皇位,为何朱棣的骂名很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4 更新时间:2024/1/17 18:34:29

历数王朝二代皇帝,唐之太宗李世民,明之成祖朱棣,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细数之下两位皇帝都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两位皇帝的皇位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得皇位的,但唐太宗李世民的骂名很少,明成祖朱棣的骂名却很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正所谓武人诛身,文人诛心。

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待大臣,以宽仁治国,笼络了士大夫阶层。而明成祖朱棣,这位一生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路上的皇帝,可不是什么善茬,重典治国,当然名声不好了。

当然除去这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接下来宋安之来说说。

虽然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皇位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但是李世民比之朱棣要更具合法性。

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是在夺嫡之战中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而朱棣属于是哥哥懿文太子病逝,朱标之子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成为正统性皇帝,以清君侧名义实为造反的篡位成为皇帝。

李世民属于是发动政变,朱棣属于是造反,后者自然属于是情节严重了。

而且不论史书是否有刻意美化李世民的成分,总之通过史书可以看出,唐高祖李渊并没有一碗水端平,并没有使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名分早定,甚至当李世民屡有战功时,承诺立他为太子,使李世民的期望越来越大。结果李渊却食言,最后只是史无前例的封了李世民一个天策上将的顶级武官官职,拥有自置官属的权力,但官职再大终究还是臣子。

正因为李渊的一碗水端不平,导致了李世民的不满,太子李建成对于李世民的猜忌,最后造成了兄弟自相残杀。

朱棣这个就不同了,李世民可以称之为唐朝最大的开国功臣,但朱棣并非如此,朱棣八岁时明朝就已经建立,他并没有什么惊世之功。

成年以后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早早封为燕王,就藩北平。虽然在北平参与了两次北伐蒙古,立有大功,但并没有达到李世民那种高度,明太祖也不可能赏赐或者承诺他什么的。

更关键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并非是唐高祖李渊那般犹豫不决之人,早在明朝还没有开国之时,朱元璋就将继承人朱标的名分已定。1364年,朱元璋为吴王时,朱标为世子。1368年明朝开国,同年朱标被封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也是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总之就是坚定不移的要传位于长子朱标,朱标英年早逝,那么就传位朱标的下一代。

那么朱棣真的是一点无奈都没有吗,当然有了。李世民的无奈在于父亲李渊一碗水端不平,导致了长子李建成与次子李世民兄弟阋墙自相残杀。朱棣的无奈在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近乎于杀藩,继位后短短几个月之内将周王、代王、齐王、湘王、岷王五位王爷或废为庶人或圈禁,其中湘王被逼的自焚而死。所以当建文帝对朱棣下手时,他自然没有坐以待毙。

当然相对于李世民的无奈,朱棣的这些无奈也不能掩盖他的篡位不正。

而且李世民善于笼络人心,以宽仁治国。像曾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魏征就被李世民重用,对于魏征的激烈言辞,也是虚心纳谏。朱棣这个打架皇帝可没有这么好说话,他继续了父亲朱元璋的重典治国,对于官员很是苛刻,像建文帝朱允炆的旧臣方孝孺不配合美化朱棣的合法性,便被朱棣杀死,家人流放。当然传到后世就成为了诛了方孝孺的十族。

所以武人诛身,文人诛心,到了后世,自然是明成祖朱棣骂名更多了。

其实仔细看看李世民和朱棣对于失败者家人的待遇,会发现朱棣远没有大家印象中那么残忍。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以后,不顾父亲李渊的苦苦相求,第一时间就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两人的后人全部杀死,还将这两位兄弟的妃嫔补充到后宫一些,大家觉得他残忍吗。

建文帝朱允炆虽然不知所踪。但朱棣并没有对朱允炆的后人斩尽杀绝。根据资料记载,朱棣将朱允炆的后人囚禁于凤阳高墙之内,直到五十多岁才放出,当时是“不识牛羊”,但追究活了下来。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也可以见到朱允炆后人的相关记载,当时朱允炆的后人,还曾向朝廷上书要求给予厚待,结果当然是被仁厚的孝宗皇帝拒绝了,但建文帝朱允炆终究还是有后人留下了。

对比一下两人对待政敌的方式,唐太宗李世民毫无疑问更残忍,明成祖朱棣多少还给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留下后人,结果呢,朱棣骂名更多。只能说李世民宽仁治国,朱棣重典治国,后者自然被文人诛心了。

更多文章

  • 从宋世祖到宋高宗,赵构的庙号几经波折,为何到最后才一锤定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构庙号为什么是高宗,宋孝宗给赵构准备的庙号,宋高宗赵构资料

    商朝31个君王500多年历史只有太祖汤、太宗太甲、高祖王亥(商汤的七世祖)、高宗武丁、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宗太戊七个君王有庙号。周灭商后弃用了庙号制度启用谥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庙号和谥号一同废弃,所以从周朝到秦朝这近千年历史是没有庙号这一说法的。汉朝恢复了庙号和谥号制度,不过对于庙号的使用仍然很

  • 满满都是干货,梳理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比一代“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小皇帝赵昰和赵昺,南宋赵构简介,赵构是怎么当上南宋皇帝的

    第一位 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宋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赵构出生于都城东京汴梁大内,生母韦贤妃。同年八月丁丑日,赐名为赵构,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宣和三年十二月壬子日,进封为康王。赵构天性聪明,知识渊博,记忆力很强,他每日能读诵书籍千余言,博闻强记。

  • 蜀汉在宋代地位的变化,从割据政权到汉室正统,只为对抗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发展历史,蜀汉在宋朝的地位,当时蜀汉的形势

    不管魏晋怎么得国不正,有多少龌蹉事,走的终究是传统政权交接的方式——禅让。从历代官修的史书中也可见一斑,有《魏书》而无《蜀书》,司马光修的《资治通鉴》更是将蜀吴一起放到了《魏纪》里。直到南宋的朱熹率先提出了“无统”的理论,认为魏蜀吴都没能统一天下, 不能以任何一家为正统。然后再缓缓图之,以自己的主观

  • 明朝最矛盾的锦衣卫:陷害忠臣超一流,祸害奸臣更一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锦衣卫贺世忠,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谁是明朝时期最强的锦衣卫

    锦衣卫这一机构,虽然在朱元璋年代,被废除10多年,但总体却一直存在。在接近300年的时间里,锦衣卫中涌现了无数能人异士,但唯独此人最矛盾,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陷害忠臣超一流,祸害奸臣更一流!此人叫陆炳,祖父、父亲都是锦衣卫,算是子承父业。和一般的锦衣卫官员不同,陆炳的母亲身份特殊,因为他妈妈是朱厚熜的

  • 包拯“拆池疏流”的行动,不但解决了开封水灾问题,还气死了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查水灾大结局,整治水灾包拯拿庞太师开刀,开封包拯

    宋仁宗时,开封城的惠民河两边,大官们筑了大大小小的堤坝,把河面圈为私人的荷花池和养鱼塘。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仁宗最宠爱的张贵妃的亲叔父张尧佐的“青莲池”,“清莲池”所圈的地段把整个河面占了五分之四,因此,遇到天下大雨,洪水不能畅通,往往导致汴京城内外大水泛滥,难民流离失所,痛苦不迭。包拯在任开封府尹后

  • 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明朝劳模”朱由检的几个错误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朱由检简介,明朝朱由检死后怎么样,朱由检对明朝皇帝的看法

    理想主义者—朱祁镇他干了什么事?有着远大理想的他想带兵去打瓦剌,一个不注意全军覆没自己还给瓦剌人当了俘虏,简直丢脸丢到了家。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一战举国震荡,还好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力挽狂澜才不至于社稷易手。而这一战的负面影响还不止于此,至此勋贵集团彻底没落,文官开始崛起,旧有体系被彻底打得支离破碎

  • 包拯包青天陵墓在安徽被找到,棺墓被打开后,考古学家:不能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在任期间,几乎没有判错过一起冤案,一辈子为老百姓伸冤造福,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他当官的时候在开封任职,也是他名声最盛的地方,所以很多的人都误以为他是开封人,其实包拯并不是开封人,而是安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也有落叶归根的想法,所以包拯死后葬在了老家安徽。1973年,合肥市准备建造一个钢铁厂,

  •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刘伯温看到饭菜后,对大家道:我们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请刘伯温吃馒头,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说众人必死,刘伯温朱元璋陈友谅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刘伯温看到饭菜后,对大家道:我们必死无疑说到古代的君主,我们一般会想到的是享受以及幸福,但是在古代,其实君主就是一个非常多虑的动物。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非常的谨慎,就好像身边的一切随时都可能背叛他,随时都可能夺走他的江山。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的江山也是从别人手中夺过来的,所以古代

  • 常遇春带兵出征,朱元璋提了3个要求,中国多了一位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常遇春不死朱元璋会杀他么,朱元璋和常遇春是什么关系,常遇春对朱元璋评价

    徐达和朱元璋是老乡,朱元璋25岁那年,参加红巾军,回乡下募兵,徐达前来投奔,此时徐达22岁,农民出身,没想到日后竟然成了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两年后,朱元璋准备攻打和县,有一天,朱元璋骑马经过田间地头,突然从田里窜出一条大汉,此人面相粗犷,见到朱元璋就作揖,表示要加入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还以为这个人是

  •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的下场是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自成高桂英之死,杀害李自成的凶手什么下场,李自成为何杀了妻子

    古人一直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话在现代已经不再适用,但是在古代,因为女性地位低下,所以很多时候嫁人是能够改变女性的命运的,而一旦出嫁,女性也就完全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没有任何的地位。李自成作为我国著名的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又有着怎样的下场呢?其实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