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农民的一种农具,成了宋朝的护国“神器”

唐朝农民的一种农具,成了宋朝的护国“神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1/29 11:46:44

北宋建立初期,在广西与交趾交界处的广源州,盘踞着一个实力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侬姓家族。北宋庆历年间,侬家大权传到侬智高手里。侬智高有胆有识,精明狡黠,野心勃勃称霸一方,周旋在宋朝与交趾之间反复无常,妄图在广源州一带建立自己的独立国。

宋仁宗庆历八年,侬智高与交趾决裂,发生激烈军事冲突。为了寻求靠山和外援,免于被交趾吞并,侬智高于是倒向宋朝一方,多次向宋朝请求归附。但保守怯懦的宋朝君臣,生怕因为收留侬智高开罪交趾,引发战争,于是多次拒绝了侬智高的请求。

侬智高从此对宋朝极为不满,在与宋朝的接触中,他也逐渐意识到宋朝并非像想象中那么强大,外表看似强大,实则因承平日久,文恬武嬉、武备废弛,是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于是侬智高于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悍然起兵进攻北宋,史称“侬智高之乱”。

侬智高胆略非凡,精于用兵,最初的战事中,侬智高一路势如破竹,占尽上风。宋朝边防军准备不足,“岭南州县无备,一旦兵起仓卒,不知所为,守将多弃城遁”,连吃败仗,丢城失地,损失惨重,整个东南半壁江山都为之震动。

眼看一连串的告急文书雪片一般飞来,宋仁宗隐隐感到问题严重性。于是,他派出当时第一流名将枢密副使狄青挂帅出征,前去剿灭侬智高。狄青一生身经百战,文武全才,但他星夜带兵奔赴战场后,才知道侬智高确实不好对付。

侬智高的部队与中原军队的作战风格迥然有别,他们的主战兵器只有两种:标枪与藤牌。双方远距离交战时,宋军向他们射箭,他们把藤牌密密麻麻罗列一起,箭镞根本不能伤损他们分毫。而他们反击时,则会把手中的标枪疾风暴雨一般投向宋军阵营,锋利迅捷的标枪从天而降,往往一枪就能致人死命,甚至一枪穿透两三个也并非鲜见。

双方近战时,面对宋军刀砍枪刺,侬智高的军队左手持藤牌轮转如飞护住身体,右手持枪击刺,往往能以极小伤亡重创宋军。面对侬智高军的独特战法,狄青绞尽脑汁,终于找到了破解侬智高的藤牌标枪军的利器:铁连枷。

所谓铁连枷,是一种不很常用的奇门兵器,实际属于双节棍的一种。铁连枷主体是一根五尺长粗木棍,两头包裹铁皮,一头连着长三十公分左右的铁链。在铁链另一头,连着一节外包铁皮、镶嵌狼牙钉的短棍。铁连枷的最大特点是会“拐弯”,在进攻时用力击打对方,对方无论用藤牌或者兵器遮挡,都只能挡住长棍,而铁链另一头的短棍都会因惯性改变方向,击中对方头部或者身体其他部位,是抗击侬智高的藤牌军的不二之选。

曾巩集》记载,“狄青已纵马军二千出敌后,前后合击。贼之标牌军为马军冲突,军士从马上用铁连枷击之,遂皆披靡”。侬智高的藤牌标枪军,对这种会拐弯的铁连枷也无从抵御,大败亏输,从此一溃千里,终于被剿灭。铁连枷一战成名,被视为宋朝的护国“神器”。

而这种铁连枷,最初的用途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农具。唐朝《通典》明确记载,铁连枷的最初功能是“农家以之打禾”,农家用它来捶打麦子稻谷之类进行脱粒。因为它具有会“拐弯”的特性,受到军队重视,并在宋朝平叛之战中大放异彩一战成名。

参考资料:《宋史》《曾巩集》《通典》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中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高宗是如何迎回韦太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韦崇广和韦小令,靖康之耻里面的韦太后,靖康之变韦太后嫁给了谁

    韦太后出身贫寒,被选入宫中后,开始是宋徽宗宠妃郑氏(显肃皇后)的侍女。由于与一同服侍郑皇后的侍女乔贵妃乔氏关系好,在乔氏得到徽宗的青睐后,并封为贵妃后,又向徽宗推荐了韦氏,韦氏才为徽宗生下了儿子赵构,就是后来的宋高宗。但是韦氏并不受宠。《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韦贤妃,开封人,高宗母也。初入

  • 刘伯温死前对朱元璋说了什么?导致朱元璋怒杀3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临死前对朱元璋说了什么,为啥朱元璋要害死刘伯温,刘伯温为什么被朱元璋杀害

    在书香门第熏陶下长大的刘基,满腹经纶,才学过人。与他的祖辈父辈不同的是,刘基不甘心做一个安贫乐道寂寂无闻的腐儒,而是胸怀天下,慨然有济世安民之志向。然而,元朝的官吏场中当时已经是一滩污泥浊水,臭不可闻,根本没有刘基这样的真君子的立身之地。1333年,22岁的刘基风华正茂,在元朝举行的科举考试中金榜题

  • 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第十子朱檀处以髡刑?髡刑是一种什么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受到什么刑罚,朱元璋将爱子朱檀处以髡刑,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髡刑乍一听很吓人,其实对受刑者来说,身体上一点也不痛苦。要说痛苦的话,就是心里,这心理上到底痛苦的程度有多大,还看自己,每个人有不同的心理的承受能力。说了这么多就不卖关子了,这个髡刑的刑罚就是把犯了罪的人,剃光了他的头发和胡须。或许有的小伙伴就说了我的妈呀,这叫什么刑法呀?现在剃胡须是男人天天做的事

  • 宋绶: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又是怎么成一代北宋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名臣全表,欧阳修宋绶,北宋名臣的详细资料

    我叫宋绶,是真、仁宗年间的名臣。回顾自己的一生,我自认为对大宋是颇有贡献的。朝廷也很认可我,追封我为燕国公。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自己吧。我的外祖父杨徽之,历经五代到北宋几朝,文采十分出众。爸爸叫宋皋,曾经担任尚书度支员外郎等职位。我从小就跟别的小孩子显得有些不同。一是我继承了父辈的文学才能,从小就是“

  • 烛影斧声,这一千古谜案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斧光烛影之谜,斧声烛影中国四大悬案,宋朝斧光烛影咋回事

    众所周知,宋朝建立后的第一次皇位传承,留下了“烛影斧声”这一千古谜案。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这场谜案始终是众说纷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干预,事情的真相或许将永无出头之日。但透过现存史料的蛛丝马迹,我们多少还是能够一窥该案的是是非非。那么,这场谜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宋太祖的死和宋太宗的继位之间,到底有没有阴

  • 被神化过度的刘伯温:他的一记昏招让明朝军队变成没牙的老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形形色色的野史逸闻、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逐渐偏离了他的本来面目,被神化过度的倾向愈来愈明显,俨然成为一个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未卜先知算无遗策的“半仙”,与正史中他的真实形象相去甚远。在真实历史中,刘伯温的特点有两项:一是长于用兵筹谋,他虽是文人,却熟读兵书,胆识过人,战争年代他是

  • 不要江山要老娘的大孝子宋高宗,为什么换不来后人一句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高宗为什么退位,一句话评价宋高宗,宋高宗对自己的评价

    在历代皇帝中,宋高宗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昏暴之君。他对金国畏敌如虎,屈膝投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重用奸臣秦桧,史称“高宗之畏女真也,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矣”,简直说得他一无是处。但换个角度而言,宋高宗的历史功绩也不容否定。靖康之变后,新生的南宋既要面对金国大军的巨大军事压力,

  • 永乐朝三个女人宫斗,引发了怎样的血雨腥风?朱棣剐了三千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永乐十九年朱棣败了吗,朱棣为何斩杀宫女,永乐皇帝对朱棣的评价

    在通俗的认知里,作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始终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雄主,在他君临天下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他的帝王生涯几乎都是在统兵征伐中度过的,就连死也是在回师的路上。但这并不等于朱棣就是个清心寡欲的帝王,事实上,创造了“永乐盛世”的朱棣在广招天下佳丽上同样霸道,或许他将之视成了彰

  • 崇祯十二年紫禁城中“九莲菩萨显圣”事件,背后真相让人一声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紫禁城崇祯,崇祯政令出不了紫禁城,九莲菩萨图片

    李太后出身平民之家,最初不过是隆庆帝身边的一个婢女,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古代,李太后常因为这一点被人背地里鄙视。为了塑造自己的尊严和形象,李太后导演了一出“造神”行动。《帝京景物略》记载,李太后声称有一次做了个梦,梦见佛菩萨现身,赐给她一部《九莲经》。于是她下令修建一座金碧辉煌的慈寿寺,寺中供奉了一尊九

  • 都说天启皇帝是昏君,事实证明他比崇祯要英明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天启皇帝是崇祯害死的吗,崇祯皇帝不如天启皇帝,天启皇帝多当十年皇帝会如何

    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准确也不符合事实的。综合天启帝和崇祯帝的一生梗概,在很多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天启皇帝比崇祯高明的不是一点半点。如果天启皇帝不是英年早逝,而是继续统治明朝,明朝的结局很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能让明朝国祚大为延长,绝不至于像崇祯那样断送祖宗江山。仅仅在用人方面,天启皇帝就显现出独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