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康之耻中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高宗是如何迎回韦太后的

靖康之耻中的韦太后到底有多惨?高宗是如何迎回韦太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4/2/6 10:31:10

韦太后出身贫寒,被选入宫中后,开始是宋徽宗宠妃郑氏(显肃皇后)的侍女。由于与一同服侍郑皇后的侍女乔贵妃乔氏关系好,在乔氏得到徽宗的青睐后,并封为贵妃后,又向徽宗推荐了韦氏,韦氏才为徽宗生下了儿子赵构,就是后来的宋高宗。但是韦氏并不受宠。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韦贤妃,开封人,高宗母也。初入宫,为侍御。崇宁末,封平昌郡君。大观初,进婕妤,累迁婉容。高宗在康邸出使,进封龙德宫贤妃。

母凭子贵,此话一点也不假。韦太后的飞黄腾达皆因为儿子赵构,这个大孝子的存在。而韦氏之前的头衔变化仅仅是从才人,到因生子而成为婕妤,后来又升为婉容。而到了靖康元年,康王赵构自愿去金做人质,徽宗感动之余,才加封韦氏为贤妃。

宋徽宗时期,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不但朝廷昏暗,而且农民起义也不断,比如先后的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之后,东北地区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的兴起,却成了北宋王朝覆灭的挖墓人。

宋徽宗开始与金国一起合盟,攻击辽国。宋与金约定好,如果此事成功,两国各得不同的地域,宋得到的是之前失去的燕云十六州,同时把之前每年给辽的岁贡转送金。结果,在战斗中,宋朝是节节败退,而金却取得了不小的胜利。辽灭亡,也让金看到了宋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真实的样子,为后来进攻宋埋下了隐患。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金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岳飞在《满江红》悲痛地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金人挟持着"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四月份出发,经历两个月的颠沛流离,人数损伤过半,五月份到达了金朝御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

那么,在靖康之耻中韦太后有多惨呢?

首先,韦太后在路上的颠沛流离之惨状。风餐露宿,虽然作为皇室贵族,韦太后可以坐车马,但是对于她来说,也是痛苦不堪。

其次,韦太后干重活,遭受凌辱之凄苦。到了金国十几天,韦太后就被带到乾元殿,金太宗把她们女眷数百人送进了金人所谓的洗衣院。在那里不但要干繁重的活,而且还会遭受凌辱。

再次,韦太后经受没有尊严的“牵羊礼”。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二帝(徽宗、钦宗)、二后(郑皇后、朱皇后)等其余宋室成员也被押到会宁府,光着上身,披着裘衣,参加“牵羊礼”,人格上受尽了侮辱。之后继续为宫婢,在洗衣院做活。七年后,在徽宗病重期间,韦太后得以照顾徽宗两个月,徽宗病死。

最后,韦太后嫁为他人妇,并生育孩子。韦太后在金国曾经嫁给了盖天大王完颜宗贤,与赵构的姐姐,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共事一夫。并且,韦太后还为其生了两个孩子。

韦太后获释回宋

靖康之耻后,赵构继承皇位,是为高宗。他遥尊韦氏为"宣和皇后",非常想迎接母亲韦太后归回。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第二年,金朝同意遣返韦太后,以及宋徽宗等人的梓宫。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订立的屈辱和约之一,如下:

“绍兴和议”: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③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赵构迎回母亲的代价是惨重的,是以国家的利益损失和杀害忠臣良将岳飞为代价而换取的。虽然其对母亲的孝心值得表彰,但是作为皇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非常不应该。

韦太后临行前,宋钦宗挽住她的车轮,让她告诉自己的弟弟赵构,自己也想回去,回去只想当个太乙宫主,绝对没有别的想法。韦太后哭着发誓,一定想法让他回去,否则自己会瞎了眼睛。最后,宋钦宗自然没有回去,而韦氏也真的患了眼疾,几乎瞎了眼睛。

而之前帮助过韦氏的乔贵妃向韦太后敬酒说:

"姐姐此归,见儿郎,为皇太后矣,宜善自保重。妹妹永无归期,当死于此!”

韦氏说不敢忘了姐妹之间的同患难的情分,结果回去后,她却忘了自己的誓言。就连早韦太后逃回国的柔福帝姬,赵构的姐姐,也被韦氏定义为假公主,说是在自己回国之前的一年就死了,而此人是尼姑冒充的。

随即可怜的柔福帝姬被杀害了,韦太后当然不想让自己在金国的事情有第二个人知道,即使她是公主也不行。《四朝闻见录》、《窃愤录》记载韦氏是在撒谎,此柔福帝姬是真的无疑。而赵构还给母亲虚加了十年的岁数,妄图封住人们的口。

十八年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九月二十日,韦氏去世,享年八十岁,葬于永佑陵之西,谥号显仁皇后。

更多文章

  • 刘伯温死前对朱元璋说了什么?导致朱元璋怒杀3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临死前对朱元璋说了什么,为啥朱元璋要害死刘伯温,刘伯温为什么被朱元璋杀害

    在书香门第熏陶下长大的刘基,满腹经纶,才学过人。与他的祖辈父辈不同的是,刘基不甘心做一个安贫乐道寂寂无闻的腐儒,而是胸怀天下,慨然有济世安民之志向。然而,元朝的官吏场中当时已经是一滩污泥浊水,臭不可闻,根本没有刘基这样的真君子的立身之地。1333年,22岁的刘基风华正茂,在元朝举行的科举考试中金榜题

  • 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第十子朱檀处以髡刑?髡刑是一种什么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受到什么刑罚,朱元璋将爱子朱檀处以髡刑,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髡刑乍一听很吓人,其实对受刑者来说,身体上一点也不痛苦。要说痛苦的话,就是心里,这心理上到底痛苦的程度有多大,还看自己,每个人有不同的心理的承受能力。说了这么多就不卖关子了,这个髡刑的刑罚就是把犯了罪的人,剃光了他的头发和胡须。或许有的小伙伴就说了我的妈呀,这叫什么刑法呀?现在剃胡须是男人天天做的事

  • 宋绶: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又是怎么成一代北宋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名臣全表,欧阳修宋绶,北宋名臣的详细资料

    我叫宋绶,是真、仁宗年间的名臣。回顾自己的一生,我自认为对大宋是颇有贡献的。朝廷也很认可我,追封我为燕国公。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自己吧。我的外祖父杨徽之,历经五代到北宋几朝,文采十分出众。爸爸叫宋皋,曾经担任尚书度支员外郎等职位。我从小就跟别的小孩子显得有些不同。一是我继承了父辈的文学才能,从小就是“

  • 烛影斧声,这一千古谜案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斧光烛影之谜,斧声烛影中国四大悬案,宋朝斧光烛影咋回事

    众所周知,宋朝建立后的第一次皇位传承,留下了“烛影斧声”这一千古谜案。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这场谜案始终是众说纷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干预,事情的真相或许将永无出头之日。但透过现存史料的蛛丝马迹,我们多少还是能够一窥该案的是是非非。那么,这场谜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宋太祖的死和宋太宗的继位之间,到底有没有阴

  • 被神化过度的刘伯温:他的一记昏招让明朝军队变成没牙的老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形形色色的野史逸闻、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逐渐偏离了他的本来面目,被神化过度的倾向愈来愈明显,俨然成为一个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未卜先知算无遗策的“半仙”,与正史中他的真实形象相去甚远。在真实历史中,刘伯温的特点有两项:一是长于用兵筹谋,他虽是文人,却熟读兵书,胆识过人,战争年代他是

  • 不要江山要老娘的大孝子宋高宗,为什么换不来后人一句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高宗为什么退位,一句话评价宋高宗,宋高宗对自己的评价

    在历代皇帝中,宋高宗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昏暴之君。他对金国畏敌如虎,屈膝投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重用奸臣秦桧,史称“高宗之畏女真也,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矣”,简直说得他一无是处。但换个角度而言,宋高宗的历史功绩也不容否定。靖康之变后,新生的南宋既要面对金国大军的巨大军事压力,

  • 永乐朝三个女人宫斗,引发了怎样的血雨腥风?朱棣剐了三千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永乐十九年朱棣败了吗,朱棣为何斩杀宫女,永乐皇帝对朱棣的评价

    在通俗的认知里,作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始终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雄主,在他君临天下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他的帝王生涯几乎都是在统兵征伐中度过的,就连死也是在回师的路上。但这并不等于朱棣就是个清心寡欲的帝王,事实上,创造了“永乐盛世”的朱棣在广招天下佳丽上同样霸道,或许他将之视成了彰

  • 崇祯十二年紫禁城中“九莲菩萨显圣”事件,背后真相让人一声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紫禁城崇祯,崇祯政令出不了紫禁城,九莲菩萨图片

    李太后出身平民之家,最初不过是隆庆帝身边的一个婢女,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古代,李太后常因为这一点被人背地里鄙视。为了塑造自己的尊严和形象,李太后导演了一出“造神”行动。《帝京景物略》记载,李太后声称有一次做了个梦,梦见佛菩萨现身,赐给她一部《九莲经》。于是她下令修建一座金碧辉煌的慈寿寺,寺中供奉了一尊九

  • 都说天启皇帝是昏君,事实证明他比崇祯要英明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天启皇帝是崇祯害死的吗,崇祯皇帝不如天启皇帝,天启皇帝多当十年皇帝会如何

    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准确也不符合事实的。综合天启帝和崇祯帝的一生梗概,在很多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天启皇帝比崇祯高明的不是一点半点。如果天启皇帝不是英年早逝,而是继续统治明朝,明朝的结局很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能让明朝国祚大为延长,绝不至于像崇祯那样断送祖宗江山。仅仅在用人方面,天启皇帝就显现出独具一格的

  • 马皇后下葬时大雨倾盆,朱元璋发怒,之后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哀嚎,马皇后死了朱元璋的反应,马皇后不死的话会给朱元璋陪葬吗

    就在此时,朱洪武和马皇后恩恩爱爱30年的情景,浮现在了眼前。想当年20岁的马秀英,在义父郭子兴的主持下,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他。两个苦命的人从此连在了一起,妻子马秀英本来家道殷实,但是因为父亲乐善好施,散尽家财,日子捉襟见肘。后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马秀英之父把马秀英托付给好兄弟郭子兴后,客死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