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早年给地主放牛,被其百般羞辱,当上皇帝后,地主结局如何

朱元璋早年给地主放牛,被其百般羞辱,当上皇帝后,地主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13 更新时间:2024/1/22 20:42:08

这个地主叫刘德,是当地出了名的尖酸刻薄的地主,朱元璋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投靠在他的门下。刘德对待自己府上的佣人,极为苛刻,经不留情面地压榨。

朱元璋的父亲就是这样累死在了田里,本着工伤应该地主家负责料理后事,朱元璋将父亲的遗体搬到了刘德家门外,但刘德却嫌破费和晦气,并没有理睬朱元璋,还令人用棍棒将其赶走。

这事后来被刘德的大哥刘继祖知道了,他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得知朱元璋一家着实艰辛可怜,他便自掏腰包帮朱元璋料理了父亲的后事。

在给刘德放牛期间,面对刘德的尖酸刻薄和苛刻要求,再加上其对自己父亲的态度。朱元璋没少报复刘德,有一次,朱元璋在和小伙伴出去放牛时,由于肚子饿得不行,几人决定将一只小牛犊杀了吃了。

但每次回去时,刘德都会清点牛群的数量,朱元璋是怎么瞒天过海的呢?他将牛犊的尾巴插在了悬崖壁上,刘德质问他是,他就说牛掉下了山涧,竟然还真给刘德骗了过去。虽然如此,刘德还是以放牛不专心的理由打了朱元璋一顿。

越打让越让朱元璋产生了逆反心理,在接连吃掉刘德家好几头牛后,他最终被刘德扫地出门。离开刘府的朱元璋后来参加了郭子兴的农民起义,之后顺风顺水,反客为主。终于在1368年,建立起了大明朝。

从当年的放牛娃,一下成了一国之君,刘德和朱元璋本人做梦也不会想到命运竟会有如此的反转。一想起当年还虐待刁难过朱元璋,刘德不禁瑟瑟发抖,毕竟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手段凶残,其开创了无数酷刑对待那些贪官污吏,还杀了这么多开国功臣,刘德觉得自己被杀也是迟早的事。

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皇位坐稳,国内局势稳定后,朱元璋决定将手边的活先放一放,回老家安徽凤阳看看。得知朱元璋要衣锦还乡了,刘德吓得几天没睡好。不过,朱元璋并没有第一时间找他,而是找到了他的哥哥刘继祖,为了报答当年其安葬父亲的恩情,朱元璋当即就赏赐了刘继祖100顷的土地。

之后,朱元璋又召见了刘德,见到朱元璋后,刘德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恳请朱元璋能放他一条生路。而面对眼前这个当年对他百般挖苦的地主,朱元璋反倒一点也不生气,虽然他平日里对这种为富不仁的地主很是痛恨。但朱元璋最终还是没有责怪刘德,相反,也赏赐了他40顷土地。

这里,笔者认为朱元璋之所以放过刘德,主要是他是一国之君,和一个当年刁难过他的小小地主算旧账显然有失身份。再者,他之所以被刘德赶走,也是因为偷吃了他家的牛,换个角度看,也是朱元璋有错在先,而且,要不是这些牛,朱元璋当年或许就饿死了。

所以,朱元璋最终不但没有报复刘德,反而报之以琼瑶,彰显了他的帝王风范。而刘德大难不死后,改变了之前尖酸刻薄的品行,接济乡里,回馈百姓,从一个地主,变成了备受尊敬的大善人。

由此可见,以德报怨,能让美德遍地开花。朱元璋此举,可谓是双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九宫山被杀后,他绝色的高皇后下场如何?说出来一般人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九宫山李自成之死,李自成退出湖北九宫山,有什么证据说李自成死于九宫山

    有意思的是,李自成小时候也做过和尚,这便是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人生轨迹不谋而合,只不过李自成最终落得这般命运,当所有人都认为他有可能成功的时候,他却死于非命,那之后他漂亮的高皇后的下场是什么呢?说来你都未必会信。 李自成一生之中有3位妻子以及一位妃子,虽然李自成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但在情感史上可以说

  • 常遇春家族被朱元璋一手摧毁,明朝灭亡时全靠他后代保住大明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这首慷慨激昂的军旅诗歌,作者正是常遇春,写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常遇春也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儒将,单论文采甚至还在徐达之上,毕竟徐达一辈子也没有留下一首半首诗传世。清朝大学士曾

  • 李清照年少时写了一首词,瞬间名满京城,成为了婉约词的巅峰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清照十大豪放词,李清照的词既有豪放也有婉约,李清照词中的豪放与婉约

    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文化与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时期,诗词歌赋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唐宋文坛,著名的诗人词人不胜枚举,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但不管怎么排,不可忽视的一点,那便是李清照在唐宋文坛的地位,占据了北宋词坛的半边天。提起李清照,映入眼帘的是一个

  • 李清照亲身见证岳飞一生,作品却对他一字不提,1块墓碑揭开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清照亲眼见证岳飞一生,岳飞和李清照的关系,岳飞与李清照有交集吗

    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她的一生也和她经历的朝代一样,被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个阶段。若没有朝廷政党的争端,若没有经历“靖康之耻”,李清照将会度过完美的一生。李清照生于泉城济南,其父亲李格非也是朝廷的高官,李清照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个少女自小便不

  • 李善长告老还乡时已76岁,朱元璋为何还不放过他,将他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善长敢骂朱元璋么,李善长曾经背叛过朱元璋吗,李善长是哪一年投奔的朱元璋

    从《明朝那些事儿》的热销来看,明朝这个朝代的精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其中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锦衣卫》《绣春刀》的热播,就足以证明明朝这是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时代。其中朱元璋定然算得上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皇帝,首先是“开局一个碗”,最终在自己不停地努力下当上了皇帝,当然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同样也

  • 朱祁镇为什么能活着离开瓦剌阵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祁镇后来打瓦剌了吗,朱祁镇为啥打瓦剌,历史上的朱祁镇真的很废吗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因为明宣宗早逝,所以年幼的朱祁镇在九岁就登基。作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朝政大权掌握在太后和朝廷大臣的手中,随着他逐渐的长大,也收回了朝政大权,虽然他从小由大儒教授君王之道,但是朱祁镇既没有继承父亲的能文能武,也没有和弟弟一样的铮铮傲骨。 优越的生活让他没有任何的戒备心,

  • 袁崇焕的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为修复墓地不剪发,儿子因守墓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崇焕墓第十七代守墓人,2002年袁崇焕墓,袁崇焕墓葬

    佘幼芝以及自己的先辈默默无闻为英雄袁崇焕守墓,他们不图名利,只为先祖的一句承诺,“终身不做官,不回广东老家,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从1630年开始,到2020年,为了先祖这个承诺,佘家人一辈又一辈,他们一代又一代,就像是接力一般,风里来雨里去,为袁将军守墓一直守了390年。袁崇焕是明朝末年期间,

  • 清朝靠一种“秘密”武器战胜明朝,为何故意从史书中抹去它的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努尔哈赤一方的综合实力,无论经济发展程度、疆域面积、人口数量、军队数量等各项硬指标,都远逊于明朝,从表面上看,努尔哈赤此举无异于自不量力,以卵击石。但令人愕然不解的是,看似弱小的清朝,在明清战争中却完全占据上风,自始至终牢牢掌控主动权。而貌似强大的明朝,在清朝八旗兵的进攻下连吃败仗,丢城失地。在

  • 都说“千年难见黄河清”,宋徽宗在位26年黄河10次变清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黄河的水利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黄河清。众所周知,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河流切割作用和雨水冲刷作用,黄河两岸疏松的土壤泥沙,每年都会大量涌入河道中。而且黄河在陕西境内,汇集了9条支流的水量,每条支流也会把数量惊人的泥沙带入黄河中,致使河水中含泥沙量极高,水色浑浊深

  • 皮甲、重甲、棉甲哪种更好用?明朝士兵这样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棉甲是铁的吗,明朝棉甲裁剪,明朝棉甲和欧洲板甲

    永乐皇帝二次北伐漠北而归说到:“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并逐步演化为现在我们所认知的大明王朝是一个“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强硬王朝,引来了愈来愈多人们的注视,也让人们对了这样一个