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结婚时遭毁约,他慷慨救急,嫁自家女儿,竟选中了个好女婿

曾国藩结婚时遭毁约,他慷慨救急,嫁自家女儿,竟选中了个好女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21 更新时间:2024/1/20 3:19:04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与胡林翼并称曾胡,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称为半个圣人。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是曾子的第七十世孙。虽然他们祖辈是务农为主,但是生活条件还可以。他的父亲叫曾麟书,养育了他们兄妹九人,曾国藩是家里的长子。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虽然勤奋好学,在学习上非常执着,但是最后只取得了一个秀才的头衔。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曾麟书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特别是对长子曾国藩更是期望很高。

曾国藩在5岁就开始了蒙教育,到6岁就开始进入私塾学院学习。曾国藩先后通过童子试的考试,考取了秀才,又考取了举人。

但是后来在参加会试过程中遇到了小小的坎坷,在二十多岁时第1次参加会试落第,在第2年的恩科会试中再次落第。

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获得了赐同进士出身,名次是三甲。

后来,曾国藩开始了风光的一生。在仕途之路上,最高品级达到二品官位,在10年间,得到多次升级。

我们对曾国藩的熟悉,可能从《曾子家书》开始,曾国藩留下了很多名言。曾国藩的成功首先在于他的勤奋,其次在于他非常自律,再次在于他非常善于总结,反省自己。正如曾国藩自己所说的,“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但是有时候造物弄人,就是曾国藩这样赫赫有名的人物,竟然在结婚的时候遭遇了女人悔婚。

在古代,被人毁约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特别是在婚姻上,更是令人难以启齿。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吕剧《姊妹易嫁》,就是讲了这么一个毁约的故事。

姐姐在未婚夫迎娶的当天,误以为他没有取得功名,结果嫌贫爱富,孬好不嫁了。妹妹劝姐姐未果,姐姐生气地说要嫁你嫁,结果妹妹就嫁了。结果我们知道,妹妹享受到了荣华富贵,而姐姐却后悔不已。

而且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在碰到这样的毁婚的女子的时候,媒人也是非常尴尬的。

再说曾国藩,开始给他说的这个女子姓王。而给他们当媒人牵线的人叫欧阳凝祉。

欧阳凝祉也是晚清时期的很有才气的一个人,他曾经当过曾国藩的老师。在教授曾国藩的过程中,他发现曾国藩是孺子可教。别人都认为曾国藩比较慢,入门慢,甚至说他有些笨,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非常喜欢他这个徒弟。

而且,欧阳凝祉与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好朋友。所以他不单关心曾国藩的学业,而且还为曾国藩的终身大事所操劳。

欧阳凝祉于是就四处张罗着给曾国藩找对象。他找来找去,终于为曾国藩找到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家庭条件不错,女儿也非常貌美,善于女红。

可是,欧阳凝祉所不知道的是,这位姓王的女子其实早有意中人,而且也不看好曾国藩。所以,她对与曾国藩的包办婚姻非常不满,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好办法来。

到了这结婚的这一天,王姓女子寻死觅活就是不嫁了。她的家人也没有办法,看到她以死相逼,只好毁约。

这花轿都抬到门前,这就太尴尬了。欧阳凝祉也是非常生气,可以说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倒霉的事情。一气之下,为了不让好朋友尴尬,为了不至于毁了自己一世的清名。欧阳凝祉他说,我把女儿嫁给他。

就这样,欧阳凝祉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曾国藩。当然前提是他非常认可曾国藩,他也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

也说是欧阳凝祉的女儿非常大度,就遵从父命嫁人。当然她主要是为父亲着想,并不是贪图富贵什么的。

曾国藩对妻子欧阳氏非常好,而且在与妻子相濡以沫的过程中,可谓是顺风顺水,在为官过程中也非常如意。

虽然,曾国藩也曾经去过那种地方玩过,甚至还流传着他为一个红颜知己,叫作大姑的女人写过挽联:

“(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

但是后来,曾国藩想过来以后,就果断戒了。在50岁的时候,在妻子欧阳氏的要求下,曾国藩娶了一个19岁的小妾,但是小妾只陪了他一年半的时间就去世了。

曾国藩一生共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长大成人的儿子分别叫曾纪泽,曾经鸿。曾纪泽是著名的外交家。曾纪鸿他在数学方面特别有天分,但是却因病在33岁就去世了。

曾国藩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他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搞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文/历史漫谈君·一江月)

更多文章

  • 雍正临死前下了两道什么密旨?从而使乾隆稳坐江山63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帝横扫外界对他继位不正的传言,他用行动说明自己是干将,是皇位的最佳人选。雍正帝在位期间,进行了系列改革,大力整顿财政,并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可谓是功劳卓著,为“康乾盛世”的奠定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我说,“康乾盛世”应该叫“康雍乾盛世”才恰当。著名清史研究专家

  • 三国大将的后代隐居深山,在清朝重出江湖,差点干掉奸贼吴三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是奸贼吗,吴三桂是吴姓后代吗,吴三桂后代隐居贵州

    清朝和李闯王两个武装集团,在明朝灭亡后成为两个竞争对手,谁若占领山海关,谁就占得了战场先机和优势。关键时刻,吴三桂权衡再三,决定向宿敌清朝投降,直接导致清朝大军汹涌入关,定鼎河山。吴三桂也从此被视为叛国投敌的大奸贼,遗臭万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后,被加封为平西亲王,由于他是明朝宿将,对明朝国内情况极为熟

  • 曾国藩如果当皇帝,清朝会不会变成世界一流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国藩反了清朝还能成功吗,曾国藩对清朝灭亡的贡献,曾国藩为什么能在清朝权倾天下

    这次会面,也是曾国藩第一次与慈禧太后正式交流。曾国藩在日记中完整记述了他与慈禧的谈话内容,和他对慈禧的印象。传说中威风八面、神通广大的慈禧,与曾国藩的谈话显得淡而无味,不得要领,只是随便问了一些琐碎平常的例行公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汝在江南事都办完了?”“你一路来可安静”,“你出京多少年”“你带兵

  • 《红楼梦》中薛宝钗明知贾府衰落无可避免,为什么她还要嫁给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红楼梦中薛宝钗跟贾府是什么关系,薛宝钗为何离开贾府,贾府被抄薛宝钗为什么不回薛家

    文:风林秀都说贾王史薛同气连枝,可薛家的气数,随着薛父早亡,已经堪堪殆尽了。从外面看,薛家依然有着一个富丽堂皇的空架子。但明眼人已经看出,小薛公子吊儿郎当,他驾驭不了薛家如此庞大的产业。剩下薛姨妈和一个年龄更小的宝钗,正成为别人算计的猎物。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

  • 清朝灭亡前一群尼泊尔人出现在京城街头,感动万千清朝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尼泊尔战争,清朝对尼泊尔的冷知识,清朝京城

    自公元前6世纪开始,尼泊尔以加德满都山谷为中心,先后出现了基拉特王朝、李查维王朝、玛拉王朝、沙阿王朝等几个朝代。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尼泊尔与中国有了第一次官方深度交往。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朝使臣王玄策,带领使团来到印度进行访问,结果此时印度正在发生激烈内战,唐朝使团也遭到攻击,只有王玄

  • 清朝假冒伪劣第一案:嘉庆皇帝吃的人参,将近一半被掺杂使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两代都搞不定的人参,大清时期的人参,嘉庆年间吉林人参

    这种野生植物就是人参。关外的高山密林中,气候寒凉,是人参生长的乐土,自明朝初中期以后,人参作为药用价值极高的良药,其价值愈来愈受到关内帝王将相、豪绅富户们追逐的新宠,身价倍增。建州女真的历代首领,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把大量人参通过边境贸易卖到明朝,从中攫取了丰厚的收入。清朝入关之后,历代皇帝

  • 他武艺精湛,曾是孙中山、宋教仁的保镖,年轻时名震东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初入武道杜心五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他打小聪慧过人,喜欢诗词,父亲也经常秀才到家中与杜心五课谈,大概父亲也希望杜心五将来高中中状元吧。可后来杜心五并没有像父亲想的那样发展,七岁那年,杜心五遇见了武士石彪,向石彪出学习了“飞蝗石”,并展现出了非凡的武学天赋,投击无不中,小有成就的他也开始对武学产生了浓厚

  • 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8年夏天?12天热死11400人,走在路上都会热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去避暑,乾隆8年的夏天热死多少人,乾隆的夏天能热到什么程度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一个地区在很多天温度都持续在35度几以上,就可被称为一种叫“热浪”的气象灾害。不过这种热的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对此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提出,在公元1900年之前,中国经历过相互交替出现的,四个“温暖季”和四个“寒冷季”。除了我们所说的,乾隆八年的夏天。在这期间还有一个比

  • 林徽因的老师、胡适的好友:她是“头顶中国诸多第一”的民国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适林徽因私下关系,林徽因胡适照片,林徽因与胡适在哪个大学

    成长于二十世纪初的陈衡哲,世风传统,她带着造命的使命活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身为一代才女培养了林徽因,萧红,冰心等有名的才女,实乃时代的精彩。掌控陈衡哲自己的人生,初识造命陈衡哲,出生于清朝光绪帝时期(公元1890年)江苏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才子,母亲庄曜孚是能与齐白石比肩的国画,书法家。

  • 李鸿章费巨资从德国买武器,原以为是神器,结果成了一堆“废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买了多少武器,李鸿章怎么发现炮弹是假的,清朝进口德国武器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国内的文化界以及史学界都各有说法,意见不一。部分人比较认同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要》中,提出的“中国五十年的历史演化的三个时期,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表现为自强运动的崛起。二是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维新变法,表现为制度层面现代化的改革。三是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