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宋绶,是真、仁宗年间的名臣。回顾自己的一生,我自认为对大宋是颇有贡献的。朝廷也很认可我,追封我为燕国公。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的外祖父杨徽之,历经五代到北宋几朝,文采十分出众。爸爸叫宋皋,曾经担任尚书度支员外郎等职位。
我从小就跟别的小孩子显得有些不同。
一是我继承了父辈的文学才能,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的外祖父杨徽之本来也酷爱文学,见我有天赋,便把自己的藏书都给我了。
二是我奇特的外形。
孩子甲:宋绶啊,为什么你额头突突呢?
宋绶: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啊。
01
我的外祖父杨徽之过世前,还不忘好好提携我,给我谋求一个太常寺太祝的职位。
十五岁的时候,我被召去中书省考试,宋真宗看了我的文章,十分高兴。
宋真宗:年轻人,你文章写得很好。可以到我们国家图书馆去多看书,再增长一些见识啊。
我从此可以遨游书海。
过了几年,我参加学士院的考试,成了集贤院校理,在官场上和父亲平起平坐。
有一次我被召去和宋真宗一起到汾阳拜祭河神。我觉得既然都是出远门去祭祀,这趟旅程可不能白走。于是和同行的钱越等人一起,将路过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搜集记录下来,之后再上奏皇上,皇上很高兴。
皇上认为我留心民间的状况,所以在亳州太清宫祭祀时,任命我为签书亳州判官事。现在想想,由于我比较有政绩,所以我基本都是一路升迁。对于我来说,让我坐什么位置,我就要做好什么事。所以我对一些黑暗面也是直言不讳。
神秘人:所以你是宋怼怼对吧?
嗯,这么说也没错,话糙理不糙。我看到朝政出现什么问题,一定要说出来提醒皇上。
02
比如说对于机构管理。记得我还是判三司凭由司那会,宋真宗大赦天下,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人有改邪归正的机会。但是有些地方部门就是磨磨唧唧,叫他放人他不放,给财政管理方面造成很大的压力。于是我上奏说:
“比岁下赦令释逋负,后期未报者六十八州。请于诸路选官考核,欺半月以闻。”
宋真宗爽快地采用了我的建议,成功节省了数百万经费。
又比如说对于官职任免。宋仁宗即位以后,想让我做端明殿学士,我推辞,并且认为现在的选官制度很有问题:
“如今虽对官吏恩赏,但人们却议论说这恩赏来自大臣。如果大臣们拉帮结派欺瞒皇上,将会怎么样?拉帮结党是朝廷的一个弊病,这点古今都一样。有人揣测皇帝旨意,再暗示下官顺着皇帝的意思来;有人传旨附着自己的想法,控制官吏的升降。大臣给予恩惠以此揽权,小人购买官位追逐利益,这种风气增加,会损害国家政治。”
朋党在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一种很坏的政治现象。好在宋仁宗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今中外臣僚屡有称范仲淹者,事涉朋党,宜戒谕之。”
天下太平,而我也年老了。本来臣子应该对太平充满自豪感,但我仍然有隐隐的忧患。于是我孜孜不倦地给宋仁宗上奏:
“人的心沉醉于安逸中,时间长了,灾祸就会在人疏忽的时候发生。所以应该在平安无事的时候加以防范,在变乱初露苗头的时候将其消灭。灾患真的来了再设法应付,这难道不危险吗?臣希望皇上能整顿并且劝励各级行政部门,不会因为天下太平自己就怠慢懒散下来。”
关心完朝政方面,我又关心起宋仁宗本身的状况:
“这里有三点驾驭下级的原则:办事要坚守原则,注重当机立断,在事前周密地分析。能坚守原则,则奸人不能蛊惑;抉择果断,则不会被邪恶的事物迷惑;能周密地谋划事情,则这件事情就不能阻挠他。希望陛下铭记这三点啊!如果您在后宫之中能够深居简出,声乐和口味能够与六气相和,节敛和宣泄能够顺从四季的变化,能够保护调养您的圣体,那就是国家和宗庙的福分了!”
03
我担心这些事情不是没有道理的。宋仁宗当政的时候大宋非常有钱。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国朝混一之初,天下岁入缗钱千六百余万。太宗皇帝以为极盛,两倍唐室矣……嘉佑间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
嘉佑就是宋仁宗的年号。看得出来,宋仁宗刚刚当政,财政收入就已经是大宋建国之初的四倍了。
我们大宋之前经常跟什么契丹等发生冲突,可宋仁宗当政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太平。
有钱又没有外患,当然容易滋生懈怠之心。并且宋仁宗后宫佳丽三千,当初想把美貌的商人女陈氏立为皇后,后来又宠爱出身卑微的张妃,看来色心不小。
我不告诫宋仁宗,怎么做一个好臣子呢?
04
当然,我上谏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这一点宋真宗知道,宋仁宗也知道。他们认可“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愿意认同我。但刘太后就曾经很看不惯我,我记得那时我是这么说的:
"唐先天年间,唐睿宗是太上皇,每隔五天上朝一次,处理军国重务,任免三品以下的官员,判决服劳役的刑罚。如今应该参照唐朝先天时期实行的制度,命令群臣在前殿上奏汇报情况,不是军国大事,类似任免官员的事情都可让臣子到前殿,听从皇上的旨意。”
当时的刘太后穿着龙袍临朝听政,听到我这话,觉得我是在藐视她的权威,暗戳戳讽刺她不把权力交给宋仁宗,于是把我贬到应天府。
这一辈子,我上了很多奏章,或多或少都对帮助大宋有好处。而皇上也很器重我,最高让我做到参知政事的高官。希望下辈子我还能做大宋人!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夏祯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